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上海 > 成长话题 > 成长话题 >
家长经验:面对应试教育家长能做哪些
时间:2014-07-01 15:38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家长经验:面对应试教育家长能做哪些,强强走了,听到此事的家长无不痛心,纷纷谴责要命的“应试教育”,但“应试教育”的机器依然轰鸣前行,家长们被捆绑在这架战车上无法脱身。
相信很多家长对于应试教育抱有很多意见,但是家长短期内并不能改变这种教育。因此在面对这种教育制度时候家长需要注意很多问题,下面我们来看一位家长的经验分享吧,看看面对应试教育能做什么呢?
 
强强走了,听到此事的家长无不痛心,纷纷谴责要命的“应试教育”,但“应试教育”的机器依然轰鸣前行,家长们被捆绑在这架战车上无法脱身。他们陷入痛苦的纠结中:到底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到底谁该为孩子的死负责?
 
不断发生的悲剧,仅仅是应试教育造成的吗?我们家长不能否认自己充当了帮凶的角色,在孩子假期不想上补习班的时候,家长是怎么做的?在孩子想读课外读物的时候,我们家长又是怎么做的?孩子的爱好不能达到考级的程度就不许孩子去做的是谁?是孩子自己说非要去外地“名校”读初中读高中的吗?
 
家长经验:面对应试教育家长能做哪些
 
强强妈妈说:半年前,她费尽心血终于把儿子送到了全市首屈一指的“名校”,谁能想到竟是送上了绝路。她悲痛地忏悔,如果再给一次他们做母子的机会,她绝不会逼着孩子学习,绝不会让孩子非上“名校”不可,绝不会再抢走孩子的周末……
 
非智力因素的心理品质与健全人格的欠缺,已经是我们目前教育再也不能忽视的重大问题。我们小时候学校是要求我们“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虽然长大后的我们不一定都上了好大学,可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也体现了我们的价值,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无可厚非,可是毕竟那是孩子自己的人生呀,我们有什么权利替他们做决定?我们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的缺口的补充,而不需要为学校教育锦上添花,呼和浩特市一位老教师说:“这起悲剧再次警示广大家长和老师,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不能忽略孩子意志的磨炼。要通过挫折教育,培养孩子乐观向上、豁达开朗的品格。毕竟,死只要一时的勇气,而活下去需要一辈子勇气。”
 
个人觉得家庭教育需要侧重孩子的思想教育,在学校给了孩子知识的时候,我们家长应该多给孩子“爱”、“自信”、“希望”、“勇气”、“坚持”和“胸怀”,孩子有了这些品格才可以载得动越来越多的知识,才可以扛得住越来越大的压力,心里才可以放得下更大的世界。
 
我们家长得习惯做孩子人生中的配角,为孩子做什么之前,一定要先问问孩子是怎么想的,如果觉得孩子想法不成熟,可以向孩子提出来,可以先试试按孩子的想法做,也可以先试试按家长的想法做,和孩子一起验证究竟哪种比较好,或者是结合起来好等等,即使是失败了,也不要怨孩子,和孩子一起总结反思才是重要的。老生常谈一句:失败乃成功之母。不是吗?
 
我们家长得对孩子有信心,孩子才会对自己有信心,即使是心里再打鼓,在孩子面前也要淡定,不论孩子处于什么样的位置,都要鼓励他,而且要引导他。切不可说什么做不到了,不可能之类绝对的话。尤其是不要拿孩子和其他的孩子比,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特点,挖掘自己孩子的优势,帮孩子树立信心,培养孩子的品格,这样的孩子不论上什么大学,将来都会有一番作为的,要相信自己的孩子!
 
强强期末考试7门课考了622分,满分是700分,虽然不是很高的成绩,可是这个孩子应该很有潜力的,如果家长不是只关注成绩,不太留意孩子的心里想法,能和孩子经常的沟通,应该是可以提前发现问题的,只要家长能够及时的引导,纾解心理压力,即使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但起码不会发生悲剧了。
 
其实我们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甚至大于学校教育,把孩子比做在大海上航行的小船:大海不可能每天都是风平浪静的,大浪滔天的时候他需要有避风港,家就是孩子的避风港;暗夜难行的时候他需要灯塔引路,家长就是那盏明灯。孩子就是那艘装满货物的船,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维修、加固、保养这艘船,随时为这艘船加油,增加动力,并随时发出信号,指引船躲避风浪,指引船调整航线。我们家长千万不能在大浪滔天的时候不让孩子进港,千万不能让孩子超载航行,千万要及时保养和维修这艘船呀!
 
前车之鉴,后车之辙。调整我们家庭教育的重点吧,应试教育我们现在还无法改变,可是家还是我们家长的一亩三分地呀,自己的地头上种点儿什么还是能说了算的。
 
推荐阅读: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