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上海 > 成长话题 > 儿童健康 >
警惕宝宝营养不良的三大症状
时间:2013-05-13 15:13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宝宝营养不良往往导致宝宝出现生长发育缓慢等症状,使妈妈们担心不已。幼儿专家建议家长们应该了解宝宝营养不良的症状是什么,正确的判断宝宝是否出现了营养不良这种症状。

很多妈妈都认为宝宝出现消瘦,贫血和发育迟缓等症状判断成为宝宝营养不良的症状。这些虽然是判断宝宝营养不良的表现。但是,当宝宝出现了营养不良的症状时,已是为时过晚了,所以说,在日常生活中,妈妈应该多加注意宝宝的各种症状,遏制宝宝营养不良的发生。

当宝宝出现了营养不良的症状的时候,往往在疾病出现之前就有种种的信号出现。如果妈妈们能够更早的发现这些信号,尽快的采取补救措施,那么就可以避免宝宝出现营养不良的发生。那么哪些症状预示着宝宝身体出现了问题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症状之一:情绪变化异常

美国儿科医生的大量调查资料显示,当孩子情绪不佳,发生异常变化时,应疑及体内某些营养素缺乏。

当孩子出现了情绪变化异常,变得郁郁寡欢,表情呆滞,反应迟钝等现象时,这是宝宝体内缺乏蛋白质与铁元素,应多给孩子安排一些水产品,肉类,奶制品,畜禽血,蛋黄等高铁、高蛋白食品。

如果宝宝出现了睡不着觉健忘事情,感觉到不安,忧心忡忡的时候,这时没准是宝宝体内B族维生素不足,此时补充一些豆类、动物肝、核桃仁、土豆等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大有裨益。

如果情绪多变,爱发脾气,这些甜食过多有关,医学上称为“嗜糖性精神烦躁症”,除减少甜食外,多安排点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大有必要。

症状之二:宝宝行为异常

宝宝的行为异常也是宝宝出现营养不良的表现之一,一般情况下,宝宝总是会出现一些行为孤僻,不爱交朋友,动作迟缓等行为时多为宝宝体内缺乏维生素C的结果。妈妈应该在宝宝日常饮食中添加富含此种维生素的食物如番茄、桔子、苹果、白菜与莴苣等为最佳“治疗方法”,奥妙在于这些食物所含的甲茎水植酸和维生素C可增强神经的信息传递功能,从而缓解或消除这些症状。

如果宝宝出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爱磨牙,容易惊醒被吓着,手脚不老实等现象的时候,一般是宝宝缺少了钙元素的一个信号,应及时增加绿色蔬菜、奶制品、鱼松、虾皮等。

喜吃纸屑、煤渣、泥土等异物,称为“异食癖”,多与缺乏铁、锌、锰等元素有关。海带、木耳、蘑菇等含锌较多,禽肉入牡蛎等海产品中锌、锰含量高,应是此类孩子较为理想的盘中餐。

症状之三:宝宝出现过度肥胖

在传统概念中,宝宝出现了过度肥胖一般都为营养过剩的表现,最新信息表明,营养过剩仅是部分“胖墩儿”“发福”的原因,另外一部分小胖子乃是起因于营养不良,具体说来就是因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造成某些“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所致。

很多是因为宝宝体内微量元素不良造成的,其中包括B6、B12、尼克酸等维生素以及锌、铁等矿物元素,它们在人体内的含量很少,但功效甚大,脂肪的正常代谢就离不开它们。如果宝宝缺少了以上这些微量元素往往造成宝宝体内体内的脂肪就无法代谢为热量而散失,从而造成了宝宝出现了过度肥胖的现象出现。

宝宝营养不良的症状有很多,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家长看到宝宝出现以上介绍的症状,应该尽快给孩子补充适合的营养,以免造成宝宝出现了营养不良的症状的出现。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