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上海 > 成长话题 > 家庭教养 >
父母如何培养独生子女的品德行为
时间:2014-02-17 14:06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孩子养成了不好的行为习惯,改正起来很困难,不改正,长大以后会影响他的一生。因此,家长和幼儿园的保教人员都应该十分重视独生子女的教育,使他们健康成长,早成有用人才。
爱发脾气、无理取闹、自私、不关心别人、生活上自理能力差等等是大多数独生子女都有的问题,一般这些孩子的逆反心理也很严重,不好管教,不少家长对此都非常担心,如何培养这类独生子女的品德行为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经验。
 
产生这些缺点和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家长溺爱和迁就的结果。
 
多数独生子女的父母,因为只有一个孩子,就特别关心孩子的吃、穿和快乐。孩子要什么给什么。不管是不是合理,一概给予满足。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人物”。由于感到自己是“家里最喜欢的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依从自己,他们的心灵里就形成了“特殊”、“独尊”的心理,养成了事事依赖成人的不良习惯。这样,孩子的健康成长受到很大的影响。
 
父母如何培养独生子女的品德行为
 
孩子不仅是家庭成员,也是社会成员,长大以后是国家的建设人才。家长不仅要重视他们的智力教育,也要重视品德行为的教育。
 
首先,要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教育,使孩子处于“受教育者”的地位,不能让孩子作“家庭的主人”。给孩子吃东西要合乎营养卫生要求,不许孩子任意挑拣。不要给孩子做过多的衣服。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和动作决不要迁就姑息。对孩子的合理要求,可以给予满足。例如画图画,需要彩色铅笔,可以给他买一盒,还要教他们会削、会用。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关心别人。吃东西的时候有意让他分一些给别人。有意让孩子做一些自我服务的事情,并且帮助父母和老年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养成孩子尊敬长辈、团结互助,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和从小爱劳动的习惯。
 
第二,不要把孩子“关在家里”,要让他经常和“小伙伴”一起玩。有的父母怕孩子出去受欺侮、出事故,成天把孩子关在家里,形成胆小、孤独等不良性格。父母要有意识的让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看图书、做游戏,多交几个好朋友。并经常带他们到公园、动物园、工厂、农村、街道、商店、学校去参观、游玩,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第三,对孩子不要“滥恭维”。表扬是鼓励孩子的,一种教育手段。用表扬肯定孩子的优点,肯定他们的进步,孩子很乐意接受,效果也比较好。但是,有的父母,不分好坏,对孩子一概“恭维”、“戴高帽子”,造成孩子只听好话,听不得批评,骄傲、自私、不分是非,不讲道理等行为。
 
孩子养成了不好的行为习惯,改正起来很困难,不改正,长大以后会影响他的一生。因此,家长和幼儿园的保教人员都应该十分重视独生子女的教育,使他们健康成长,早成有用人才。
 
相关推荐: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