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绿茶  发表于 2013-5-17 08:53:59| 2105 次查看 | 2 条回复

当下升学季,很多家长焦虑能否“抢跑”,以获得先机;而学段间“衔接”,几乎无一不是“提前育苗”。但专家们却提出,教育不宜“早成”。

日前在一次高校与高中对接培养学生的活动中,最终入选进高校体验的皆是品学兼优的高中生,鲜有成绩平平或者偏科者。专家们提出,当下的教育和选拔,更利于“早成”的孩子——无论是高校与高中的自主招生,还是高端的青少年科技竞赛,很多通道是给一小部分具备“超前”基础的孩子准备的。

的确,人群中有一定比例的天才儿童,在更高的成长平台、更快的学习进度中或许能够一路领先“早成”。但我们的教育更多应面向全体,而不能只着眼于少数精英或者少数“早成”的孩子。按“早成”标准培养和选拔,会加重教育的功利化——为避免小学跟不上,幼儿园孩子提前学拼音;为升初中扫清障碍,小学生去学奥数;高中生的课题越做越“高精尖”,水平已经接近硕士……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早成”教育培养的孩子,如“龟兔赛跑”中的兔子一样,起初跑在了前面,但因从小潜力被过度挖掘,升大学后往往后劲不足,最后输在终点。反倒是一些少时平凡之人甚至“差生”,凭借毅力,坚持脚踏实地多年如一日地努力,最终修成正果。近年来几位诺贝尔奖得主,已经反复证明了“大器”也可“晚成”。

在关注孩子早慧、早期开发的同时,教育者更要呵护更多有“晚成”潜质的孩子。尊重每个孩子的“长”“短”与成长规律,创设适合更多孩子的教育方法和途径,以免在帮助“早成”孩子的过程中剥夺了“晚成”孩子的成长机会。

无论“早成”“晚成”,基础教育的职能是“一个都不能少”。回归教育本原,“因材施教”不能少。



为了孩子我爬我爬,咦~怎么总是没尽头呢!
随风  评论于  2013-7-9 20:36:36
赚点爱币咯
随风  评论于  2013-7-9 20:36:58
我顶,我再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