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传统习俗《 我们的传统节日》 团购说明及点读包下载 【推荐理由】 有没有这样一种尴尬,你能轻松地和孩子来讲出圣诞节的来历,却忘记了春节为什么要熬夜守岁。又或者面对即将到来的腊八节,在孩子问到妈妈:腊八节是什么,为什么要喝粥,我们会不会:额。。宝贝你等下哦,然后迅速掏起手机百度一下。
还有一个月就是春节了,俗话说进入腊月就是年,而面对春节前面的腊八节、灶王节(非常羞愧的说不翻书我对这个节日也模糊了)、及春节后的元宵节、春龙节等等系列传统节日时,是否也可以给我们的孩子分享小时候那些耳熟能详的传统故事每逢传统佳节,拿出一些应景的好书进行主题式阅读。不管是节日的来源、习俗,还是相关的科普知识、故事传说等等,孩子透过书自然而然就浸润其中了。
【内刊分享】
/ n8 V+ O$ L% J: d/ N' D, a
0 l. r0 ]9 }! Z" j% {+ S 而且这套精装版的《我们的传统节日》12本,包含春节、元宵节、立春节、春龙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灶王节12个传统节日。
【古人信息】 老舍先生很爱孩子,也给孩子们写了不少作品,孩子们常去儿艺看的《宝船》就是出自他之手,中小学课本里也有很多老舍先生的作品。他的作品也一直以细腻见长,文字十分有韵味儿,透着浓浓的北京味儿:当我们说到秋天时,就想起他在《四世同堂》里写的北平的秋,说到春节时就想起他的《北京的春节》——这就是好作家的伟大之处。
+ H& J& P: o* V 这本绘本是2015年出版的,邀请了画家于大武来来还原了老舍先生笔下的老北京。于大武也是老北京,很注重细节描绘,比如孩子感兴趣的兔子灯、年画、冰糖葫芦,还有踩高跷、放鞭炮、都一一还原。 在如今年味儿日渐淡薄的情况下,还能让娃看看妈妈小时候的春节是怎么过的,感受过年的热闹氛围。这本书从腊月初八吃腊八蒜、 腊月二十三祭拜灶王爷、年三十吃团圆饭、大年初一逛庙会,一气儿写到正月十五闹元宵……大人们的忙碌,孩子们的热闹,无不表达着喜庆祥和的团圆气氛,让孩子见识了古老的年俗,浓郁的年味。 / C" V; I" i% F. P
【书籍信息】 书名:我们的传统节日 装订:精装 套装塑封 适合年龄:3-10岁与家长共读,6岁以上自由阅读
' s' }$ U0 a* f# p
9 P( Y& R7 S) C% M
% s, {9 j4 r7 D
9 R8 ]0 Q/ u0 t# N- ^ w
- u9 X7 i+ F' U4 y, d% A6 v! g
2 p& X6 F8 K" ~% F" f/ B% `" x
4 l9 l& b! y% Z2 i! a1 [
" ]% ]# [1 i6 m+ d# P% ]' u
+ m3 n, D' o7 W; X+ U# p0 Y% t8 E/ A2 y! X. I# r) r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