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好  发表于 2015-8-8 09:41:39| 3059 次查看 | 5 条回复
经验分享:我对南京学区房的一点了解和研究(转)
一、为什么要买学区房
买学区房实际上是买的一个环境,买的一个家长群,买的和你的孩子有相似家庭环境的孩子。现在小学没有招生考试了,那为什么名校还是好,就是因为通过学区房和择校已经对家长筛选过了。能进名校的大部分是小康及中产家庭,并且家长重视教育。这样的家庭出来的孩子一般差不到哪里去(个例除外)。所以学区房所在的家庭整体素质较高。小学生在学校里度过的时间很长,又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所以这个大环境还是很重要的。

二、何时买学区房
政策规定是“报名前一年落户”和“不占学籍”两条。小学报名一般是5月份,所以落户时间应该是在你孩子入学前一年的5月1号之前,所以买房时间要再提前一点。
坊间有提前三年或一年的争议,其实所谓提前三年,是指有可能有些学生占用了中学学籍。因为每个房子对应的不仅有一所小学,还有一所中学。比如说琅小学区房对应的就是琅小和29中。如果一个琅小的孩子毕业后上了29中,那么这个房子在孩子小学毕业时仍处于学籍占用状态,必须等这个孩子初中毕业后这个学区房才可用。但这个孩子如果上了29中以外的其它中学,就不再占用学籍了,这个房子在小学毕业后就可用了。所以如果你买的是前房主的孩子刚刚小学毕业或者正在上小学的房子,一定要问清楚他的孩子是否上该房子对应的初中,并且有必要在合同中约定好。政策做这样规定的目的是“一套房子只能让一个孩子上学”。而且由于报名是五月份,而学籍占用到7月1号孩子毕业,所以中间实际上还要预留一年。
从这几年的实践来看,只要学籍不占用,落户不满一年的也都上了,有的交了赞助费,有的没交赞助费,这个看各个学校以及当年的情况。因为虽然政策规定是落户满一年,但小学初中都是义务教育,教育局必须保证每一个孩子就近入学,如果家长死磕,我家就这一套房子,只能上这个学区,教育局其实是没有办法的。但大家买学区房就是为了保险,所以不建议自找麻烦,还是提前一年比较保险。
坊间有传在学区生爆满的情况下,学校可以按照落户先后顺序录用学生。但这种情况在南京从未出现过,原因是几大名校学区都比较小,从未出现过学区生爆满的情况。只有去年银城和汇文的学区生相对较满,但也没有按落户顺序录用。象这种学区生太多导致学校实在装不下的情况如何处理,目前没有先例。

三、学区房的产权和户口要求
1、  学区房的产权人可以是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如果是孩子自己的名字应该也是可以的。但老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不能在房产证上面的。一家三口的户口必须全部落在学区房里(父母离婚的除外),方能入学。如果是外地人,且首次在南京落户,须60平方以上的房子才能落一家三口。
2、  学区房的产权人是老人,但如果孩子父母名下没有房产,孩子从出生起户口就在老人房子里的,父母户口也在老人房子里的,可以入学。

