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上海 > 妈妈百事通 > 早教通 >
早教千万不要忽视厨房小游戏
时间:2014-05-07 11:36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做家务绝不是闷头不语的苦差事哦,您可以和孩子唠唠嗑嘛。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能说会道的孩子一定是思维活跃的。让孩子表达,可以促使他积极思考和整理思路。
早教没有爸爸妈妈们想象的那么复杂,一个小小的厨房空间就能有千百种早教的花样,今天爱贝小编就跟各位爸爸妈妈分享一些有趣的厨房小游戏
 
一、游戏原料随手拾
 
“来,玩一玩,充分刺激孩子的视、听、嗅、触、味功能。”
 
买来的水果,一一问孩子都是什么颜色?请他拿着水果找找,家里还有什么东西和这个颜色一样?拿起香蕉,请他想一想,还见过什么东西是这个形状?指着一堆蔬菜,请他帮着把圆的放一起,长的放一起。
 
用筷子敲一敲锅碗瓢盆,它们声音一样吗?你记住它们的声音了吗?闭上眼睛听听我敲的是什么?我敲一段音乐你来学哦,听仔细啦。
 
帮妈妈拿醋,帮妈妈拿酱油。哇,它俩看上去一模一样哦,没关系,闻闻看。记清了吗?以后你帮妈妈选。
 
摸摸黄瓜的表面什么感觉?摸摸茄子的表面什么感觉?它们有什么区别?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装上不同蔬果,摸一个,猜一个,看你猜得对不对?
 
今天做的什么?不告诉你。蒙上眼睛你尝尝看。在孩子面前分别将糖、盐放入水中,尝尝什么是甜,什么是咸?尝尝话梅汤什么味道?把糖加入话梅汤,味道有什么变化。哈,最好他自己能说出是酸酸甜甜。
 
早教千万不要忽视厨房小游戏
 
二、小指尖上的大智慧
 
“亲,不要娇生惯养孩子啦,要舍得让孩子动手做事。”
 
请把撒了的米粒一个一个捡起来。
 
请把所有的红枣,用筷子一个一个夹进瓶子。
 
今天的毛豆一起剥吧,看谁剥得又好又快。
 
要熬莲子粥啦,请把莲子里的芯都抠出来吧
 
今天蒸馒头,妈妈捏个灰太狼,你来捏个什么呀?
 
三、常见的,也是新鲜的
 
“做饭,让孩子也参与其中吧,在我们眼里是任务,可在孩子眼里,那就是乐趣。”
 
做米饭时,请孩子加米,加水。舀一下,数1;舀两下,数2。几小杯加起来有多少,你看看?若下次没有碗,你怎么知道加多少水?想想办法。哦,可以用手指节量,还可以怎样?同一杯水,一个倒进大碗,一个倒进盘子,哪个水多?要把这个盆装满,得要几碗水?猜一猜,试一试。
 
吃美食啦。宝宝来给大家发筷子。几个人呀?需要几双筷子呀?N双筷子是几只呀?
 
哇,吃葡萄啦,一共几颗呀。每人吃4个,怎么分呀,还剩几个呀?你吃了几颗呀?桌子上有多少籽呀?
 
苹果“咔咔”切了两刀,宝宝还能把它还原成一个苹果吗?或者摆上一桌美食,让宝宝看看。然后盖上,说说桌上都有什么好吃的呀?
 
四、絮絮叨叨的契机
 
“絮絮叨叨,那可是我们的长项啊。一边做事,一边就手边的话题和孩子唠叨唠叨吧。”
 
比如边洗苹果边问:“苹果长在哪里呀?”“你怎么知道的呀?”“你爱吃苹果吗?”“你还喜欢吃什么?”“你知道爸爸喜欢吃什么吗?”“你怎么知道爸爸喜欢吃这个?”“那咱们让爸爸明天带一个吧?”“那把它装在哪儿合适呢?”
 
这基本是触景生情式的提问,从一个点,穿珠子似的瞎聊很多东西。聊无定法,您可看看孩子对哪个话题感兴趣,顺着他的兴趣一起讨论。
 
五、自主才能创新
 
“平时你会为孩子做多少主?不妨停一停,给孩子自己做事的机会。”
 
孩子大一点,像摆水果拼盘这种事,完全可以交给他做。比如,请他用水果摆出美丽的图案,或者摆出一个造型,或者讲故事给你听。你们可以把他的作品拍摄下来做个纪念。
 
爱贝小编温馨提示: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大脑中,用来处理来自手的感觉信息以及指挥手的运动的部分所占比例最大。因此手指动作越精巧熟练,大脑皮层神经联系建立得就更多,大脑也就越聪明。做家务绝不是闷头不语的苦差事哦,您可以和孩子唠唠嗑嘛。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能说会道的孩子一定是思维活跃的。让孩子表达,可以促使他积极思考和整理思路。
 
做饭、吃饭绝对需要学问哦,只是大人做得太熟练,疏忽了其中需要的知识、能力。但这些对小孩子来说,都新奇得很,趁机增长他的知识,训练他的头脑吧。
 
相关链接: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