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上海 > 成长话题 > 家庭教养 >
孩子需要哪种方式的教育和陪伴?
时间:2016-11-09 09:04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读书是很重要的,应该鼓励孩子多看书。读书能帮助一个人提高他的鉴赏能力。有这么一句话——读书可能不一定让你明白,但是你起码能知道坐在你对面的那个人胡说八道。这就是读书最大的好处,不读书你可能永远是一个糊涂的状态。

最好的教育方式是父亲像太阳,母亲像月亮,既有光和热,又有着月亮散发的淡淡温柔。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驱散一切阴霾,对于成长来说这是最好的环境。

 

【陪伴永远是首要的】

 

孩子是需要陪伴的。但很多父母由于工作的原因,只有晚上回去才能陪伴孩子一会。孩子需要理解和沟通,所以一定要留出特定的一天,陪孩子吃饭、洗澡、出门玩耍。不管工作再忙,如果答应哪天陪孩子出去玩,就一定努力做到,有特殊的情况时,要对孩子说明情况,请求她原谅,表示下次会加倍地补偿她。家长和孩子之间应该是朋友关系,相互体谅才是最重要的。

 

【鼓励孩子看书,但不必要求一定看什么】

 

读书是很重要的,应该鼓励孩子多看书。读书能帮助一个人提高他的鉴赏能力。有这么一句话——读书可能不一定让你明白,但是你起码能知道坐在你对面的那个人胡说八道。这就是读书最大的好处,不读书你可能永远是一个糊涂的状态。有些家长喜欢让孩子按照推荐书单来阅读,但事实上,别人推荐的书尽管很有用,但孩子可能看不下去。只有自己喜欢的书、感到有兴趣的书,孩子才会拼命去读它。我不觉得什么书对人没用,我觉得每本书对人都有用。

 

很多孩子是不愿意读书的,我们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去鼓励或者督促他们读书,只能说让孩子先试着读一读,哪怕是一两本,也许他读上一两本,就会忽然产生兴趣了。

 

【父母带来的影响】

 

孩子道德教育来源于父母亲,在父母影响下成长的孩子可想而知父母扮演了怎样重要的角色。好的父母亲应当鼓励孩子,耐心教导,给予鼓励和支持也很重要。

 

【教育应给孩子能力,而非灌输知识】

 

很多国外的老师会问出一个问题,让孩子自由的思考,不要教条的化的固定一个答案,人家是在培养能力,而我们只是在灌输知识。更何况,有些老师根本是在灌输“死”知识。

 

我看过我侄子的考试试卷,让我大为震惊。有一道题目是:一个春天的夜晚,一个久别家乡的人,望着皎洁的月光不禁思念起了故乡,于是吟起了一首什么诗?侄子答的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后面是一个大大的叉。而标准答案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理由是:因为是个春天的夜晚,就要写这句有春风的。还有个题目:《匆匆》这篇课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写的,你能把自己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写下来吗?我侄子写的是:“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后面一个好大的叉。标准答案竟然是:“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一篇文章,你可以喜欢这句,我可以喜欢那句,难道最喜欢的一句话也要统一么?所以,灵活的思考很重要。

 

小编推荐:

 

家长你了解真正的溺爱是什么吗?

 

浅析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十大“败笔”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