四、鼓楼学区房
鼓楼区的一线小学是拉力琅芳,这四所学校也是全市的一线小学。
从学区房价格上说,琅小最贵,力小次之。而拉小和芳小相对便宜。原因是琅小和力小是双学区,初中对应的29中是南京老牌初中(在初中校中排名4-6名的样子),而拉小对应29中致远中学,芳小对应宁海中学,这两所中学在鼓楼区排名仅仅中等靠上。
从近五年来升南外的数量比例来看,拉小和芳小靠前,而琅小和力小相对靠后。
从素质教育上看,琅小当之无愧南京之首,学校有很多的活动,很多的对外交流,学生视野开阔,素质较高。其次是力小和芳小。拉小及拉系学校(银城、汇文)则以“死揪”闻名。有些拉小的低年级家长不服气这种说法,觉得学校抓得并不严。其实一二三年级四大名校是差不多的,抓得都不严,主要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差别在高年级,拉系学校高年级后开始分层教学,放学后学校统一给孩子补课。那些成绩好,有可能冲南外的孩子会放在一个班里补课,老师集体出试卷并认真批改,帮助这些孩子冲外,甚至每天排名。所以孩子在这些学校里过早地体会到了过度竞争,压力比较大。而琅小力小芳小的孩子如果想冲外,一样要在外面上辅导班,但毕竟在学校竞争氛围没那么激烈,孩子相对有一个喘气的空间。但这几个学校的老师同样会对冲南外的学生有所倾向,比如说这些孩子可以不做作业,专心冲外。笔者写这些,并不是觉得拉系学校不好,只是觉得不同的家长和孩子在选择学校时可以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做出抉择。比如一个资质相对一般的孩子,但愿意刻苦努力,家长希望冲外,就可以选择拉系学校。
从房子的新旧来看,芳小学区房最新,基本是98到00年的房子,其他几个学区房子较老,基本上是80年代的房子(个别楼盘除外)。从房子的结构来看,琅小、力小的学区房虽然较老,但户型总体较好,芳小学区房里高层户型相对较差,多层房型较好。拉小学区房里怡景房型较差,多层户型较好。
从生源来看,琅小和芳小机关子女较多,其中琅小有一定职位的机关子女更多一些。力小高校老师子女较多。拉小附近几个大医院的医生子女较多。但这些都是相对的,因为在琅小、芳小和拉小里,你照常可以找到很多高校子女。几所名校生源都比较整齐且素质较高。
从师资来看,这些名校差别不大,有一群好的家长盯着,老师们一般都会比较负责,也很尊重学生。另外,越是在名校,其实孩子得到各种荣誉的机会反而越公平。因为大家的家庭条件都比较好,而且你根本不知道人家背后有什么靠山,所以老师轻易不敢得罪任何一个家长和孩子,只有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才能使自己的职业之路走得顺畅。

鼓楼区的二线小学有银城、汇文、凤凰花园城、三牌楼、赤壁路、天正、汉江路、二实小等。这里面重点说说银城和汇文。这两所学校同属拉系学校,秉承了拉系风格,学生比较累,但却确实出成绩。银城是老学校,冲外成绩一向很好,接近一线小学。学区内总体家长和学生素质较好,唯一的缺点是扩班太快,师资跟不上。汇文是新学校,但两届毕业生都以骄人的成绩展示了这个学校的飞速进步。但一个好的学校除了有好的成绩,还要有好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特色,所以这个学校到底如何还需要历史的检验。
这一片的学区房比较复杂,有的是银城+宁海,有的是银城+汇文,有的是汇文+汇文。汇文中学虽然建校时间不长,但已经凭过硬的成绩挤身一流公办校。所以对于家长而言最好的选择也许是银行+汇文。但是坊间有流传这一片的学区以后还会有调整,比如银城+汇文的学区房以后汇文有可能划出去,但这只是传说。笔者认为学区调整牵一发动全身,有可能调整但不会轻易调整。

五、关于初中学区房
目前争议最大的恐怕就是初中学区房,各种传闻沸沸扬扬。
1、  在原有体制下,较好的公办初中校都分为实验班(各种名目)和平行班。实验班通过择校招收尖子生,而平行班则通过学区房招收学区生。实验班和平行班的成绩差距较大。这也是为什么初中学区的含金量远不如小学学区的原因,因为想通过学区房得到优质的同学很困难。但好的初中毕竟师资、环境、理念方面还是比差的初中好很多,所以好初中的平行班也比差初中的平行班好很多,所以初中学区房并非完全无用。总之,如果你想用买初中学区房的办法让孩子进入南外(高中部),南师附中这些名牌高中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让你的孩子进入一个相对较好的高中并且不学坏还是有用处的。
2、  现在教育新政策“禁止择校”如果严格执行,意味着公办初中无法通过择校招收尖子生,只能通过学区房招收学区生,则公办初中质量会大大下降。那么小学的尖子生去向哪里呢?一是可以考取南外等部分有通过考试择生特权的公办校。二是可以考取民办校,象育英二外、玄外等。所以公办校择校的收紧成全了民办校的繁荣。事实上,南外、树人这些学校本应民办,因为既然是公办校,就应该按学区招生,这在全国也是惯例。
3、  关于划片。所谓划片,就是一所小学不仅仅可以对应一所中学了,可以对应几所中学。这样中学学区的资源就会被进一步稀释,但笔者认为无论如何划片,不应违反就近入学的原则,也就是说公办初中可以拿出多余的学额分配给对应的小学摇号,但是首先应满足本学区小学生的要求。但教育部门最终如何定义划片,目前还不知道。

我的爱币满屋子,求爱贝发美元啊!

