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上海 > 成长话题 > 家庭教养 >
孩子上学前要先学会时间管理
时间:2016-11-08 09:25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如果孩子能在上学前就形成严格的时间观念,意识到所有的活动和作业都需要按时完成,上学以后一定受益匪浅,不仅可以远离拖延症,还能表现得更加优秀。

很多小朋友上学之后总是懒懒散散,作业总是没能及时完成甚至不写作业,主要原因是没有时间观念。避免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的方法,应该在上学之前灌输时间的重要性,这样才可以管理孩子的学习也让孩子意识到时间观念的作用。

 
幼儿是没有时间观念的。他们游戏、活动、吃饭几乎都是随心所欲的:饿了就吃,困了就睡,来了兴致扔下饭碗就开始游戏……俨然整个世界都是为自己而存在的,一派天真,无拘无束。进入幼儿园之后,即便刚上小班,教室里都会张贴一张作息时间表,尽管孩子看不懂,老师依然会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向孩子解释:什么时间游戏,什么时间加餐,什么时间上厕所……其实就是在向孩子渗透时间观念。尽管都是刚上幼儿园,也能看出有些时间意识较强的幼儿,自理能力明显好于其他幼儿:吃饭的时间能主动拿饭碗,休息的时候能主动躺在自己的小床上,很少在上课或者游戏时间上厕所。相反,有的孩子到了吃饭时间还在贪玩,不管老师如何劝说都回不到餐桌旁;上课时哭着要上厕所,说着哭着就尿裤子了……这就是时间观念的差异。
 
如果孩子能在上学前就形成严格的时间观念,意识到所有的活动和作业都需要按时完成,上学以后一定受益匪浅,不仅可以远离拖延症,还能表现得更加优秀。
 
可能有的家长会说,一两岁的孩子太小,根本不理解时间概念,没法培养时间观念。其实不然,人们常说幼儿“三月认满屋”:三个月大的幼儿就可以将全家人的模样记在心里,而且不出差错。由此可见,向不满周岁的儿童渗透时间观念不仅有必要,而且完全可行。幼儿的生活无外乎生活和游戏这两大类,培养时间观念也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做到生活起居有规律,娱乐游戏有节制。
 
生活起居有规律。饮食是孩子生活中的大项,一日三餐要努力做到基本定时,不可以太随意。比如可以告诉孩子:“宝贝,看钟表,那根最短的针还没有到12那里,坚持一下行不行?来,我们玩会儿游戏。”孩子尽管不懂,可久而久之就会像铭记爸爸妈妈模样一样,慢慢形成时间的意识:要到一定的时间才可以吃饭。
 
幼儿生活中另一个重大问题是作息。有些家长基本按照孩子的意愿行事,孩子困了就让他睡觉,孩子醒了就开始玩。久而久之,“夜哭郎”现象频频出现,家长可能还以为是孩子睡反觉了,其实主要原因是家长没有及时培养孩子有规律的作息节奏。
 
在生活中加强和渗透时间观念,会让孩子提前进入学校集体生活的状态。孩子白天就会精力充沛,到了晚上就会正常睡眠。上学以后,这样的习惯可以让孩子白天集中精力学习,避免夜晚精力过于旺盛而坠入电子游戏的魔窟。
 
娱乐游戏有节制。娱乐游戏是孩子的权利,游戏时一样可以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比如,搭积木时,家长可以和孩子约定时间:“孩子,看到没有,钟表上的黑色长针是分针,那边是5。当这个分针到5的时候,就5分钟了,我们争取搭好这个小房子。”从简单的游戏到复杂的游戏,逐渐向孩子渗透时间观念,让孩子心中明确:做事要尽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这样的训练历经一段时间后,还可以在时间观念的基础上加强质量意识:“孩子,我们来试试,是不是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做得更好?”于是,孩子就会努力在完成的基础上把事情做得更好,努力提高质量,为今后高质量按时完成作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家长在生活和游戏两个方面帮助孩子学习切实有效的时间管理,会让孩子将按时完成作业变成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远离拖延的侵扰,变得勤奋上进和高效。
 
小编推荐: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