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上海 > 升学择校 > 初中择校 >
小升初神题潜规则 试题花样百出引热议
时间:2013-10-25 09:18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分析这些“神题”出现的原因,与当下的择校热不无关系。在义务教育阶段,保证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的社会教育,本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有这么几个题目要求猜出五个成语,第一道题是20除以3、第二道题是1除以100、第三道题是9寸加1寸等于1尺、第四道题12345609、第五道题是1、3、5、7、9。估计很多成年人都猜不出答案。最近,媒体报道了某校今年小升初的几道题目,不少公众看到后直呼“受不了”。

分析这些“神题”出现的原因,与当下的择校热不无关系。在义务教育阶段,保证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的社会教育,本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但现实是,我们的优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而且分配也极不均衡。加上家长[微博]“名校情结”等因素的存在,也让公众对优质教育资源有了更为强大的需求,“择校”似乎成为家长的必然选择。
“免试就近入学”的大原则很难被遵守,各种隐形和变相的考试层出不穷,以权择校、以钱择校、以优择校大有成为替代制度的趋势。
显规则不被遵守,则潜规则必然肆行。再加上相关教育部门监管缺位,“拼爹”的“拼爹”,无爹可拼的就拼奥数、拼特长。
最终,小升初一个个潜规则的“侧门”都变成洞开的“后门”。
公平的规则不被遵守,是包括“神题”“面试家长”等在内的小升初种种乱象的根源。而这种旁门左道的考试规则,必然会扭曲小学教育和学生学习心态。
为了应对考试,不少的学生不管自己爱好不爱好,把大量课余时间用在学习钢琴和奥数上,特长倒是有了不少,但这种表面光鲜的背后,却可能是孝顺、仁爱等最基本做人素养的缺失。
因此,个别“神题”的出现虽然雷人,但作为开放题目的尝试,并无不可。但如果把它当成第二个奥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偏怪难”,就是教育的失败。而要防止小学“神题”泛滥,最根本的还是用铁的规则明确义务教育的公益属性,让公正的招生程序得到彰显。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