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上海 > 成长话题 > 成长话题 >
恰到好处的提问提高亲子阅读的水平
时间:2016-04-20 11:43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在和孩子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如何通过恰到好处的询问来控制孩子阅读的进度、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所阅读的文章,家长在建立和孩子之间互动提问方式的模型时就需要“千般仔细、万般小心”。

对孩子来说,阅读时(包括自己阅读+听故事)过程中,有趣的故事情节是好玩的事,但是阅读理解却很棘手。很多孩子能够正确的阅读每一个汉字、也似乎理解故事中正在发生的好玩的情节,但是如果让他们描述出正在发生的故事,这种感觉上的“似乎理解”就会变得困难起来!

 

在和孩子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如何通过恰到好处的询问来控制孩子阅读的进度、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所阅读的文章,家长在建立和孩子之间互动提问方式的模型时就需要“千般仔细、万般小心”。
 
因为我们希望通过我们恰到好处的提问,让孩子调入被我们设置好的一个个的“坑”里,孩子还不被这些问题所困惑,还能获得有趣的故事和好玩的情节带来的愉快的感受。
 
如何才能有效的提问,在之前的不少文章中也都有一定的阐述,我也为大家分享了不少自己如何和孩子在不同阶段提问的一些应对策略和问题的框架模型,但是很多朋友在使用过程中还是有不少的困惑,所以将我自己认为的“恰到好处的提问”的一般性规律总结出来,每个孩子都各不相同,每个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琢磨出那些孩子能够理解的“恰到好处的提问”,才是王道!
 
恰到好处的提问提高亲子阅读的水平
 
一、提问不一定要放在故事结束时
 
很多家长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提问时,喜欢将所有的问题放在故事的最后,如果你的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喜欢被打搅,那么可以把问题放在最后,这真的没关系。
 
但是对不少孩子来说,如果听一个比较长的故事,非常容易出现的状况就是当故事进行到最后时,他们甚至都可能已经忘记了这个故事是如何开始的。
 
所以亲子阅读过程中,如果孩子在某个阶段听起来有些迷茫和不理解,就可以选择性暂停,和孩子有一次短暂的互动过程。
 
1.作者这样说你能理解吗?
 
2.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吗?
 
3.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能解释一下吗?
 
另外,不少孩子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并不能保持完整且集中的注意力,家长在孩子听故事的过程中积极的与他们互动,并给他们提出很多的问题,能够有效的控制他们对故事的关注度,就像我们在课堂上一样,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一直有提问,这不仅仅是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内容,也是不断的在提醒孩子要集中注意力的很好的一种方法。
 
二、孩子有能力理解足够深入的问题
 
在提问的过程中,不少家长的提问还停留在相对表面的问题上,这些浮于表面的问题并不能真的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一个故事。比如:
 
1.故事的主人翁叫什么名字?
 
2.故事发生在哪里?
 
3.小猪/小狗是什么时间到达的公园商店?
 
这些问题更适合于5岁之前的小朋友,超过5岁以后的小朋友能够更好的理解一本书中的情感、情节、以及主人翁的各种情绪。
 
在提问过程中可以更深入一些,比如:
 
1.你认为小猪为什么要那么做呢?
 
2.小猪怎么做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打败大灰狼?
 
3.你怎么知道小猪会成功的呢?
 
这样一些相对深入的问题,只要孩子在听,在认真的听,用心的听,他们其实是能够给出他们的理解和回答的,真的不要认为孩子喜欢童话/寓言故事,他们就真的很幼稚,当他们听过很多的故事,在回答问题这件事上,他们其实真的不简单。
 
三、问题的开放程度要更高
 
亲子阅读过程中提问时,我们的问题真的不必有唯一的答案,因为在每个孩子的眼里不同的角色/故事他们都有着不一样的理解,所以家长提问时要注意千万别给孩子抛出太多的非黑即白的问题,把问题的思路和方向打开,在一些深入的问题上,非唯一性的答案的问题设置才最能帮助孩子理解故事。
 
但是有时候,对系统阅读理解技巧性掌握不足的孩子来说,开放性的问题会让他们很困惑和无助,因为他们没有经过训练甚至不知道要如何回答我们的问题。
 
家长就要恰到好处的理解孩子的压力和挣扎,当孩子试图努力的找出一个答案但是出现若干的困难时,我们就要给孩子一些我们能够的帮助。
 
比如我们给孩子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让那只小猪打败了大灰狼?”
 
孩子可能会很困惑,虽然感觉上好像理解,但是他们又无法用词汇准确的表达出来,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恰到好处的帮助孩子,给设定的问题增加一些更容易表达的提示:
 
1.在你看来,是什么让小猪打败了大灰狼?
 
2.为什么你认为小猪是勇敢的呢?
 
3.你怎么评价小猪的勇敢?
 
当我们把问题从足够开放的程度回归到孩子能够理解的一些问题范围上时,孩子就能够给我们想要的答案。
 
当然,在亲子阅读任何学习过程中,孩子的任何思维过程和表达看法的经验,比给出“正确”的答案要重要的多!
 
四、问题和生活经验的充分关联
 
亲子阅读中的提问,我们不仅仅是为了提问,而是为了得到孩子的思维过程和表达自己看法的经验,除此之外,我们给孩子提问更多的希望各种图书中教会我们的知识/方法等能够帮助孩子,帮助他们将这些生活经验/思维方式应用在他们认识世界的策略中。
 
比如小朋友很喜欢的《我讨厌妈妈》这本故事书中,写了一个小孩讨厌妈妈的若干理由。
 
提问:“你认为小兔子为什么要讨厌妈妈?他讨厌妈妈的感觉怎么样?”
 
孩子可能回答:“因为妈妈……所以小兔子很讨厌妈妈。讨厌妈妈的感觉有点奇怪……”
 
提问:“你怎么想小兔子讨厌妈妈这件事?”
 
孩子可能回答:“因为你跟小兔子妈妈一样,有时候也很讨厌,因为你昨天没给我买冰激凌……
 
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能告诉孩子在故事中发生的事在你身上也发生了,你就应该更能理解书中小兔子的感受。
 
孩子一定会所有所思的想着自己讨厌妈妈时的情感和小兔子的情感之间有何相同和不同。
 
这就是将孩子阅读到的文本关联生活的有效的方法之一,如果孩子能这样做,能够通过一次次的训练下掌握将故事关联生活的技巧和方法,那么他们就能够更好的将书本的知识/思维/方法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来。
 
相关阅读: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