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2年高考:最后100天复习大攻略
时间:2012-02-28 15:09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这100天的时间里.同学们务必要制订一个与老师的指导互补的复习计划。不过,复习一定要坚持同步性原则,要和老师的同步进行,万万不可另起炉灶。

     一、细化复习,做到层层推进
  1.第二轮复习(3月初—4月底)
  第二轮复习应巩固第一轮复习的成果。把巩固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放在首位;通过此轮复习,查漏补缺。进一步总结数学思想、知识规律、解题方法,完善数学知识体系;在课堂做题与课外训练上。增强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增强试题的综合性和灵活性;通过专题训练提高对数学问题的阅读与概括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的措施如下:①主动将有关知识进行必要盼拆分、加工重组。知道某个知识点会出现在哪一系列试题中.某种方法可以解决哪一类问题;②从现在开始,解题要规范,“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都扣分”。解题时务必将解题过程写得层次分明、结构完整;③适当选傲各地模拟试卷和以往的高考题。逐渐弄清高考考查的范围和重点。
  对于选择题、填空题的专项训练,一定要要求自己限时限量完成。一般情况下,老师会在课堂上进行8次左右的限时测试。同学们应自主地在课后进行10次左右的限时测试。在测试中学会合理运用特值法、排除法、图象法、极端分析法等方法技巧提高解题速度与准确率,力求“一次做对”:①解题时,要求自己从多种方法中选择最省时、最省事的方法,多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逐渐适应高考对“减缩思维”的要求;②注意自己的解题速度,审题耍慢,思维要全,下笔要准。答题要快;③养成在解题过程中分析命题者的意图的习惯。思考命题者是怎样将考查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有哪些思想方法贯穿其中。命题者想要考我什么,我应该会什么等,做到心知肚明。


  2.模拟冲刺阶段(5月中上旬)
  模拟考试需要高度重视.一方面,我们要营造仿真的考试环境。限时完成。另一方面,我们首先要在正确率上下工夫,以稳取胜,当正确率得到保证以后,速度才能自然而然地上去;其次适当分配各部分试题的答题时间。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调节。直至合理;最后学会把握答题节奏,把试卷内容分成三类。一是容易上手,运算量不大的先做。并确保正确;二是有思路但运算量或思维量较大的缓做;三是完全没有解题思路,不知该如何下手的不做,要敢于放弃。
  此外,同学们要学会在模拟考试中调节自己的心理,遇难不慌,遇易不骄,稳扎稳打,精益求精。
  3.冲刺备考阶段(5月中下旬)
  在这一阶段。同学们可通过回归课本来掌握复习的主动权。回归课本并不是指单一地读课本。而是指带着问题去看课本的知识.甚至是课本中的例题、习题。老师一般会把重要知识点及精选习题编成“考前备忘录”,这就要求同学们能够把一个一个知识点落实好。并做到:①检索自己的知识系统,紧抓薄弱点,并有针对性地做训练;掌握最重要的知识,以致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②狠抓思维易错点,注重典型题型;③浏览自己以前做过的习题、试卷,回忆自己学习相关知识的历程.做好“再”纠错工作;④不做难题、偏题、怪题,保持情绪稳定,信心饱满,随时准备应考。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这100天的时间里.同学们务必要制订一个与老师的指导互补的复习计划。不过,复习一定要坚持同步性原则,要和老师的同步进行,万万不可另起炉灶。对于老师的指导,很多同学有时候容易走人两大误区:一是老师所讲解的知识早就掌握了,而自己的不懂之处老师又较少提及.因此抵触老师的授课规划和知识链接:二是独自钻研生涩艰难的试题而误人“歧途”。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说:“这样的考生忽略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高考不是竞赛,它不会曲高和寡:而老师是过来人,他知道如何引导。”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