扒一扒南师附小

我很好  评论于  2015-8-8 09:42:09
南师附小是玄武名校,排名仅低于北京东路小学。事实上在合并之前,这所学校一直逞上升态势。但合并后,质量一定会有所下降,而且这种下降短期内还看不出来。因为合并后的第一届学生要五年后才毕业。为什么说一定会下降呢。因为我们知道学区房买的其实是家长,一批经济水平相当和教育理念相当的家长。而原珠小的学区里的家长是参次不齐的,而这种参次不齐会在学生中明显得体现出来。一个班里只要有几个行为习惯不太好的学生,整个班风就会受到影响,而合并使这种机率大大增加了。南小合并时闹得沸沸扬扬,这会对老师,对学校的管理都带来一定的影响。新融合进来的老师和原有的老师也会在理念和方法上有一定冲突。我并不是说南小的老师就一定比珠小的老师水平高,因为师范学院的学生毕业能进好学校和差学校并不完全由水平决定的,但是南小的老师已经习惯了素质和水平相对比较高的学生,而珠小的老师也同样习惯了另一层次的学生,现在把他们强行融合,中间一定会有摩擦,这需要较长的时间去修复和调整。
其实在名校的诸因素里,我最不强调的是师资,但对于合并的学校而言,师资变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南小的管理层能够采取有效措施,使所有老师各尽所长,同心协力,相信南小一定会有一个灿烂的未来。

我的爱币满屋子,求爱贝发美元啊!

关于仙外

我很好  评论于  2015-8-8 09:44:18
关于仙外
1、仙外和苏杰是目前南京最好的民办小学。两个学校最大的不同是仙外规模更大,更象一个学校,硬件设施很好。而苏杰规模太小,但苏杰在浦口圈地以后,校园环境会大大改善。
2、仙外的土鳖班。所谓土鳖班,是指在仙外从小学一年级上到六年级的学生。
(1)生源:仙外每年有严格的考试,楼主曾认真分析过仙外的试题,发现仙外的试题重点考察记忆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这三项确实是学习能力特别是外语学习能力的最重要方面。所以仙外中得A的考生在入学时确实具有比一般学生更强的学习能力。但问题是得A的学生每年只占仙外一年级招生总额的较少比例,得B/C等一般资质的学生和未通过考试直接录取的学生数量相对较多,而这些学生并非区别分班,所以如果让我给仙外生源一个评价,我觉得一年级总体生源相当于公办二流学校的生源质量。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民办学校观念上的逐渐认可,再加上仙外的硬件设施优于公办小学,生源质量目前是逞逐年上升趋势的。
(2)仙外的外语教学确实优于普通公立学校。因为仙外加强了英语教学的时间和强度。但其他学科学习压力并不大。
(3)仙外学生的在校时间远多于普通公立学校,还有许多学生住校,在6-12岁这个年龄段过于脱离家长,对孩子一生的成长不利。
(4)仙外土獘班的学生考上南外树人的数量不多,仅相当于二流公办学校中排名中后的学校。
3、仙外4-6年级的扩招班。
(1)仙外由于和南外的亲缘关系,有一个特权:就是如果摇不上南外,还有一次机会参加冲外的考试,有5%的录取比例。但这个额外考试并录取的难度超过本身通过摇号考取南外的难度。但对于运气不好摇不上南外的超级牛娃毕竟提供了一次机会。
(2)仙外从四年级开始,通过公开考试招收公办小学的尖子生,这些尖子生基本上都是冲外的。这些学生基本上来源于名校中优录无望而又成绩优异的学生或草校中排名前五的学生。这些学生组成的班级无疑成为南京市生源最好的班级。因为大家目标一致,所以教学的针对性较强,但家长和学生的竞争压力非常大,因为中途改变学校,家长要面临着找房搬家及全面做好孩子后勤工作的压力,学生面临着身边同学巨大变化的全新竞争环境的压力,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很难淡定。到了冲南前一个学期,就是针对性较强的教学都难以维持,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在上辅导班,这其中包括了通过惨烈竞争已经崩溃的一部分学生。建议心理素质不是特别好的学生和家长慎重选择。
(3)仙林扩招班的学生进入南外的比例大于四大名校。
我的爱币满屋子,求爱贝发美元啊!

