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上海 > 成长话题 > 成长话题 >
上海市小一新生随机调查 “非零起点”学生过半
时间:2013-09-03 09:46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新学期开始,全市小学一二年级将全面推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即“零起点”教学),教师不能随意拔高教学和评价要求,不能随意加快教学进度。
新学期开始,全市小学一二年级将全面推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即“零起点”教学),教师不能随意拔高教学和评价要求,不能随意加快教学进度。那么今年的小一生入学前有多少学过拼音汉字,有多少上过培训班呢?老师会严格遵守教学要求,不“拔高”吗? 
开学首日,记者随机抽取全市三所小学、四个班级的一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四个班级过半学生“非零起点”。 
静安三中心: 
一半入学前学过拼音 
静安区第三中心小学一年级(1)班,今年共有40个新生,入学前学过拼音的占到一半,其中学过数学的有10人、学过英语的有15人。而在另一半没有上过培训班的学生中,有部分家长曾经自己随便教过一些,仅六七个学生还是“一张白纸”。 
昨天,该班班主任黄敏特意考察了事先学过的孩子,结果发现自告奋勇举手回答的学生不少,但答对的却很少。有的学生会认不会拼,有的学生认识字母,但不知道正确的声调读法;还有的学生前后鼻音、二声四声分不清楚,发音并不正确。黄敏认为,这些孩子学会的只是皮毛,并不扎实。虽然班上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但黄敏表示,该怎么教,还怎么教,不会受孩子水平快慢的影响,而是尊重教材,基于课程标准,从头教起,把基本的知识点落实清楚。黄敏拥有二十几年的教龄,她认为,“零起点”学生刚开始可能跟不上,但是经过半学期、最多一年的时间,都能追上来;反而是提前学过的孩子,老师还得重新纠正。 
虹口凉城二小: 
一班36人7个“零起点” 
在凉城二小,同样是一年级(1)班,摸底下来,全班36个学生中,只有7个学生是“零起点”,入学以前什么都没有学过。另外29个学生,或多或少都学过一些,但是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只会认一些简单的字母,还有大概七八个学生能拼读,而识字最多的一个学生则在外面上过培训班。 
班主任傅景璐告诉记者,不管学生是怎样情况,教学会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来,不会为事先学过的学生刻意拔高,也不会对“零起点”的学生刻意等待。当然,老师还是会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因材施教。 
奉贤教育学院附小: 
两个班过半“非零起点” 
奉贤教育学院附小一(二)班46人,学过拼音的26人,一(三)班46人,学过拼音有24人,两个班级都是过半“非零起点”。 
老师感觉最难的就是替学错的孩子们纠偏,教空白的孩子反而很容易。“其实,拼音学起来不难,一步步跟着老师学,都跟得上,要到2年级才全面验收,家长完全不必提前去学。”
试点学校:因材施教很重要 
曹光彪小学校长:家长老师都要坚守“零起点”教学理念 
早在今年2月份,市教委就宣布将实行“零起点”教学,并先在黄浦、金山两区的小学进行试点,2013年秋季起在全市推行。点区的小学经过一学期的试点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有何经验可供分享呢? 
黄浦区曹光彪小学校长卢雨表示,学校遇到的最大困难来自于如何做通家长的工作。因为小学一二年级严格执行“零起点”教学有两层含义,一是学生的学业评价严格实行等第制;二是不随意拔高教学和评价要求,不随意加快教学进度。金山区的反馈是,部分家长担心小学“零起点”,孩子进入初中后成绩会跟不上,最大的阻力来自家长。 
卢雨校长承认,在开学前召开的新生家长会上,家长也发出两种不同的声音,有的家长很支持“零起点”,但也有学过的孩子家长希望能拔高。“‘零起点’”教学从来没有否定过学生的差异,关键是老师如何来因材施教。” 
对于家长的顾虑,卢雨说,很多老师的教学经验发现,提前学过拼音、背过古诗的孩子,到了读书的时候,很多学过的东西都会忘记,更重要的是,不管起点多么不同,一学期结束就能拉平。而在教学上,老师一定是严格按照教学进度来教,甚至尽量教得慢一点,并且学校会要求老师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零起点”的学生身上。至于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学校也会通过“设计有趣的作业”、“动手DIY”等校本课程的形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要想真正实现‘零起点’,其实家长是最关键的。”好在卢雨发现,家长正在一年比一年理性,新学期开学前,新生家长会上很多“80后”家长希望孩子快乐成长,不愿意让那么小的孩子过早的学得太多。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