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上这几个部位打不得,否则后果很严重!
时间:2019-07-29 16:15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教子需谨慎,必要的惩戒是不可少的,但也要讲方法与策略。孩子犯错先引导、讲道理,不听则劝诫、训责,再不听就动家法。千千万万记住,打孩子是为了“教育”,而不是发泄自己的怒气!
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而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发现并表扬,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
 
相反,批评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作、无限夸张,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不只是好孩子应该赏识,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孩子是脆弱的,敏感的。
 
在生活中,爸爸妈妈们免不了因为孩子的事情而发脾气,动手打两下也成为了自己的一个习惯。但是打孩子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这些部位打不得!
 
1.后脑勺
 
知名神经外科专家说:“后脑勺,有人的呼吸中枢在那里,(就是)延髓,如果打的时候,造成呼吸中枢震荡,可以引起一些呼吸衰竭的并发症。”
 
2.太阳穴 
 
孙专家说:“太阳穴那个位置,这个位置被打过之后,因为它的眶内壁是比较薄的,在震荡的情况下,可以出现骨折,骨折对视神经发育也是不利的。我们临床上就发现过,一巴掌打失明的情况。”

3.拧耳朵
 
孩子身上这几个部位打不得,否则后果很严重!
他说:“这个如果打过之后,可以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小孩的听力发育。”
 
4.打屁股
 
他还说:“这个小孩的脊髓和脊柱发育不够健全。我们经常出现打屁股或者打腰部这种情况,这是不提倡的,因为可以造成小孩的脊椎损伤。到老年的时候,脊髓结构不稳定,可以出现一些椎间盘突出之类的疾病。”
 
5.拽头发
 
用力过大,易引起化脓、感染。

小编温馨提示: 
 
当孩子不听话或做错事时,
 
做家长想教育一下自己的孩子,
 
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是教育归教育,
 
打,真管用吗?
 
胡乱体罚,孩子真的很受伤!
 
除了一些身体上的损伤,孩子会因为成人的体罚而出现心理上的问题。所以从科学育儿方面来看,体罚并不是一个好的教育方式,甚至会把孩子越教越坏。
 
1.影响智力
 
期受到暴力教育的孩子,其智商会受到不小的影响。这是因为长期处于这种环境,孩子性格会变得孤僻不爱说法,他也没办法展示自己的才能,相应的智力也就得不到提升。
 
2.心理问题
 
如果经常受到爸爸妈妈的体罚,那么孩子就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比如他们可能会对这个世界产生厌烦情况,觉得人生没什么意义;也可能会对这个社会产生逆反心理,做出一些反社会的事情等等。
 
3.亲子关系
 
这个是最明显的变化,你会发现孩子会离你越来越远,变得不愿意和你说话,不愿意在家里分享幼儿园或者学校里的事情。孩子在成年之后,也不会对你心存感激,反倒存在着不小的怨恨。
 
4.成绩下滑
 
孩子身上这几个部位打不得,否则后果很严重!
孩子考试成绩不好,就来一顿打,觉得这样孩子被打怕了,就会认真学习。虽然这种做法,会让孩子的成绩会有一点点提升,但是会很快下滑,所以体罚并不是长久之计。
 
罚孩子的创意新方式:
 
孩子犯错了确实需要一定的惩罚帮他记住这件事情,而打骂对孩子的健康不利,为此我们需要一些其它的方式,这里推荐以下几种方式,惩罚的同时还有着其它的好处。

1.出去遛狗
 
孩子做错事,不妨把他“赶出”房门,让他冷静一会,比如让孩子牵着宠物出去溜两圈。当然如果家里没有宠物,那么就让孩子在小区里跑上几圈,以示惩戒。注意孩子出门,你最好偷偷跟在身后,确保孩子的人身安全。
 
2.整理家务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惩罚,不仅可以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可以训练他的自理能力,最爽的就是大人会比较轻松。注意让孩子做一些容易上手的事情,比如叠衣服、扫地、擦柜子等等。
 
3.提前睡觉
 
“因为你今天犯错了,所以今天晚上玩游戏的时间缩短了,提前20分钟睡觉!”通过这种方式,也可能和平地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等到第二天,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可以适当增加游戏时间来鼓励他。
 
4.重复书写
 
如果孩子作业没有完成,或者总是粗心出错,那么就可以通过重复练习书写的方式惩罚他。注意,这并不是单纯的处罚,这是一个练习的过程,让他在重复书写的过程中,熟悉和认识到自己作业中错误的地方。
 
5.自己选择
 
孩子身上这几个部位打不得,否则后果很严重!
在平时,让孩子自己写下一些惩罚的方法,并且收集在一个瓶子里。当妈妈们需要惩罚孩子的时候,就让他自己从瓶子中抽出一个纸条,让他自己选择处罚的方法,这样孩子也会比较认同和接受。
 
如果孩子确实不听话,那么轻轻打两下手心或者四肢也没什么太大问题。注意如果你已经情绪失控,那么千万不要通过打骂孩子,因为此时你很难控制自己的,下手往往没轻没重的。
 
最后送上爸爸妈妈们一段话:
 
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和孩子一起走过他孩提时代和青春岁月,虽然也有被气疯和失去耐心的时候,然而,孩子却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孩子心灵是率真的,孩子的视角是独特的,家长又何妨放慢脚步,把自己主观的想法放在一边,陪着孩子静静体味生活的滋味,倾听孩子内心声音在俗世的回响,给自己留一点时间,从没完没了的生活里探出头,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送给所有正处于忙碌中的爸爸妈妈们!
 
相关推荐: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