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上海 > 成长话题 > 家庭教养 >
爱贝家长分享如何面对孩子“被欺负”的情况
时间:2014-04-25 18:31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孩子被欺负了,如果不处理也可以是一种选择的话,这将是我唯一的答案。孩子,作为一个人,同样有权利独立面对问题,感受过程,并发展自己的解决之道。我能做的,只是支持,能给的,除了信任,只有祝福。
相信没有家长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欺负,但是这样的情况却会不可避免的发生,那么面对孩子被欺负的情况,我们的家长是选择挺身而出,还是选择让孩子自己解决呢?不妨看看我们爱贝亲子家长是怎么做的。

下面是一位家长分享的面对儿子从婴儿时期直到小学期间被欺负时他的处理方法,核心就是“不处理”是最好的方式。

婴儿时期:通过自己的力量保护孩子
 
儿子还很小的时候,坐在小推车里,我带着长他3岁的女儿一起在小区里散步。儿子手里拿着一个色彩鲜艳的玩具,摆弄着,爱不释手。这时一个小朋友路过,看到玩具,一把抢过去,在那个瞬间,我一下愣住了,竟想不到该怎么办。还是女儿眼疾手快,健步上前,一把抢回玩具,还给还没来得及哭出来的弟弟,抚慰了不知所措的我。
 
当时觉得女儿太棒了——其实现在也是这么觉得的——在最恰当的时间,做了最恰当的事。孩子在所谓的被欺负的时候,我们至少有两个选择,其中包括讨伐那个跟自己的孩子一样被漂亮玩具吸引的孩子,或者通过自己的力量保护好孩子。有时候,我们只需要做好后者。
 
 
孩子被欺负
 
 
幼儿园时期:接纳事实,相信孩子的能力
 
儿子上幼儿园了,和小朋友的互动也越来越多。一天晚上,准备睡觉,躺在床上聊天,儿子低声说:“妈妈,今天xx把我推进厕所了,为什么他总是欺负我?”我一时语塞,觉察到的是自己的担心、对这份担心的不认可、想快点消灭这份担心——进而,我开始接纳,接纳不能随时随地的让他快乐,他的性格中没有的攻击成分,接纳那个小朋友给他的影响。
 
之后,脑子里便出现了一个意思。我开始顺着表达:“妈妈也觉得很不舒服。如果以后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你可以选择请老师帮助,选择保护自己,离开,或者干脆跟他较量下。”“可是,我没有那个力量。”我爬起来,看着他的眼睛:“妈妈知道也许你现在没有,而且相信迟早有一天,你会有的。当有了,你一定第一个知道。”他听到后,眼中亮着光彩。
 
小学期间:孩子的事让孩子去解决
 
儿子上小学了,有一天回来,手上又有几条血道,鼓起来,还有血干了凝在旁边。我看了很心疼,忙问怎么了。“小朋友抓的。”捧着他的小手,亲了亲:“疼不疼?”“嗯,疼。”“……”我无语,赶忙走开。想着他的手,脑子里虽然有太多理论的支持,知道我现在的感受都是自己的,和他人无关。但当时心中有一份真实的对那个小朋友的不接纳。甚至在想,要不打个电话给他妈妈,表达一下吧,替儿子。就在那个当下,心中由然升起一个微笑:噢,对,其实不是替儿子,是替自己。先生回来,跟他说了,他看了看,半开玩笑的说了半句话:“孩子的事……”没错,这的确是件孩子的事,它只是触发了我的情绪。我的事是处理我自己的情绪。
 
又过了几天,和儿子聊天。无意中再次提起那个小朋友,他说:“我已经不跟他玩了,因为他抓我。”心中有分释然。他自然有最适合自己的保护方式。又有点不赞同,仿佛还期待着更美好的方式。于是,抱持着对自己和对儿子的好奇,继续观察。紧接着的一个周末,儿子和好多小朋友一起出去玩,包括那个抓他的孩子,我看到他们几个又好成一团了,打着,闹着,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孩子被欺负了,如果不处理也可以是一种选择的话,这将是我唯一的答案。孩子,作为一个人,同样有权利独立面对问题,感受过程,并发展自己的解决之道。我能做的,只是支持,能给的,除了信任,只有祝福。
 
对于一个妈妈来说,多么希望能在自己孩子的记忆中只留下美好快乐。但我清醒地意识到,这只能是一个期待罢了。孩子间的矛盾,很难说对错的。当家长能带着更大的宽容看待孩子所受到的伤害时,不仅仅是教会孩子宽容,而是给自己的孩子,对方的孩子一个成长的机会,表面上吃一点点亏,受一点点伤,而给予孩子的却是一辈子幸福的真谛。
 
有了这样的想法,更让我不去在意孩子是否受到委屈、欺负,我只是陪伴在他的身旁,一如既往地等待他的成长。
 
相关阅读: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