发表于: 2021-11-4 18:07:37

心是这个时代最坑人的陷阱,而缺乏足够的专注力是我们最大的问题。


6 ^" [) F; a8 q: n% @

专注力,就是一种心无杂念地活在当下的能力,走路时专心走路,睡觉时专心睡觉,脑子里既不执着于过去发生的快事,也不忧虑未来可能的烦恼。

: g$ b% k$ S  j+ a# Z

旅行回来之后的两个星期里,一直处于调适时差的状态。& O* o1 S9 n  ?3 I


2 q+ H, ]# r9 U- c9 x) L/ g! L

晚上睡意不浓,半夜醒来是常有的事情,可到了一大早该起床的时候,却又正是酣睡之际,所以赖床也便成了常有的事。

& M- B( s; a0 f) W- t

这样一番折腾下来,我工作和学习的效率都下降了许多。


- _' w. l) y4 @& {. U

究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专注力不够。


7 K7 _& [# Z+ ^, W7 V7 M8 t8 L4 j. g% u  M4 D
% ~8 a5 q7 m# c! H7 I

01


- @: N0 N4 |, V4 e; C1 P% T
4 d# ]9 G# J# B% V! c, }* C

在网络化的时代,朋友圈里充斥着各种生活信息,视频网站里有着各种娱乐综艺节目,手机端的各种游戏也层出不穷,每一项拿出来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吸引我们的注意,消磨我们的时间。   Q# \5 S1 \* s


0 k* O. _$ \) o' F, H: j( z& N

过去有一段时间,我给自己定了一个读书计划,每周读一本书,写一篇读书笔记。

) S. z1 P8 P( S5 k8 y$ V0 g6 s

然而,刚开始践行这个计划的时候,拿起书翻不了几页就看不进去了,要么心猿意马,时不时打开手机瞄一瞄,要么干脆犯困,等回过神来半个小时已经过去。

/ _, a8 P, n$ ], L, W" k6 m% ^% ?4 ?

还有很多时候,我常常会自以为是地开启多任务行动模式,在吃饭的时候看新闻,在上厕所的时候捧着一本书,在运动的时候还不忘听音频课程。

6 H7 d* \# K: G- Z/ E, f

这种看似提高效率的举动,实则没有把任何一件事情做好。

- l7 j! q: w' G4 G# G

一直以来,我的认知里都存在一个误区,以为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是深入思考能力。


" N. d  t0 S8 |; T- t; Q  s

而我现在才真正认识到,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其实是他的专注力。

/ b+ p4 W" v9 Z2 v" `# n' a, X

因为,如果你可以专注投入地做一件事情,看一个问题,你会自然而然地转动大脑,开启自己的思考,而深入思考的能力也会在这个专注的过程中一步步培养起来。

; k( `) T! q; P( q

专注力,就是一种心无杂念地活在当下的能力,走路时专心走路,睡觉时专心睡觉,脑子里既不执着于过去发生的快事,也不忧虑未来可能的烦恼。

, _8 T5 e( l, A9 b

当我能够专注地吃饭,我就会更关注食物的滋味以及身体的感受,而不会盲目地往嘴里塞东西。

. p& X4 F0 n8 Y; O, Y& Q# |

当我能够专注地看书,我就容易把自己带入到作者营造的情境中,去学习书中的知识和总结自己的感悟;

# z1 p2 n- X2 t$ a

当我能够专注地做好当下的每一件小事,我就更能够释放自己的焦虑,从而获得更多的精力去面对新的问题。

; R: Y  o! I" Y0 F# v0 e

$ @" i6 @# I  {) d: ~: C4 s
+ E7 ^! A% L5 l# \8 X) [( I+ S* ^

02

+ R8 {8 a5 G6 F8 g* k

: R$ G6 `/ f1 k. P, h. x& b1 \3 ^0 i5 p$ W+ g3 ]

记得之前一篇文章里提到过这样一个心理学实验:

' [/ e0 _4 w- U) M* H# |+ b

在一天的不同时段里给来自83个国家约5000名志愿者发送消息,让他们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做,然后回答三个问题——

+ p, H% a3 `/ h, E

“你觉得心情怎么样?”


