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副市长沈晓明:“家长不能为了满足虚荣心而择校”
时间:2012-07-26 18:07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很多家长择校不是关注学校的教学质量,而是看重名气;不是为了孩子的成长,而是为了满足自身的虚荣心。这种盲目择校的风气亟须扭转。”在今天举行的第八届“中华学人与21世纪上海发展”研讨会上,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呼吁,家长应理性对待择校。

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呼吁——

“家长不能为了满足虚荣心而择校”

“很多家长择校不是关注学校的教学质量,而是看重名气;不是为了孩子的成长,而是为了满足自身的虚荣心。这种盲目择校的风气亟须扭转。”在今天举行的第八届“中华学人与21世纪上海发展”研讨会上,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呼吁,家长应理性对待择校。

为什么会有择校?沈晓明分析,学校发展不均衡是一种客观存在,大家都想去上“好学校”,需求远远超过实有容量,于是产生了择校。从投入角度看,郊区往往经济总量小,人口大量导入,而中心城区经济总量大,人口不断流出,于是生均义务教育经费就产生了差别。另一方面,师资有着逆向流动的倾向,郊区花大力气面向全国引入优秀教师,他们落户的问题解决了,过几年却跳到中心城区。沈晓明表示,上海正通过加大市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薄弱校开展委托管理、引导市区优质校到郊区办学等方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缓解择校压力。

沈晓明认为,“好学校”很大程度上因为供需矛盾突出而被“神话”了,实际上学校之间的差别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去年,上海市教委曾委托第三方机构,选择社会上认为“好”与“差”的学校,对学生幸福指数、身心健康指数、家长满意度三个指标进行调查,发现“差学校”表现并不差。此外,上海在进行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过程中,抽取部分“名校”与“非名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考试成绩的差别非常小,程度远远低于人们从学校声誉上作出的对比。

因此,沈晓明呼吁:“家长不能简单地从学校名气出发,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择校。必须立足学校本身的教学质量,关注孩子未来成长,理性对待择校。”

此次研讨会以“国际大都市的人才结构与教育发展”为主题,由上海海外联谊会、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上海市留学人员联合会共同主办。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