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启蒙教育:妈妈下了一个蛋 阅读指导
时间:2019-11-29 18:16来源:互联网 作者:佩奇 点击:
在爸爸妈妈年幼的时候,也许性教育的话题是禁忌,是不容易宣之于口的,可以,今天,在网络如此普及的年代里,孩子们有什么查不到,或者隐秘不宣的呢?
宝宝诞生了,新手父母都非常兴奋。可是当有一天你的小宝宝询问你:“我是怎么来的?”你会怎么回答呢?很多新世纪外表下的爸爸妈妈仍然会脸红心跳、胡诌乱掰。有的告诉孩子:“你是捡来的。”有的说:“充话费送的。”也有家长告诉孩子:“掏耳勺掏出来的。”而我们敢说、敢画的幽默女王芭贝·柯尔却用她个人的扩音器对全世界的爸爸妈妈呼喊:“大人们,快醒醒吧!我们来告诉你们真相!别再难以启齿、支支吾吾地糊弄我们啦!”……
 
这是一个孩子的房间,显得很凌乱。食物、玩具、书籍、鞋子、玩偶到处都是,沙发上更是惨不忍睹,姐弟俩与猫狗甚至玩偶交织在一起,或压或垫,充满了整个长条沙发。你能分辨出哪是小动物、哪是动物玩偶吗?从中可以看出家庭的氛围是开放自由的,多种小动物的依附也凸显一家人的爱心。
 
爸爸一手叉腰,一手指着正在大口猛吃三明治的姐弟俩,张着大嘴,似乎极具权威的在发布重大消息,鼻子上的眼睛也暗示对即将发布的内容不容置疑。妈妈站在爸爸左边,斜视着忙乱的孩子们,双手自然下垂,叠放于腹前,双脚呈稍息状,面带羞涩的、静静聆听着爸爸对孩子们的发号施令。
 
三只小狗和一只猫也前来助阵,于此相反的是,杂乱的活动室、乱扔的玩具、野蛮的吃相和胡乱的坐姿,显得他们已经熟知人间世事。妈妈道出了女孩是怎么来的,场景就像是妈妈平日和面的样子,在一个大盆中,倒入糖、丁香、肉豆蔻等香料,还有其它美好的东西,这些东西一起发酵,冒出浓浓黄绿色浓雾气,在盆的中央,明亮之处,已经有几个小孩子,扒着盆沿要出来了,然后妈妈手持铲子欲把他们分离出来。女孩就是这样做出来的,体现出女孩的香甜和美好。
 
显然这是一个化学反应,是有妈妈一手操作而为的。妈妈的身躯已经被浓烟笼罩,只露出一双忙乱的大手,显得束手无措。可孩子们却如从欲火中重生一样,毫无惧怕之意。这也凸显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心境。竟然还有一个打起来呼噜声,左右两边的还露出脚丫,似在水中潜水呢!以此看出他们来到一个心世界是无比快乐和满足的。
 
男孩出生的处境就不一样了,爸爸就像在地上清理垃圾。爸爸说:男孩是用鼻涕虫、蜗牛和小狗的尾巴做出来的,哪跟哪儿了。爸爸信心满满地扭头看着孩子们,手中铁铲下已经有小男孩现身了。同时,在堆料中小蜗牛和鼻涕虫爬的满地都是。怎么就像是在堆肥中酿造出来的!
 
妈妈又掀起另一番造人说法,“还可以用姜饼做出宝宝。”姜饼人在西方是一个家喻户晓的童话形象。有圣诞节里做姜饼人的传统,据说源自伊丽莎白女皇一世某次突发奇想命令点心师把姜饼造成宾客模样,但很多人相信姜饼人的流行来自于一对因为战争而分开的恋人,年老后担心对方找不到自己,便在自己的村庄里出售对方模样的姜饼人。
 
更可笑的是“牙膏管里也可以挤出宝宝。”尽管这不可思议,但有一个关键因素“管”,这到底和孩子的出生有何关联呢!“妈妈在沙发上下了一个蛋,”这已经和本书的主题已经很贴近了。这时,蛋壳里发出连续不断“咕咚”的声音。爸爸已经意识到孩子要出生了,爸爸抚慰着妈妈,托着腮帮静候奇迹的到来。
 
姐弟俩扒着沙发的边沿,只露出一个小脑袋,还有他们豢养的动物都瞩目以待。嘭的一声,蛋壳炸开,从中猛地弹出了两个裸露的小孩,竟然还是双胞胎啊!大家都没料到这样的结局,以至目瞪口呆、头发耸立、双手高举,内心已经不能自主。没想到这些解释不但没有唬住孩子们,他们已经笑得东倒西歪了,太可笑了!孩子们听了哈哈大笑,于是姐弟便一起作画给父母看,告诉爸爸妈妈到底孩子是怎么来的呢?那么姐弟俩真的知道宝宝诞生的秘密吗?
 
此时的爸爸有点恼羞成怒不耐烦,但还是耐着性子看孩子们在解释。妈妈一腿单立、一腿弯曲水平交叉,对孩子的做法也不屑一顾。于是姐姐弟弟拿来纸笔,打算作画解释给父母听听看。他们边画边说,妈妈的确会孵蛋,不过那是在子宫里面。爸爸的确有种子,但是在爸爸的身体里储存着。
 
姐弟俩就像是在给爸爸妈妈讲课,把涂鸦的挂图钉在墙上,一板一眼的讲起来。通过一个管子将种子种到妈妈的子宫里面的。前面提到的从牙膏管里挤出宝宝,被孩子们确定差不多说对了。原来着类同于爸爸的那根管子,种子就是从那根管子里传送出来,从妈妈身下的一个小洞到达妈妈的身体中。结合的方式有许多种,但都是在快乐的游戏中。爸爸奋力一起乘滑板车、一起做高难度的杂技表演、一起做弹跳球寻求刺激、爸爸支撑妈妈做飞碟表演等,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在一起结合是一件快乐无比的事情,没有任何猥琐的动作,结合的姿态都融合在游戏中。
 
在爸爸妈妈年幼的时候,也许性教育的话题是禁忌,是不容易宣之于口的,可以,今天,在网络如此普及的年代里,孩子们有什么查不到,或者隐秘不宣的呢?如果你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你就上网去找百度吧,百度一下你就都明白了。看吧,我们被孩子们教育,是普遍的事情,社会在进步,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有什么是不能学习到了呢?
 
学习的方式也好,思维的模式也好,都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呢?就是放下身段,跟着孩子成长的脚步,和他们一起学习成长。并且站在他们的身后鼓励,支持他们不断向前走,走到我们从来没有想到过的地方。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