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空  发表于 2015-7-28 14:52:13| 11025 次查看 | 1 条回复
南京外国语学校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南外毕业学生来解答 【转帖】
原题:南外改变了我的人生,我很感谢它,但最终我却因为离开了它才找到自己的梦想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因为搬家,转学来到了南外仙林分校。那个时候分校刚刚成立第二年,没有办学经验,基本上是报一个录一个,于是我就成为了最早的那批学校摸着石头过河招收的试验学生之一。不到三年,由于当年仙林考南外的高分免摇号优惠政策,全市的孩子们挤破头拼了命地想上南外仙林的小学部,甚至幼儿园就往新成立的“南外幼儿园”里挤,南外仙林顿时成为了南京最牛逼的小学。

没有2004年偶然转到仙林的机会,我可能就一直在之前那个附小里读完六年,然后在南京一个名字里带有数字的中学上学,然后跟着大部队参加高考,考到国内某个大学,估计读个理工科专业吧,说不定现在也在上知乎给大V们点赞,蛤蛤蛤。

南外招收的学生里有一大半来自南京的那几所“名校”小学:南外仙林,拉萨路小学,琅琊路小学,力学小学,北京东路小学,等等。除了南外仙林的孩子,来自其他“名校”的孩子基本上都表示小学就学习压力很大,天天各种竞赛和模拟题,为了考南外或者保送南外真是拼了命。很感谢南外仙林的优惠政策所提供的素质教育的宽松环境,每天两节英语课还有外教,音乐美术电脑课几乎不占用,五六年级别的孩子都在拼命学奥数的时候我开始弹钢琴,当然当年作为学霸的我也没有落下,也是拿了奥数和编程省一等奖的……

南外小升初的招生考试是全英语出卷,题目涵盖时事要闻,百科知识,数学逻辑和纯粹的英语能力。由于有仙林四年大量的英语学习,加上当时成绩年纪拔尖,我顺利地考进了南外,分数高到就算没摇上号也能考上(当时仙林的优惠政策,没摇上号的学生也可以参加南外小升初考试,如果考到年级前5%就可以进南外)。南外的初中有一半是统招(正常考进来或者竞赛保送的),一半是扩招(成绩不够交钱靠关系上或者成绩好没摇上号之类的),高中本部基本上都是考进来的(很小一部分是扩招),对内要求是全年级前320(总共700个学生左右),差几分的可以交钱上,再在全市范围内对外招几十个人。小升初时可以报名小语种班,日语德语法语,各招收20人左右。这部分人在上了初中之后在学校就不学英语了,可以直升高中,毕业后基本都去对应国家留学。

然而尽管有一半的人是通过各种特殊渠道进来的,南外真的是一个高手如云的地方,小时候一直习惯于年级前列的我一下子迷失了方向,加上年纪小不懂事贪玩,直到初三要中考了面临压力才把成绩从年级四五百名赶到一百多名。许多同学还是和小学一样,各种竞赛到处跑,而我上了中学之后却再也没有参加过奥数,编程之类的培训。一是当时贪玩,二是觉得为什么要和别人一样,参加这些比赛都是为了什么,证明自己智商拔群吗?

南外本部和仙林的氛围其实差不多,相对都比较素质教育化,应试的成分没那么多。虽然每个人也都在比着成绩,却没有形成别的中学那样成绩决定一切的氛围。上课,补课,做题是生活的重要一部分,但绝不是生活的全部,学习压力并没有大到需要把几乎所有的时间用在学习上。学校每年都有运动会,艺术节,外语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还有许多选修课,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相比普通的中学而言是很丰富的。学校也没有各种乱七八糟扼杀个性的规定比如女生不允许留长发什么的,但是打扮成杀马特肯定是要挨批的。

南外是全南京唯一可以下午四点放学的高中,被许多别的中学学生所羡慕。作业量不多不少,一个正常人在不浪费时间不临近考试的情况下初中9点之前,高中10点之前是绝对可以写完的,剩下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也保证睡眠,当然这是理想状态。事实证明,绝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都做不到这种理想状态。其他同学的处理办法是晚睡觉,我的处理办法是觉得没意思的作业就不做,反正只要考试考高分老师也没话说。尤其是在初三的时候,反正大家的目标就是冲中考年级前320名可以直升南外高中,不管怎么学,能学出成绩就行,有的同学甚至最后总复习的时候在家自学,不来学校上课,学校基本也是不管的。

南外高中的氛围相对初中就变了许多。在初中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中考,而高中之后就分成了四大阵营:出国党,保送党,高考党,还有国际部。出国党开始准备托福SAT以及交流,保送党和高考党认真学习高中学业,国际部比较特殊我单独拿出来说。