8 a1 r6 U; V' S. C) z9 J

“你想的事情是正在做的事情吗?”

7 S1 t8 A: s5 G. H: _4 T9 Z9 E1 I8 H

“如果不是,那么你想的事情是愉悦的,令人不快的还是中性的?”

" y- p$ O6 p9 M. l+ N; q  ~8 b
" z& x" j) e( B" L# H

结果发现,人们在醒着的时候,脑袋里想的常常不是他们正在做的事,而是大约有47%的时间都在做白日梦回忆过去或是计划未来,这些幻想也许能够激发你的创意或者灵感,但是却会产生情绪上的波动,极大地削弱你认真做事情的专注力。

" h) q& W9 T2 U4 G1 C6 y/ A

而心理学家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当人们心里想的事跟做的事一致的时候,感受最快乐。


3 N$ A  C0 m: w3 x' ?- n- f, g

这种专注投入地做一件事情从而获得愉悦感体验的状态,其实就可以看做是一种 “心流” 的状态。


8 p4 j+ S6 k  r. |. @5 ^

所谓 “心流”,就是当你特别专注地做一件目标明确而又有挑战的事情,而你的能力恰好能接住这个挑战,你可能会进入的一种状态。


- h& l7 c# w3 [/ a7 C2 D9 s4 J+ F9 I) U

这时候,你专注于正在做的那件事情,忘记自己,忘记时间的流逝,你的感觉非常敏锐,能够捕捉到所有与当下这件事情相关的所有信息,不管工作多复杂你都毫不费力,而且有强烈的愉悦感和幸福感。

" t7 L8 _* x) ]4 t, ?, q

想要进入到 “心流” 的状态,专注地投入到正在做的事情,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

& l7 ]3 [* k! s7 P. L5 I

) X! P- E1 w- b: z: E: g1 a  h

就像我画画的时候,关闭手机,收起电脑,准备好画纸画笔颜料盒,然后坐在大桌子前专注地画出草图,调制颜色,然后就真的进入到一个眼里只有画的 “心流” 状态。

# S8 [9 s6 u7 j, l9 ?$ K: g: g0 r% W4 p

而画画这个过程,看似漫长,实则非常有趣,并且能给我带来极大的成就感。

3 m+ g$ a9 B% [' N+ `# S3 ~

真正的幸福,是当你全心全意投入一件事情,把自己置之度外的时候,从中获得的副产品。

0 u" X* m& g; i+ o3 T; O, n1 O

其实,一个人最难做的,就是专注于正在做的事情。

  S, Q8 s" X2 f2 V3 V4 k0 C1 g

但是,一旦你能够专注于整个过程,不受外界的干扰,没有内心的焦躁,只有踏实的全力以赴,那你就能像很多优秀的人那样,不仅把事情做好,还能享受到最大的幸福感。

: Q; {5 X  ?7 O+ @  a
5 d4 J! w. E* z0 H

! y# b( Z) [  U5 Y1 @

03

; b0 q# v6 }& \7 C- Y
$ u. m! e! c9 q  J% R

我们不能专注于正在做的事情,一方面是因为外界有太多的诱惑,更重要的一面是我们的欲望太多。( L$ l. `# s/ U+ r7 u# m5 h1 J* n

/ ~2 h) e" S; C# r+ }

这一年里,我成长了很多,也做了很多事情。

  c& T0 |' h( V  \! v( @

可当我重新审视自己过往的工作,学习和个人成长,我发现,自己安排的事情和计划太多了,从而造成我在做事的时候心神不宁,很难做到心无旁骛。

  g; t5 v+ C2 C, n9 Q! b

我会在看书的时候,想到自己还有英语阅读没有完成,然后,在做英语阅读的时候又想着工作中还有问题没有解决。


2 u; H2 u' K- E) N; i
; d: A8 V2 S' H# y& `

这种“吃着碗里,想着锅里”的状态,渐渐成为了情绪杀手,不断地侵蚀着我的专注力。

7 e$ ^8 ~3 T* }6 E8 ?

