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上海 > 成长话题 > 成长话题 >
一二年级,如何正确地学好奥数?
时间:2016-05-18 10:28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一二年级的孩子学习纯粹的奥数是有难度的,无论孩子资质如何,一二年级再怎样也只能做一些奥数思维的训练,并不能系统地去学习很多知识点,这也是一二年级几乎没有高含金量杯赛的原因。

如今小升初形势日趋严峻,数学是初中判断学生水平甚至智商的最重要标准没有之一,而能体现水平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奥数杯赛的奖状,家长们也开始从一二年级就磨拳霍霍,给孩子报起了奥数班。

 
一二年级的孩子学习纯粹的奥数是有难度的,无论孩子资质如何,一二年级再怎样也只能做一些奥数思维的训练,并不能系统地去学习很多知识点,这也是一二年级几乎没有高含金量杯赛的原因。一二年级大家几乎都是零起点,奥数班所有人都能报,有钱就能报最好的班,但家长该了解什么、做些什么才能让孩子在这个阶段真正“进入状态”,并在三年级之后开始发力呢?
 
从一二年级开始学习奥数的目的
 
既然决定了在一二年级就让孩子开始接触奥数,首先就要明确目的性,学奥数这件事本身就是非常功利的。家长的最终目标无非就是让孩子获得一张市区级别的杯赛奖状,作为今后小升初的门票。
 
很多孩子都是从三年级开始学习奥数,也是从三年级开始有系统的知识点,并且才开始有升学选拔中认可的杯赛。而从一二年级开始学习奥数,就是为了提前做铺垫和准备。
 
在这两年内的小目标则主要是这三点,一是培养孩子对于奥数的兴趣,二是评估孩子的在数学方面的天赋和能力,三是家长为三年级之后的奥数学习做好充分的“功课”。
 
一二年级,如何正确地学好奥数?
 
一二年级孩子的状态
 
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孩子,不说有没有培养出学习兴趣,大多连学习的习惯都没有养成,他们还是活泼好动、天真无邪、想到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在学习上的自制力几乎为零。在课堂上,并不能完全主动地去听讲学习,家长、辅导老师往往都觉得孩子是蜡烛不点不亮。
 
为了“点蜡烛”,辅导老师和家长就又不得不时刻提醒,甚至制定各种严苛的课堂规矩或是家规,这样下来,孩子学习时精神紧绷,一节课下来累得够呛,一两年下来,很容易产生厌恶情绪,本能地抵触学习奥数。
 
如何避免厌学情绪,让孩子主动想学
 
父母一定要清楚一点,那就是低年级奥数学习的最重要的关键在于兴趣培养。
 
想必很多父母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的各种“中二”场景和梦想,看了灌篮高手天天去练习篮球的男生不在少数,看了棋魂屁颠屁颠跑去和父母说要学围棋要考级的也是大有人在。其实很多时候,小孩子的学习动机很单纯,孩子觉得这个人物很厉害,或是这个情节打动了他说服了他做这件事很帅,他希望成为这样的人,就去模仿。这样的体验比父母在一边苦口婆心说上一堆道理或是大谈孩子的未来要有用百倍。
 
那如何在一二年级培养孩子对奥数的兴趣呢?在一二年级孩子此时还几乎不具备自己选择业余娱乐活动的能力,低年级课业轻松的时候,可以有目的地适当给他看一些侦探推理的电视或动画(比如少年包青天或是小学馆的名侦探柯南等),或是买一些类似经典奥地利少儿文学《探险小虎队》系列这样适合这个年龄段的探索冒险类课外书。
 
小学的奥数题目大多体现在逻辑推理上,没有很复杂的计算和公式,这也是很多学校以奥数评判孩子智力的一大原因。这样对于很多近似于“谜题”的奥数题目,孩子见到肯定是自带鸡血,能否坚持下来先不说,但让孩子主动想去钻研奥数问题就是很大的成功了。
 