公办初中实验班和平行班问题的进一步解释

我很好  评论于  2015-8-8 09:44:50
公办初中实验班和平行班问题的进一步解释
(1)目前体制下,公办初中实验班入学不按学区,而按成绩,非本学区但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入学,本学区但成绩不好的学生不能被录取,只能进平行班。以琅小为例,琅小第一流的学生进南外树人,第二流的学生进排名前三的民办学校或排名前三的公办初中的实验班,第三流的学生进排名4-6名的民办学校,最末流的学生进29中平行班。也就是琅小的学生可以以自己的成绩进29中实验班,但这与学区无关.
(2)收紧择校的结果是公办初中的实验班会取消,只剩平行班,所以公办初中的质量会大大下降,因为公办初中的优质与否基本上全看实验班.所以民办学校会繁荣起来,因为没有经过筛选的生源不可能是好生源,公办初中没有了择生权,无法掐尖筛选生源,而民办初中的择校权合法合理。这也是为什么全国很多城市的老牌公办初中迅速没落的原因。南京政府没把南外变成民办,却把树人变成公办,这明显违反了国家教育政策对公办初中和民办初中的定位,与全国大多数城市的普通做法不符。
我的爱币满屋子,求爱贝发美元啊!

重要的几个问题

我很好  评论于  2015-8-8 09:45:11
楼主认为相对重要的几个问题
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
1、两者谁更重要?对孩子的一生来说,无疑家庭教育最重要。但在从小学到大学的就学阶段,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等重要。原因如下:
(1)在孩子六岁之前,几乎全靠家庭教育,而这个阶段对孩子的一生非常重要。品德相对于才能对孩子的一生确实更为重要。
(2)入学之前,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已经大有差别,除了禀赋以外,家庭教育非常重要。三岁到六岁的幼儿园教育基本上以生活习惯和品德教育为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非常少。例如阅读是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基础性环节,但一个很少听父母讲故事的孩子想在上了小学后通过学校的教育培养起好的阅读习惯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样,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这些学习的关键因素在上学前因为不同的禀赋和不同的家庭教育相差已然很大。有人说,买学区房是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实际上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在入学之前,孩子们由于不同的家庭教育已经处在不同的起跑线上了,学校教育只是进一步助跑。
(3)在进入小学后,学校教育变得和家庭教育一样重要。因为小学生在学校呆的时间更长了,受学校环境的影响更大了。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孩子从依赖父母变得更加依赖老师和同学,而这时老师和同学的综合素质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人都不能否认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大,何况是孩子!否认好的环境造就好的学生的观点是唯心的。
(4)家庭教育和家里有钱并不等同。但在现在这个社会,要造就一个全面优秀,视野开阔的孩子,一定的经济条件是需要的。
(5)事实上,买学区房的家长总体上更重视家庭教育,而名校的家长则要比普通家长对孩子有更多的付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学区房的问题上并无矛盾。

2.名校师资的问题
(1)我说在名校的诸因素里,我最不重视师资,并不是说师资不重要,而是因为名校的师资力量相对是比较均衡的,我们在选择同一层次的学校时对师资无须做太多研究和考量。
(2)做为老师,最难教的学生其实是两类,最好的学生和最差的学生。做为名校的老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否则在课堂上可能会被学生当众问倒或当众反驳,因为现在一些孩子的家长及家庭教育实在是太厉害了。做为差校的老师,也一定要不断摸索对付最顽劣孩子的一些方法,否则也许某一次对学生的惩罚反而让自己出丑。所以说,每个层次学校的老师在多年的教学中会适应和习惯了某一层次的学生,从而对教导这类学生更加得心应手。
(3)好的老师是好的学校、好的家长、好的学生共同磨出来的。名校必定也有师德不好的老师,但却少有肆意妄为的老师。因为名校的老师受的监督更多,面对的家长更强大,和家长之间更容易达成一种相互的制衡关系。

我的爱币满屋子,求爱贝发美元啊!
urriw  评论于  2015-8-14 09:21:25
总结的非常好
为了孩子我爬我爬,咦~怎么总是没尽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