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上海 > 成长话题 > 成长话题 >
什么才是“中国好作业”?
时间:2013-09-23 08:33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作业形式太单一”,成了中小学生对学校作业反感的最重要原因,且学段越高对作业越反感。这是日前“中国好作业”活动主办方公布的对于全国中小学生作业调查的结果。

 “作业形式太单一”,成了中小学生对学校作业反感的最重要原因,且学段越高对作业越反感。这是日前“中国好作业”活动主办方公布的对于全国中小学生作业调查的结果。

“中国好作业”活动由上海教育新闻网和《上海中学生报》共同组织。上海各高校的校长、院士和知名的教授们以及各行各业的知名人士都参加了为中小学生出一道暑假好作业题目的活动。其中“寻找感动”、“当好节能‘小达人’”、“我心中喜爱的校服”、“看原版动画片学配音”、“记录日平均PM2.5数值”、“选一条路线,人文地行走”等64道题目经遴选在暑假中对全市的中小学生开放。除了线上活动,知名人士还与学生面对面,以科普讲座、人文行走、体能训练、阅读分享等方式给予指导。
“中国好作业”活动除了吸引了上海学生以外,还吸引了外省市的数百名学生。本次活动线上线下参与互动者超过22万人次,5739名学生网上报名,3291份完整作业通过审核进入评审范围。
最看重“提高能力”“增长知识”
参与好作业活动的学生们还接受了关于“我心中的好作业”的调查,结果发现,46.55%的学生认为,“作业量太大”是学生不喜欢学校作业的最主要原因。36.78%的学生表示,不喜欢学校作业是因为“作业形式单一”。学段越高,对学校作业越不喜欢。
当被问及“你最期待学校给学生布置怎样的作业”时,学生首选“动手操作类作业”,这一比例达到43.88%;其次是“社会实践类作业”、“创意设计类作业”和“知识拓展类作业”。
“一份好的‘作业’,你最看重什么?”一半左右的家长和学生都首选“提高能力”;其后依次是“增长知识”、“好玩有趣”。这表明,对一份好的“作业”,学生和家长的态度较为理性,并不盲目追求作业的趣味性,而是更重视作业的内涵。对于“你认为做作业最主要的作用是什么”,一半以上的学生首选“提高学业成绩”;其次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发展个人爱好”。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周彬教授分析说,一些质量不高的“作业”、“神题”被学生频频吐槽,主要因为教师并未对作业精挑细选。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大多体现在课堂教学上,而对于作业的质量关注并不多。
更欢迎“创意类”“实践类”
调查发现,家长和学生都更欢迎“创意类”、“实践类”作业。而“科技类”作业在家长的眼里并不那么重要。
中小学生最为喜欢的作业类型依次为:“创意类”、“实践类”、“科技类”、“人文类”和“调查类”。而且不同年级的学生喜好各不相同。小学生和初中生最偏好“创意类”作业,比例分别为33.81%和35.51%,高中生则最偏好“实践类”作业,比例为30.47%。
家长最为喜欢的作业类型为“实践类”,达到了39.52%。其次是“创意类”、“人文类”、“调查类”。喜欢“科技类”的只有5.71%。由此可见,“创意类”作业和“实践类”作业得到了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的共同垂青。主办方对学生递交作业最多的20道“中国好作业”分析后发现,上述调查数据与学生的实际参与度基本吻合。仅“我心中喜爱的校服”、“让我们做一次体育游戏设计者”这两道“创意类”作业,便分别有243名学生和109名学生参与。学者认为,这一结果与家长并不那么重视学术的科学素养有关。而学生却渴求“科技类”作业。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