每个考上南外高中的人都要做一个决定:是在国内上大学还是出国留学。最近五年来每年南外都有一半以上的人选择出国,其中绝大多数是在美国。出国党的路是辛苦的,一点都不比参加高考的其他学校学生轻松。不仅要在学校好好上课提高GPA(南外有GPA不造假的优良传统),还要在外面参加英语培训辅导,在家还要背单词刷真题,假期还要准备课外活动帮助申请,多线操作,忙得根本停不下来。保送看似风光,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保送考试的竞争一样激烈残酷,相当于是把高考提前了半年,如果保送的名额没争取到就得被刷下来参加高考。我那届(2014)的同学有好多保送失利,最后参加高考,也考得不怎么样,毕竟复习的程度不如三年一直准备高考的同学,更不能和传统重点中学里面的那些起早贪黑一心为了高考的学生比。

南外号称99%的一本率,是把留学生全部算在一本里面的,当然留学生去的学校,也不一定都是名校,但南外每年有一半的留学生能够进到美国前50的大学或文理学院,SAT成绩在2200以上,托福成绩在110以上的一抓一大把。这样傲人的留学成绩,在中国的所有中学里名列前茅。以一个年级480人为例,假设250人出国留学,200人参加保送,剩下30人高考。只要这30人里面有25人考到一本,那一本率就是99%。我觉得这个算法挺变态的,但也无言以对……

保送那块我不是很了解,但比我小一届的表妹是保送生,她说是每个大学确定在南外招的名额,然后学生参加考试,报名参加各个学校开设的面试等流程。有的时候一所学校只在南外招两三个保送生,却有二三十个学生报名,导致刷下来的学生都得跑去参加高考;也有的时候是一所学校在南外招五个学生,却只有四个人报名,那只要考试过关就能上。现在南外的保送政策是一年不如一年,之前的竞赛保送可以轻轻松松上很好的大学理工科,现在好像竞赛不允许了。南外保送默认是语言专业,但是一般是可以在大二的时候转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去,但从今年开始好像也不允许了,只要是选择保送这条路,理科生也得去学外语。所以近年来,出国的比例越来越高,毕竟自由,不受体制的束缚。但是出国很花钱,所以南外现在的官富二代比例也越来越高。记得早些年南外大多数学生都是成绩优异的普通家庭,而现在由于政策的变动,普通家庭成绩优异但不愿意学外语专业的学生更愿意来到南师附中,金陵中学这种学校。不管什么时候,对于出国党而言,南外无疑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我记得我08年考进南外初中的时候,成绩不怎么样的孩子,家里有点关系认识点人,交个五万八万,就能进南外初中的扩招班,但大部分这类学生都没法考进南外的高中,有不少上了国际部,也有不少去了仙林的高中部。据说这个数字现在涨到五六十万了,也不知道这些家长怎么想的,孩子自己学习不用功,送到哪个学校都没用,也许他们家里太有钱了不在乎这五六十万吧。

其实中国的留学生群体中有一大部分都是因为学习学不好,如果高考考不上国内的重点大学,家里又有钱,才送出国去读个一般的学校混文凭的。像南外高中部这样大多数出国学生成绩非常好,SAT平均分2100以上的学校,非常少。就连南外仙林分校,高中大多数出国的学生也是去了欧洲,澳洲之类相对没那么难考的地方。

说到校园生活,南外是一个相对比较轻松愉快的地方。大多数情况下音乐,美术,体育,电脑这些课不会被占用,每周有两节选修课,有几十种丰富多彩的课程可供选择(强烈建议开设音乐制作课!)。学校早上七点四十之前到校,十二点左右吃午饭,下午四点左右放学,有选修课或者学校活动或者竞赛班的五点半放学。学校有个别同学家人不在南京的就住校,有一栋小小的宿舍楼。每年有一次运动会,一周外语节,一周艺术节,一周科技周,还有一些小的活动比如辩论赛,达人秀什么的。艺术节和外语节每个班要准备节目然后汇报演出。虽然现在我是搞音乐的,但那个时候学校的演出我真的没怎么参与过,现在想想还挺后悔的,当年毕竟too young too simple,还在学校经常捣乱,时不时弄个大新闻,被拉到办公室批判一番。

南外的大部分课都要做presentation,按照学号顺序来,占平时分的很大一部分。演讲的内容和主题由老师决定,都是和课程内容相关的。比如生物课就要求每个同学轮流对自己感兴趣的生物领域知识做个五分钟的介绍。南外每天都有两节英语课,使用小班教学,把60人的大班分成两个30人的小班,以确保每个同学能有更多的机会练习口语,英语课上也有很多presentation, discussion以及role play等内容。南外出来的学生,英语口语都挺好的,因为上课有大量机会说英语,绝对不会有哑巴英语的现象。

