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上海 > 成长话题 > 儿童健康 >
教师素质对学生的影响
时间:2013-10-23 11:25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响。青少年学生由于认知能力有限,很容易把教师的一切视为自己效仿的榜样。许多学生在家不听父母的话,时常与父母“顶嘴”,但却在老师面前表现出较多的顺从......

 为什么说教师对学生心理的影响这么大呢?这也是大多数家长所疑惑的地方,其实原因主要来自两大方面。

 

1、是因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有着比家长更长时间的“有效接触”。
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每天大7-8小时,甚至10个小时,而父母虽然每天与孩子在一起10余小时,但其中睡眠时间占多半。教师与学生“有效接触”的时间远远多于家长,使其更容易用自己的情感、意志、行为去熏陶和影响学生。
 
2、是学生的心理发育尚不完善,极容易从教师方面受到暗示和影响。
青少年学生由于认知能力有限,很容易把教师的一切视为自己效仿的榜样。许多学生在家不听父母的话,时常与父母“顶嘴”,但却在老师面前表现出较多的顺从,这就是学生“向师性”的表现。而且年龄越小的学生向师性越强。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比父母对子女有着更深刻的影响,甚至有时教师的一句话可能成就了一个学生,也可能毁了一个学生。如果教师心理不健康,许多消极的心理因素在心理堆积而不得疏通,时间一长必然产生心理问题,这就必然会污染整个教育环境,会使学生深受教师不良情绪之害,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严重的损害。
 
 
一般来说,教师对学生心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学生人格方面的影响
人格是指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风貌。健全人格是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能帮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的乐趣,挖掘他们的潜能,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心理健康的教师能以愉快而安详、沉稳而冷静的态度对待学生,以热情、豁达、诚恳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用和蔼、真诚的语言解决师生之间出现的矛盾,时时处处使学生感到亲切、温暖,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这对培养学生的无私、互助、诚挚、大度、顽强等优良品质起着重要作用。
如果一个教师性格过分内向、孤僻,或由于工作负担过重及在工作中不断出现挫折而深感自卑,工作因此而缺乏热情,那么他的学生生动活泼的天性就难免受到限制,社交欲望也会受到压抑。相反,一个教师不顾自己的社会角色,过分的张狂、虚荣和浮躁,那么,处在人格未定型阶段的青少年学生难免受其影响,最后形成某种虚荣、浮躁等不健康的人格。
 
2、对学生情绪方面的影响。
情绪对人的心理健康起着核心作用。健康的情绪能引导人积极向上,不良的情绪则会阻碍人的健康成长。学生拥有乐观、稳定的情绪是与教师的影响分不开的。情绪有着极强的感染性。教师情绪的好坏会通过他的言行、举止反映出来,影响到学生的情绪。美国社会教育联合会在一份《各级学校的健康问题报告》里专门指出:“由于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对儿童的决定性影响,就不该让他们留在学校里面。一个有不能自制的脾气、严重的抑郁、极度的偏见、凶恶不能容人、讽刺刻薄或习惯性漫骂的教师,其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犹如肺结核或其他危险传染病对儿童身体健康的影响一样严重。”这说明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保持良好情绪的重要性。心理健康的教师总是持有乐观、积极的心态,能克制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绝不迁怒于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对课堂情境中的不良事件能冷静处理。教师这种乐观的情绪感染了学生,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学生心胸宽广、热爱生活、遇事不惊,处世豁达,并能提高学习效率。
 
相关推荐: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