父母的角色定位
 
一年级时:父母需要作为孩子的引导者和信心支柱,刚成为小学生的孩子最缺乏的是自己规划学习的能力,不是说孩子是否天资聪颖,再聪明的孩子天性也是玩乐,都需要长辈在后面推一把才会去“做对的事”,所以,父母要清楚了解孩子对于数学的看法,有目的地去培养和引导;在学习奥数和做题的过程中,一定要多给孩子鼓励、适当给予褒奖,一切以激发孩子的兴趣为最高目标。
 
二年级时:二年级在整个小学阶段的奥数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孩子已经习惯了奥数的逻辑推理的本质,另一方面又开始向高年级的系统知识点过度。
 
父母需要承担一个规划师的责任,了解孩子在学些什么,在抽象、概括、分析、计算、判断和思维敏捷性上,孩子究竟哪一点是强项,哪一点是弱项,针对弥补,在之后三年级到五年级的学习中才能专注于知识点的学习。
 
前面提到了一二年级的奥数并没有很多的知识点,孩子的知识广度和深度都不足以让老师出一些复杂的题目,几乎没有办法提前做高年级杯赛题目的预演。
 
家长也要清楚一点,揠苗助长是绝对不可的,抢早是为了提早过渡,保证之后学习阶段的顺利,并不是单纯的“提前学习”。
 
很多奥数老师都会强调,一二年级要学奥数也是重在奥数思维的培养,一旦孩子适应了奥数题目的逻辑思维,对今后系统化学习各个知识点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看待一二年级的杯赛
 
一二年级的杯赛,往往对于之后的小升初没有影响,所以很多含金量高的杯赛并没有设立低年级的组别。但这不代表家长就完全没必要参加低年级的杯赛,小象老师建议每一位一二年级就开始学习奥数的孩子都应该去尝试参与这些杯赛。
 
参加杯赛的结果无非就是得奖或不得奖,虽说这低年级的杯赛无关轻重,但家长首先就可以以此对自家孩子做一个初步的评估,知道孩子大概在哪个层次,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若是得奖,这对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是无可替代的助力,每个人的自信都是建立在一次又一次成功的基础上的,一旦孩子知道自己实力过人,今后只会是越战越勇。父母对今后的规划也可以有一定的信心支持。
 
若是不得奖,也并不代表在之后就学不好,低年级的题目偏向考察思维灵敏度和逻辑能力,而之后高年级涉及了越来越多的知识点后,才会真正体现孩子各方面能力。更重要的是,提前让孩子试水,适应整个杯赛的流程,会让孩子在潜意识里对奥数学习这件事有个大致的目标意识,知道竞赛是学习奥数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否则很多孩子心里是没有这样一杆秤的,而且家长也不适合主动说明这个问题。
 
无论如何,参加低年级的杯赛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害,家长大可放开了心让孩子去尝试。
 
应该怎样找辅导老师或辅导班
 
很多孩子一上小学,就关注辅导班的题目难度和与杯赛的契合度,这两点在判断高年级的奥数辅导班优秀与否时的确是重中之重,但针对一二年级的学生其实存在一定的误区,小象老师需要强调奥数学习重在解题思路的培养,若非天赋异禀,普通孩子若是没有正确的解题思路,很难在最短时间内看出题目的端倪,然后抽丝拨茧找到答案。
 
所以建议父母试听课程时,注意辅导老师是如何教孩子寻找题目的突破口的,低年级奥数的教学方法是否巧妙全在这一点上,若是仅仅机械地解说题目和答案,不管题目质量难度如何,都没有必要再听下去。
 
若是老师在教课方法没问题的前提下,会辅以一些额外的情境问题或是各式各样的练习形式来达到上文所说的提高孩子兴趣的目的,那就更是加分项,毕竟这是一二年级奥数学习中最本质的目的,让孩子的奥数生涯有个良好的开端,这也是很多家长所追求的目的。
 
同时也可以在这两年里尝试更换寻找更好的辅导老师,做一定的比较发现更适合自己孩子的,这也是一个提前为孩子物色三年级之后竞赛辅导老师的过程,毕竟千点万点不如名师一点,说到底削尖脑袋要进名校也不就是为了名师“这一点”吗,所以最后,父母一定要在选老师这件事上心里有数。
 
相关阅读: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