还记得有一次,写作课程大咖S的助理找我谈合作的事情,问我未来对自己的定位和规划会是怎么样的,我竟然一口气说出了未来自己期望拥有的5个身份。

4 Z; D+ p4 v' f8 E

现在回头想一想,我真是脸皮太厚了。


$ [4 S' W/ d4 |

其实,其中的任何一个身份标签都需要极大的知识积累和磨砺,而那时候的我竟然想一下子拥有人生所有的可能性。

/ W* A) }: c* I  c2 j8 e9 l; P/ W$ _

很多时候我们都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又低估了事情的复杂性。


: P* T8 j  R# t. r7 t7 f

专注力从来都是一种稀缺的资源,既然稀缺,我们就更有必要把专注力放在更重要的那些事情上,因为事事上心的最可能结果就是任何一件事情都没有做好。


1 W; J, `, x/ {: h& M* y

而这其中就涉及到了一个价值选择的问题——

3 U5 b3 x% L  s( o: B

你必须清楚地了解,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

7 E  u  |/ q6 e) l# b

然后,你才会明白,对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3 f' l" X3 ?/ B6 U' z0 B$ _; L% U0 N! u

然后,你才能够将稀缺的专注力投入到那些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事情上。


9 K: l6 r5 z0 R3 @8 `# |

专注地做好少数那几件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其实就是在积累你的“马太效应”,穷者愈穷,富者愈富,而好的会变得越好。

5 E/ J5 \( A5 K2 h( |+ ?

因为在做好了那几件事情之后,你获得的会是最大的回报,而那几件重要事情的成功,也会给你人生带来全面的提升。


: `9 t% p/ c+ x5 W) N# @4 K8 ~9 d4 u% B  w9 Q; X! o$ r; }

就像一个作家,他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磨炼自己的思维和写作技巧,探索读者们的真正需求。这时候,他就要专注于这几件事情,而不要把自己的精力耗费在别人对他的评价,读者数量的增减,抑或是营销宣传之类的琐事。


6 F) H8 f) c7 Z. T

一旦他创作出了极好的作品,那就能够很快得到应有的关注,读者数量剧增,身价剧涨。


( q/ @3 W$ k7 K% Q  W! A9 J

因为有了实力,随着名声越来越大,后续还会有很多媒体群,出版商来找他做分享,出书籍,这又进一步让他的影响力扩大。


! [8 I3 d' F& j( y1 Z( G

这其实就是马太效应,形成了人生的一个正循环。他不仅可以收获更多的关注,得到渴望的作家身份,也必然会提升生活中其他方面的品质。


& g+ T; y2 O) p. R2 M0 v. R5 v0 C

我们一生中大部分的精力都应该只放在那几件最重要的事情上。


% F+ o3 q, P) d; e

在专注的状态中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胜过你把一万件事做得平庸。

! t0 y+ x7 y6 O4 ^, M$ S

4 s- B6 J- v/ h3 G/ E+ F2 n
- B- C% r! f5 E  t6 p, e

04


' ?4 O2 o3 K2 @5 w) f4 E% \; K( u% P/ a# v7 S& m/ O

曾在梁文道的文章里看到这样一个故事:8 P( h9 l& n. F/ u


- C) }; \% w. J# Z

有一位日本禅师,日日修行,也没什么别的嗜好,唯独喜欢甜食。在他病重的时候,弟子们带着糕点从全国各地赶来探望。


# _4 A0 [" @; Q( C* k3 S

到快要坐化的那一刻,老禅师一如其他道行高深的修行者,端坐席上,神情平和。然后,他竟然拿起了一块甜饼,放进口中,有点艰难地慢慢咀嚼。

1 ^. n# T7 m4 f9 [. P

吃罢,他微微启唇,好像要说点什么,于是弟子们都紧紧凑过去,想要听清楚师父的遗言。但老禅师最后只说了两个字:“好吃!”然后就断了气。


8 W/ y1 x, W1 x1 P

这位老禅师在临死之前,对待眼前的食物,依然保持着专注的一心一意的状态。

' L) U! Z5 X- H
. h$ _: ], I; T; n  p  }  G

与之相比,我们在大部分的时光里都心不在焉,而这种截然相反的状态,自然也难以获得内心的宁静。


. A; }, e1 G/ g6 a5 }

村上春树在书里说,“跑步为什么?为了专注力。就是把自己所拥有的有限才能,专注到必要的一点的能力,如果没有这个,什么重要的事情都无法达成。”