话说回来,南外作为一个公办学校,虽然一直想要特立独行,脱离教育体制的束缚,但在如此强大的体制下,在许多方面无能为力。

南外英语课使用的教材和其他学校都不一样。初中使用剑桥英语(我那时候是新视野,但后来因为盗版被禁用了),高中使用新概念英语。而别的学校使用的都是省里统一的牛津英语教材。南外的考试都是自己老师出卷,考自己的教材,但是经常市里省里要统考,怎么办?只能无奈地花两个星期的时间把其他学校一个学期的英语课程学完,然后应付一下统考。南外的中考英语加试难度已经相当甚至高于高考英语了,还要浪费时间学省里统一的教材,真是让老师同学都很无语。

南外一直很崇尚素质教育的理念,但是为了中考,为了小高考,为了保送考试,为了高考,许多大胆的设想都无法实现。别的高中该有的许多东西,我们一样也不会少。对于出国党而言,语文和政治课实在是无足轻重的课,但是为了考试,还得花很多时间去背古文,投奔资本主义了还要先背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一直是一个很“右”的人,政治一直学不好,甚至很想上课的时候站起来大声反驳教科书上自相矛盾的观点,但是又想想,是体制的错,不能怪老师,老师也只是为了生存必须得教这些,况且我的高中政治老师也挺作死的。(当时我们年级两个政治老师一个左一个右,成为同学常常调侃的话题)高一的时候每次负责改作文的语文老师也是个闷声作大死的,所以我每次语文考试议论文都敢写敏感话题,但从来都是高分。(我语文经常60多,作文占到了总分的一半)

在南外本部,平常还是挺轻松愉快素质教育的,但是到了考试前,应试教育的狰狞面目就会原形毕露,尤其是中考前的年级排名,不过好在排名只对学生本人公布,没有贴在墙上,还是给了学生一些自尊的。

于是就有了国际部,有中加班,中英班和IB班。国际部几乎是完全按照私立学校的标准来,一个班二三十个人,外教全英文教学,使用国外原装进口的教材,但是一年至少要10万元的学费,还可以报名参加AP, IB等大学预科课程的考试。国际部的资源很好,但是生源却不如本部,分数线低,所以尽管拥有更好的英语环境,申请的结果往往却不如本部的学生。所以南外的优秀主要还是来自于优惠的政策所吸引来的优秀生源,真正牛逼的老师并没有别的名校多。就像中国的改革开放,哪里搞特区试点哪里就能先富起来。


国际部的活动相比本部要丰富多彩地多,毕竟非常熟悉西方的那一套理论,在一切课程上都跟西方国家接轨,也不用上政治课。许多本部的学生为了方便提前感受美国文化,会在高二那年选择在美国的高中交流一年,既得到了更靠谱的GPA(美高的GPA含金量高),又帮助了考试,考SAT就在学校,不用到香港新加坡去了。我本人高二那年跟着我妈来到波士顿上高中,就与南外白白了。

南外是一个多元化的学校,但当我高二来到美国高中之后,才发现,南外的多元化仅仅是与国内其他的普通高中相比的。在美国的高中,学校开设几十门课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任意选,各方面有才华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舞台。而在南外,上的课还是语数外物化地生政史那十门,每个人接受的还是同质化的教育。尽管有文理分班,相对的选课自由度还是远远不能和美国高中,甚至不能和南外的国际部相比的。这就是我说的教育体制的束缚:作为一个公办普通高中,在高考这道坎面前,永远无法独立开辟出自己的一条路,哪怕穿上了滑板鞋,还是终究无法跳过它。在南外,许多出国的同学仍然专业undeclared或者听从父母的安排,因为中国高中同质化的教育没法告诉学生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如果不是来到美国上高中,我这辈子怎么也不会想到会从事音乐这条道路,因为在南外的学习生活根本就没有把这条道路展现在我面前。南外告诉我,这是普通高中,不是艺术学院附中,也不是体校,要么学文,要么学理,只有这两个选择。对于中国千千万万的普通高中而言,更是这样了,作为学生在高中阶段没有选择自己爱好和梦想的权利,高中毕业了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学什么,适合学什么,听听父母老师意见报个大学专业,最后决定终生。

小宝门门都考了100分~~~喂,醒醒,枕头湿了!!!
花开花落801210  评论于  2015-7-28 15:19:41
爱贝忠粉前来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