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上海 > 成长话题 > 亲子关系 >
家长如何正确惩罚孩子(2)
时间:2014-03-04 16:12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点到为止莫唠叨: 家长如何正确惩罚孩子,有些家长训教孩子喜欢没完没了,而且还时不时地喝问孩子我的话你听见了没有?孩子慑于家长的威严,为了免受皮肉之苦,只能别无选择地说听见了,其实他可能什么都没听进去,

点到为止莫唠叨:
 
家长如何正确惩罚孩子,有些家长训教孩子喜欢没完没了,而且还时不时地喝问孩子“我的话你听见了没有?”孩子慑于家长的威严,为了免受皮肉之苦,只能别无选择地说“听见了”,其实他可能什么都没听进去,甚至左耳听了右耳出,根本就没听。孩子之所以说知道了,只是顺着家长的意思,为了早点结束训斥。于是,当孩子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时,家长便感到“痛心疾首”,随即说孩子“不把我的话当回事”,当成了“耳边风”,说孩子“不听话”。其实这是因为家长的唠叨太多了,令孩子分不清主次,不知道听哪一句为好;再者,经常性的唠叨多了,也会导致孩子“失聪”,对家长的话产生教育心理学中的“0反应”,无动于衷,使训教失去效果。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务必切记要改掉爱唠叨的毛病,凡事点到为止。
 
就事论事莫牵连:
 
从受罚者的角度来讲,孩子最厌恶家长“倒咸菜梗”,一事既出又将陈年老账翻出来。很多家长却不了解这个道理,训教孩子时总忘不了东拉西扯、横牵竖连,说出孩子的种种不是,甚至将孩子说得一无是处,直至忘记了本次训教的主题。孩子怎样想呢?反正自己没有一处是对的,以前取得的成绩、改正的缺点家长都看不到,自感自己天生是挨训该罚的料,对改错失去了信心,也就破罐破摔、我行我素,这样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家长训教惩罚孩子务必要一事一议,就事论事,切勿搞牵连、翻陈账。
 
事后说理不可无:
 
家长和孩子之间存在着教与被教的关系,但教育孩子仍当以理服人。家长如何正确惩罚孩子,惩罚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惩罚之后必须要及时与孩子说理,否则,孩子在忍受了惩罚之后将依然如故。所以,家长在惩罚孩子后要通过说理、剖析的方式使他明白为什么会受罚、知道犯错误的原因,讲清楚如果坚持犯错下去将有什么后果。惩罚只是一种劣性条件刺激,其效能是短时的,不能持久。受罚的孩子改正了错误并不等于他已明白事理,并不能保证他下次不会再犯。因此,让孩子明白自己受罚的原因才是根除错误的关键,说理是惩罚孩子之后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步骤。
 
接下来,就来看看4种有趣的惩罚方法吧。


惩罚孩子的4种有趣方法:

罚孩子吃不爱吃的蔬果:
 
孩子难免在食物的选择上有不同的喜好,当然也会有挑食的毛病。孩子做错事了,妈妈打骂不得,看着孩子明明错了还大喊冤枉,妈妈可以在晚餐上搞点小花招来“惩罚”孩子。那就是晚餐做他不爱吃的蔬菜,并且坚持要他吃。
 
家长如何正确惩罚孩子,要求孩子吃他不爱的蔬菜水果这也不是什么残忍的惩罚,孩子不爱吃的食物其实大多都是比较健康、营养价值很高的食材,因此像这个惩罚一方面能够让孩子“怕怕”的同时认识、反省错误,另一方面也是对孩子的身体有力而无害。
 
家长吃饭的时候,还可以“恐吓”孩子说:“要是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就吃两天这个蔬菜,再犯就吃三天,以此类推,直到孩子真正能够改正错误为止。”那么孩子未免再吃上自己不爱的晚餐,那么也就会乖乖注意自己的行为了。
 
罚孩子收拾房间:
 
孩子犯错误了,虽然家长不能体罚孩子,但是也能通过“劳改”来让孩子意识到错误的同时,也能够帮忙减轻家务负担。如果一些小孩子不喜欢做家务,那么以家务活作为惩罚措施,这是对孩子来说最痛苦的事情了。
 
家家长如何正确惩罚孩子,长在用家务惩罚孩子的时候,要注意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分配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可以让宝宝收拾房间,或者帮忙洗碗。训练孩子养成无归原处的良好习惯,这也是一个锻炼孩子家务事和自理能力的好机会,家长可以在孩子帮忙家务的时候询问孩子学习到什么来了解孩子是否认识到错误同时是否已经掌握这种家务技能。
 
但是小编要提醒家长的是,家长在用这个方法惩罚孩子的时候,不要直白地说这是惩罚孩子的错误行为。因为这样子孩子就会把家务劳动和惩罚措施等同起来,所以平时自己没有做错事就不需要做家务活,这样会使得孩子对家务劳动有抗拒心理的同时,也不利于孩子劳动意识和家庭责任意识的形成。
 
罚孩子重复做同一件事:
 
重复的事情难免会让人有厌烦的情绪,特别是对于活泼好动的孩子。他们精力旺盛,他们喜欢新鲜,因此重复做着一件事情只会让他们感觉很无聊无趣。因此家长正是可以抓住孩子的这个心理,来好好地惩戒一下孩子了。
 
重复一件事,可以是罚孩子抄写课本,这样既能练字又能达到“教育”的效果;或者家长可以让孩子“挑豆豆”,也就是将红、绿、黄豆混在一个碗里,让孩子根据不同颜色把豆豆挑出来。这既能够训练孩子手眼协调、分辨能力,也能够培养孩子的耐心。
 
家长如何正确惩罚孩子,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来计划安排这个“同一件事”,家长可以首先要了解到孩子不喜欢什么,正是因为孩子不喜欢,让他重复着做才能达到妈妈想要的惩罚效果。
 
其实家长可以利用这个惩罚措施,来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养成好的习惯,同时也能让性格比较急躁的孩子通过多次的重复任务来戒急戒躁,培养耐心。这种惩罚方式最好是配合赞赏来强化孩子的行为,当孩子认认真真地完成了你的惩罚任务后,家长可以表扬孩子的耐心认真,同时也让他注意下次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就能够既改正错误行为,又能塑造“被惩罚”的良好行为了。
 
唱着歌罚坐或者罚站:
 
有些孩子缺乏耐心,活泼过头总是耐不住性子。在家里吵吵嚷嚷,在外面和别的小朋友吵架甚至大打出手。家长多次规劝不果,家长其实也可以给孩子一些小小的“体罚”,让他学会耐心一点。
 
家长如何正确惩罚孩子,让孩子罚站或者罚坐,家长首先要给孩子讲明这次惩罚的时间,最好在孩子受罚的身旁放置一个闹钟,跟孩子说如果闹钟还没响而孩子就离开的话,就要加时惩罚。在罚站或者罚坐过程中要求孩子唱歌其实是为了减轻孩子焦急等待的时间,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学会这种方法,能够很好地让自己舒缓焦虑,变得更有耐心。
 
家长需注意,惩罚孩子一定要在回家后,这样才不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
 
推荐阅读: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