5 F$ k7 W. E: t1 Z" ?, d

专注力对于我们的人生如此重要,最后,我想给你几个建议:


# K9 a' h) w: s. k3 Z7 d0 z) S& _0 W' K5 F* N, P

01

保持觉察

) c$ T- t, \1 k/ y: G/ q3 K" ]
1 ^6 _, V3 {0 h: T) P8 f" |, I

专注力本身就是一种意志力资源,很容易被消耗。

% W1 D0 Z. |6 U3 `; ^! \6 c' J

当我们没有把专注力放在当下所做的事情上的时候,我们就需要通过有意识的觉察,及时把涣散的注意力调整回来,重新专注于正在做的事情上。


4 s* D8 j9 u5 H% g& M

而经常练习冥想,不但能够修心养性,还能够提升你的觉察力,让你更有意识地专注于当下。

, \8 D; F( \. v( _( u  T9 N: Q

# p2 F" D) J: j1 i& ~) y

02

营造专注的氛围

! h% n8 `( l( r4 F

7 F$ R) ^/ `0 J. S) ?, w

专注的能力现在越来越不好练了,因为让我们分心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 G5 o( t5 u1 s  `0 b! s8 l0 r

而这时候,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把所有能分心的东西都屏蔽掉,眼不见为净。


9 H$ h5 \* ]2 V" n

特别是手机,你最好不要让它出现在你的视野范围内。

1 Q6 `. K9 X6 x3 q& \+ I" h# @

  W! c9 ~! Z, G! W) T  s

03

调成单任务工作模式


) @/ Q' b6 u1 e2 u* ], z# R$ I* L, L# [/ ], |3 g

一个人很难同时专注于两件事情上,所以,想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专注力,就要全神贯注于一件事情。

) E3 b4 C  X3 C0 k* N9 K

你可以把事情分配到每个小时,每次只做一件事情,并且为这件事情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这样不论是工作,还是决策,或者是跟朋友相处,你都能够全心投入,最后真正地把这件事情做好。

5 T( H0 T/ F, m( H
4 X0 s( g; K# M9 t) i9 W% G

04

劳逸结合


1 b4 v: h2 J3 Q! @$ J
$ \& Q$ y8 [4 ]! a  X* g

专注是极耗精力的,所以当你专注了一段时间之后,总是需要休息一下重新积蓄专注力。

+ C. @1 Y7 z( W% U$ b: U

在劳逸结合之下,我们的专注才会发挥最大的效应,给你创造最大的价值。


' O# s2 k0 X' S4 _/ K

根据研究,建议把工作的时间分成一个一个的区块,每个区块由50-90分钟的高强度,高注意力的工作和7-20分钟的休息组成。


- r6 g2 M; O3 l( b% Q) z

这样的时间安排,既可以保证一段持续的高强度的专注,又能让身体得到合理的休息。


4 s- Y! z2 R2 g$ M1 b

另外,充足的睡眠,也是保证你日常专注力的一个必要条件。

/ E* P& g% i4 x

在我看来,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锻炼自己的专注力,这会是我们获得美好人生的一次最重要的实践。


, Y& j8 D6 h. O8 Z
我的爱币满屋子,求爱贝发美元啊!
爱贝亲子绘本馆江宁莱茵店 爱贝亲子绘本馆江宁莱茵店为0-12岁孩子引进了上万本原版绘本有声图书,让孩子选择适合的绘本,在有声的世界里从小培养终生受益的阅读兴趣!(公众号:aibei-2011;一对一微信咨询wnm1623). 群主: 爱贝亲子绘本馆江宁莱茵店
加入圈子
新手不会玩?快快看这里

推荐爱贝家长圈

家长圈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