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播报员  发表于 2012-6-10 09:33:23| 1918 次查看 | 0 条回复

这或许已成为2012年上海这座拥有2300万常住人口的国际化大都市中最流行的一句话。——随着今天下午,上海市第一届市民运动会的隆重开幕,阿拉的“奥运会”开始啦!

运动会介绍:为中国首个省级市民运动会,不设年龄限制,凡在上海工作、学习和居住的人均可参赛

50个大项、2399个小项供选择,既有规范的11人制足球赛、5人制篮球赛,也有街头巷尾的踢毽子、扳手腕甚至还有斗地主公开赛

从现在起至11月17日闭幕,历时5个月,为全国首个省级市民运动会

一切以快乐为基础,一切以民为本,只要在上海工作、学习和居住都可报名一展身手

不设“金牌榜”,不设年龄限制,比赛项目分不同人群等

共有50个大项2399个小项,既有11人制足球赛、5人制篮球赛,也有踢毽子、扳手腕“打擂”,甚至还有钓鱼比赛。。

从现在起至11月17日闭幕的长达5个月中,在竞赛、展示、擂台、活动、服务五大类十大板块中,2300万市民均可成为参与者。在其中的主体即竞赛共有50个大项、2399个小项,既有11人制足球赛、5人制篮球赛,也有踢毽子、扳手腕“打擂”,甚至还有钓鱼比赛等,供市民自由选择,为自己的健康挂上一枚金牌。

