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上海 > 成长话题 > 成长话题 >
大多数父母容易踩进磨耳朵的误区
时间:2016-05-13 10:33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著名的儿童语言发展方面的研究专家Patricia K. Kuhl认为,真人能够产生一种互动的“社交暗示”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并刺激他的学习动力,这是CD和DVD无法提供的。

为什么磨耳朵效果有限?可能父母不知不觉地踩进了这些误区。

 
1.心不在焉型:磨耳朵就是放音频给孩子听就好了
 
然后父母该干嘛干嘛去。
 
很多父母给孩子磨耳朵的随意性很强,表现之一就是认为,我放着个音频给孩子听就行了。
 
不是说,开始阶段不需要听懂吗。不需要听懂的话,给孩子随便放着不就行了。
 
首先,0-2岁的宝宝,因为还没有接触任何语言,要求他们能够听懂英文也是蛮难的。所以才有那样的说法。但这也并不代表,磨耳朵可以随意进行。
 
正确的做法:
 
著名的儿童语言发展方面的研究专家Patricia K. Kuhl认为,真人能够产生一种互动的“社交暗示”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并刺激他的学习动力,这是CD和DVD无法提供的。
 
磨耳朵的时候最好有父母的陪伴。在宝宝不排斥之后,可以进行一些互动。
 
大多数父母容易踩进磨耳朵的误区
 
2.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型:有时间就磨一下,想起来就磨一下
 
宝宝的英语启蒙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有一天没一天地磨耳朵,不利于记录孩子的成长。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磨着磨着很长时间就不磨了。然后还在那里抱怨磨耳朵没有效果。
 
按理来说,1岁宝宝每天半小时英文儿歌、童谣、亲子阅读的愉悦生活,到三、四岁的时候也能有几百小时的积累了。这个时候再放到英文环境中,沉默期会大大缩短,很快就能互动交流了。
 
粗粗看起来,似乎几百个小时的积累不算什么。但是没有坚持和规划,最后半途放弃的父母也是很多的。
 
正确的做法:
 
磨耳朵是需要达到一定量级的。有了一定时间积累,才能形成听觉的记忆。前100个小时的积累尤其重要。爸妈也要记录宝宝的磨耳朵时间,从易到难,不同时段选择不同的素材。最好是每天建立起一定的规律,也便于宝宝形成习惯。如果宝宝形成了习惯,就不要轻易地去打破。
 
3.简单粗暴型:网上下载好多资源,不进行筛选就放给孩子听
 
说真的,网上下载的那些资源,你都一个个地听过吗?真的每一个都适合你的宝宝去听吗?
 
如果对素材不加筛选,最后结果可能就是宝宝对音频兴趣不大。这样导致磨耳朵的效果也不佳。
 
经典素材当然是有很强的参考价值,但也要结合宝宝的年龄特征和兴趣来选。
 
正确的做法:
 
不论是何种形式的磨耳朵,都一定要观察小朋友的兴趣点,并按照兴趣点提供素材和资源,不要人云亦云跟风。
 
妈妈们要做的,第一是尽可能的了解你的小朋友究竟喜欢什么题材,什么类型的绘本,比如有的小朋友喜欢汽车、飞机,有的小朋友喜欢怪物和恐龙,有的小朋友喜欢各种可爱的动物,有的小朋友喜欢漂亮的公主,从小朋友喜欢感兴趣的题材去入手,学习对小朋友来说就是享受而不是负担了。
 
4.只泛听不精听
 
泛听当然是必要的。特别是孩子在低幼的时候。等宝宝到2岁,就可以开始尝试精听了。
 
泛听的素材是童谣和儿歌。
 
精听的素材是绘本和动画片的音频。
 
许多爸妈问,为什么我的孩子只有输入没有输出?
 
那是因为你只给孩子泛听,而没有引导他去精听。
 
正确的做法:
 
泛听和精听相结合。
 
不同素材的作用不同,比如儿歌童谣,重点在韵律节奏和听力辨音。适合做泛听素材。
 
而动画片和绘本音频因为有情境对应,所以重点培养听力理解能力。当然听力辨音自然而然也获得了。
 
如何做到精听,如何高效磨耳朵呢?

只有两个字:互动,互动,互动。
 
儿童语言发展方面的研究专家Patricia K. Kuhl实验告诉我们,让9个月大的婴儿单纯看外语录像带,听录音,结果表明,婴儿辨别外语语音的能力并没有提高。Kuhl分析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婴儿的外语学习需要情感(affection),意愿(motivation)和互动(interaction)。
 
亲子互动会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互动是情感交流,它更大的价值在于让孩子获得轻松愉悦的情感体验,而情感体验对于语言学习大有帮助。
 
磨耳朵过程中有哪些互动的方法呢?
 
跟孩子跟着节奏边拍手边唱
 
还可以做些夸张的动作,跳起来。边唱边跳,更能帮助宝宝记忆。
 
跟孩子一起读绘本
 
跟孩子一起阅读一本绘本。阅读完之后,可以给孩子听音频磨耳朵。这样宝宝每次听音频的时候,会联想到你给他读绘本的场景,会有亲切感。这样磨耳朵效果也会更好。
 
在孩子听完音频之后,还可以反过来去看绘本。因为光听音频,与爸妈给他读,感觉是不一样的。两者之间可以互相增强理解。
 
做亲子游戏
 
在每天的某个时间点,全家人非常正式地将这个时间段设成英语角色扮演的时间,孩子和大人在这个时间段里必须只能讲英语,他们可以演绎故事,也可以和大人玩游戏,但规则是必须讲外语,如果碰到某些不会用英语讲的地方,也只能自创某种没有意义的语言,就是不能用中文来表达。
 
最后,磨耳朵并不是孤立的,有孩子喜欢的儿歌或视频,就去找对应绘本。喜欢绘本,去找其对应音频和视频。(很多绘本有对应的音频或视频)。看完动画片应该及时提取音频让孩子听,增加对动画片的理解。相同的,绘本阅读增加对音视频的理解,音视频又反过来促进对绘本的理解。这就是资源的立体使用,这样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阅读: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