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c5 P/ {5 U7 Y* _, k3 A( ^3 l
我觉得牛津树的特点,说白了就两个:重复+关键词。 比如这本《The toy’s party》讲了Kipper想要开一个party,可是大家都忙着,没人陪他玩。他就自己跟玩具玩过家家开party. Party上需要一个蛋糕呀~ 小朋友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啦: He put in cornflakes.
! N& W$ b) n3 v! W0 y! uHe put in tomato sauce.
# t2 Z T5 U. t* m! K. H% x1 D He put in milk.
) D2 b5 J* o3 n$ n* s" |* P1 w
He put in jam.
3 W* q' J$ d5 B. \( {* iHe put in sugar.
, g# l2 l9 J% I- D/ l/ `7 d- `) p. _
He put in baked bean.
* t7 F( E8 x T/ g& d% j9 X# s& T
3 W' d$ P4 J* ^) c% M 正是通过相同句子不断的重复,孩子很自然地学会了He put in …… 而书中涉及的各种食物就是Key words. 这些是需掌握的关键词,要慢慢积累,以构筑词汇量。 记得学这本书的时候,我拿了家里的盒装牛奶告诉她milk, 又把烧菜用的白砂糖让她尝了尝sugar,至于bean,之前在Eric的书《Today is Monday》里面已经接触过,所以等于只是复习了一下。但是cornflakes、tomato sauce、jam这几样我尝试着给她用英文解释了一下,虫子仍然似懂非懂。 于是第二天,我去超市采购了玉米片、番茄酱和果酱,然后再边读书边把东西展示给她看,小朋友自然一下子就明白了。 第三天正好是周六,特意拉她一起准备早餐。我拿了奶锅,往里倒牛奶,一边说I’m putting in milk; 加入少许糖,一边说 I’m putting in sugar. 然后热了面包,并且往上涂果酱,同时跟她说 I’m spreading jam on the bread 3 `7 ~) L0 m% g& |
通过这个过程,和小朋友一起练习和巩固了put in 的用法以及Key words. 周日的早上,我让虫子自己倒牛奶、加食材,这个过程她自然而然地一边操作一边嘴里唠唠叨叨着 I’m putting in…… 喏,这个就是通过情境的对应,让孩子用英文的思维去练习英语。而不是翻译。 当然,每个孩子性格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点不同,对每种图书的反应也可能截然不同。
- `% [/ ~8 f3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