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理性对待暑假孩子拼养问题
时间:2012-07-20 17:16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近期很多家长都在担忧,暑假孩子拼养好还是不好呢?要不要拼呢?结合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家长应理性对待暑假孩子拼养问题

近期很多家长都在担忧,暑假孩子拼养好还是不好呢?要不要拼呢?结合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专家意见:

“拼养”有益能力培养,但3岁以下不宜

有心理专家认为,“拼养”有益于孩子的能力培养和性格塑造,但3岁以下的孩子不宜“拼养”。

杭州师范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的李梅老师说,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邻里又相互隔绝,“拼养”可以弥补这代孩子没有兄弟姐妹的遗憾。利用孩子与同伴的群体互动,可以培养孩子与人交往和合作的能力,对性格养成也有好处。

“不过,在‘拼养’中要注重公平,家长不能有偏心,对待别人的孩子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要有一个统一的规则去约束他们。另外,‘拼养’的孩子年龄不宜过小,最好不要小于3岁,太小的孩子去别人家,心理不适应陌生环境,他们最需要安全感。”

律师意见:

“拼养”也有风险,建议先签协议书

“拼养”,有时会有意外发生,该怎么处理呢

浙江海浩律师事务所李慧律师说,“拼养”的风险,主要是“拼养”过程中因家长疏忽导致孩子受到伤害,如意外受伤、孩子打架等。

李律师提醒,在“拼养”过程中,被监护人(孩子)侵害他人的,由监护人(通常为家长)承担责任,但被委托人(受托的家长)有过错的,承担连带责任;同理,如果孩子受到侵害,由直接侵害人承担责任,被委托人在有过错情形下,承担连带责任。所以,在“拼养”前,家长可以考虑签一份“拼养”协议书。

网友意见:

现在独生子女居多,邻里又相互隔绝,容易造成孩子大多数性格内向、过分自我等问题。“拼养”可以弥补这代孩子没有兄弟姐妹的遗憾,并让孩子在与玩伴的相处中,培塑性格,改掉自私、任性、蛮不讲理等许多恶习。

但“拼养”中也存在一些“雷区”。比如被“拼养”的孩子主要集中在3到8岁,并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拼养”过程中的幼儿安全多依靠各个家长的责任心。一旦出现问题,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来界定责任。

而且太长时间得不到亲生父母的照顾,也容易让孩子疏远家长。抚养孩子是每个家长的责任,而不是一个负担。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拼养”才不会损害到孩子与父母的关系。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