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妈  发表于 2015-3-27 14:23:16| 3514 次查看 | 1 条回复
为什么有些童书大人说好,而孩子拒绝?
为什么有些童书大人说好,而孩子却拒绝呢?有些家长认为,书评人、阅读专家推荐的书,就该是好书,可是,为什么我的孩子不喜欢呢?还有的家长认为,得了凯迪克大奖、安徒生大奖、入选了博隆哪插画展的,就一定是好书,我的孩子不喜欢,一定是孩子有问题。没错,看书评,看排行榜选书,确实是家长或者教师为孩子推荐图书的一个主要依据和来源,但孩子拒绝所谓的“好书”一定有其原因,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

第一,孩子容易受到广告和商业文化的影响,往往偏好他们熟悉的东西。电视广告像炸弹一样在孩子耳边隆隆作响,这种大规模的媒体轰炸让孩子无意识地对那些反复出现的东西感到亲切。就像有些孩子喜欢天气预报,那是因为天气预报城市播报的顺序是恒定的,孩子可以机械地记住这个顺序,反复看,会形成一种平衡带来的满足。但是,这种熟悉并不代表好,就像孩子喜欢垃圾食品而远离蔬菜一样,我们不能因为一句“他们就喜欢这个”而放弃给他更有营养的食物,物质如此,精神也是如此。

第二,孩子可能缺乏足够的审美经验。一个从小到大只看过喜羊羊和灰太狼,虹猫蓝兔七侠传的孩子,一样会在宫崎骏的精美动画前浏览往返,在他没有看过精美的动画之前,他能接触到的就是那些粗糙甚至低劣的东西,这只能归咎于我们提供的环境不好,而不代表他们无法欣赏和接纳更好的东西。审美经验是需要积累和培养的,只有我们知道什么是好的,把好的东西慷慨地提供给孩子,并且在提供的时候用分享的态度,和他们交换我们从中获得的享受和感动,他们才能在和成人的阅读互动中,积累足够的审美经验,从而进行更好的判断。

第三,专家推荐的书不一定都是“好的”,这要看“专家们”出于怎样的目的。有时候,有些专家推荐的书更偏向于教化或者知识传递,并不是说这样的书一定是坏书,而是我们希望孩子从小看的书,更多的是趣味和温情,幽默和智慧,让孩子先爱上读书,然后再主动地从书中汲取营养。过早地企图通过阅读学到什么,往往得不偿失。另外就是成人人往往希望将自己童年时的挚爱推荐给孩子,而他们推荐给学龄前儿童的有时候是自己小学甚至中学的读物,因为他们学龄前,并没有什么真正的读物可读。这是我们经常犯的一个关于时间的错误。另外,就算是成人们年少时的读物,也并不一定适合当前孩子的审美或者当代的审美。

为什么有些童书大人说好,而孩子拒绝?

第四,我们不得不承认成人和孩子来自两个世界,成人没法替代孩子审美。孩子就是喜欢幽默甚至低俗的笑话,因为那个更直接,更能让他们体会到掌控感,和他们的自身经验有更密切的联系。

第五,并不是所有获大奖的作品孩子都喜欢,那是因为获奖的原因有很多,有些评审的结论本身就很另类,另外,虽然都是孩子,但5岁和7岁的差异是很大的,绘本不仅仅是写给学龄前孩子看的,有时候家长会把写给小学生的书拿给幼儿,这是对象选择上出了问题。

那么怎么才能知道那些所谓的经典绘本是不是适合我的孩子呢?比较简易的判断方法是:

1、尽可能选择主人公年龄和读者年龄相仿的作品,这样大致就能保证不选错对象,要知道很多作家都是把读者当作主人公的朋友来看待的;

2、开放自己的幽默感,别拒绝那些看似无厘头的作品,还有貌似没有明显教育意义的作品,幽默感有时候就是最好的教育;

3、主题深刻不是我们拒绝一本书的理由,深刻的主题并不一定不能被孩子理解,关键是理解的层次有很多种,反复阅读和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会对一个主题有全新的认识,就好像你15岁第一次读《红楼梦》时的窃喜和旖旎,到现在再读《红楼梦》时的幻灭和心痛,我相信,两次阅读,你都读懂了,只是懂得意思不同。当我们把一本书交给孩子,并且热情洋溢地推销它,然后和孩子一起分享阅读这本书的乐趣时,我们会知道孩子是不是读懂了这本书,只要我们鼓励和倾听孩子对这本书的评价就好了。

最后,不要因为一次被孩子拒绝就灰心丧气,品味是需要培养的,我们先用好书和文学来培养我们自己的品味,然后用这种品味去影响我们的孩子,我们一定会看到改变,时刻都要记得,是我们在教育孩子,再好的绘本或者教科书,也都只是工具,首先是我们带着孩子走进绘本的大门,走进文学的大门,然后才是把孩子交给绘本,交给文学。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的作用是巨大的,而我们自身的修养,正是那座能帮助孩子走进文学大门的梯子。

汗水一直下,只为咱宝贝!
dSe0nw  评论于  2015-3-27 14:39:55
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