这是上海市一次“全民参与、全民运动、全民健康”的全民总动员,更是一次对以体育为平台的民生工程实实在在的展示和推进。
老外、进城务工者可参赛
●从上海市运动会到上海市民运动会,只因多了一个“民”字,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其中的参赛者
参加奥运会,夺取奥运金牌?对于上海的普通老百姓来说,这原本只是刘翔、刘子歌等体育健儿们才能触摸到的梦想。而如今,上海市民也有了自己的“奥运会”梦想,那就是,在阿拉的“奥运会”、市民运动会上,和别人、和自己比,重在参与中感受运动的快乐。
从上海市运动会,到上海市民运动会,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其实质相差甚远。只因多了一个“民”字,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其中的参赛者。——这里所指的市民,早已突破了传统的狭义概念。
只要你在上海。“凡在本市工作、学习和居住的所有人员,包括外国人、进城务工人员,甚至是来上海短暂工作、学习、旅游的人士都可以参赛。”上海市体育局局长、上海市民运动会组委会常务副主任李毓毅说。
所以,阿沙乐等四名来自不同国家的外国学生,组成东华大学国际联合队参加了今天举行的城市定向挑战赛。不仅如此,在已报名的企事业工会代表团中,除了大型国企、委办局组团参赛外,还有通过外服公司报名的跨国企业外籍员工,由上海市归国华侨联合会组团报名的归国华侨、留学归国人员等特色团体。
市民运动会设计完全围绕着人的参与,处处强调着“亲民”、“便民”、“利民”。长宁区的王先生是通过网上报的名,而家住南丹东路的蒋女士则在296个报名点中,选择了就在家门口的报名点。而赛事的分级也充分考虑到便于市民就近参赛。“比如说夏天你愿意参加游泳比赛,进了场馆就可以参赛,游完了达到一定成绩,组委会就会表彰、奖励你。”李毓毅说。
多种奖励方式,奖项设置的与众不同等等,归根到底,就是要吸引市民快乐参加,一切以民为本。
不希望报名人数存在水分
●截至5月24日,报名人数已接近20万人,人数仍在不断变化中
现在,有多少人报名参加首届市民运动会?6月8日的市ZF新闻发布会上,李毓毅对此表示,不追求人数,不希望(在人数上)有水分。
事实上,由于此次市民运动会历时五个月之久,竞赛类又分单项和综合两个板块,前者包括50个大项,后者包括上海市第九届老年运动会、青少年阳光体育大联赛,各区县、集团公司综合运动会等等。所涉及的各个项目报名截止时间为开赛前十天,因此“报名人数是在不断变化中”,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首届市民运动会组委会副主任李伟听说。
而与此同时,截至5月24日,首届上海市民运动会报名人数已接近20万人。一些创新项目,如与NBA合作的街头“百万投篮”活动,在东方体育中心进行的“千台万人”乒乓球赛;通过摄像头、高性能电脑、动态识别软件等进行的“虚拟运动会”巡回赛,通过网络进行的线上线下“三打一”(斗地主)公开赛;田径、游泳中,强调参与性、具有成绩标准的达标赛等等,和以往的上海市运动会,加上工作人员,参与者也就2万人相比,由于参赛人群、项目等设置打破框架,本届市民运动会的代表团数和报名人数,早已刷新了上海历届市运会纪录,且注定将在不断地持续“井喷”中。
但李毓毅说,“我们希望的,是实实在在地动员广大市民参与比赛。”所以,只有当一个市民成功报名,留下真实的身份证号或手机号,参赛秩序册上有他(她)的名字,并有参赛记录后,才会被最终算入报名人数中。这还不包括参与展示、服务等其他方面的市民。
重在参与,正是奥林匹克精神和魅力所在。同样的,只有更多人的参与,更多市民从中获取健康的收益,才能成为衡量市民运动会成功与否的标尺。“大家走上运动场,动起来了,也就理解了奥林匹克精神,就理解运动员在赛场上为祖国争取荣誉的艰难,就会爱上体育、支持体育,共同营造体育健康发展的氛围。”李毓毅说。
设50大项2399小项
●很多项目中分不同等级,市民在报名时可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不同的等级比赛
上海市首届市民运动会不仅参赛人数多,比赛项目也多达2399个小项。
还没有一个运动会,会有如此之多的比赛小项。但正因为这是市民运动会,“我们是分项目,分人群即不同的人群、不同年龄段、分层次即参赛的水平来设计的。”李伟听说。
比如,为了让更多喜欢足球、参与足球的人们能够参加市民运动会,上海市足协积极创新赛制,在项目设置上,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各个层次市民参与足球活动的需要,设立了包括3人制、5人制、7人制和11人制共4个参赛系列,并增加沙滩足球和趣味足球活动等群众喜欢、充满乐趣的小项。
“很多项目中都分不同的等级,市民们在报名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不同的等级,和跟自己水平比较相近的人比一比。”
原本,主办方估计50个大项中最多也就能分离出千把个小项。但在半年多反复听取老百姓的需求,各项目负责人、社区街道干部等各界人士的建议后,通过不断创新,最终的小项数定格为2399个。这其中,项目设计相关人员的思想,“也经过了不断的解放,不断贴近群众的一个过程。”李伟听说。
全民健身需考虑市民需求
竞赛是市民运动会的主体,但不是全部。通过展示、擂台、活动和服务等几大方面,上海这些年来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和“体育惠民”成效,得以全方位展现和推动。
去年,上海蝉联国民体质全国第一;寸土寸金的这座城市里,已形成500米“体育圈”,即市民出户500米就能享受到公益性体育设施提供的服务,利用公共交通工具15分钟可到达综合性体育设施,体育健身场所和服务仍在不断地建设、完善中。
通过首届市民运动会,上海市民会更加了解正日益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譬如说,现上海各社区里的健身点,大概有8200多个,基本覆盖了所有的村委会、居委会;公共运动场共有786片;百姓健身房去年建了34个,今年的目标是30个;已建好的健身步道有59个;近些年来,根据农村发展,还建立了1033个农民健身工程……
同时,还有两把科学健身指导的“金钥匙”,将在此次市民运动会中送到百姓身边。其中之一,是借此次运动会契机,在全市范围建立了17个“市民体育技能培训基地”,加大为市民提供各类健身项目培训和普及力度,使更多市民能够学会一项以上体育健身技能。另一项服务,则是为市民提供体质测试。
在创办、组织市民运动会的同时,收获多多的,还包括群众体育工作者们自己。常年从事群众体育工作的李伟听说起这个深有感触。他说,全民健身虽是群众体育的一个主体,但这些年来我们还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全民健身大众化的问题。
所谓大众化,就是如何更好的了解市民不同的健身需求,而有些方法、有些事,以为是为老百姓考虑的,但他们是不是真能接受呢?李伟听说,比如自2003年起兴建的市民体质监测站,“造好以后,说实话,老百姓不是很感兴趣。这说明,我们的工作还没有做到位。 ”
一方面,这些年来,其实也有不少体质监测站搞得非常好,甚至出现了升级版,除了国家规定的十个测试项,还增设了对心率、骨密度,甚至还有骨龄的测试。测试之后,工作人员还告诉市民,他有没有亚健康,且到什么程度,应该去从事什么运动,如何锻炼。“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市民了解自己的身体后,能够更好、更有针对性的健身。 ”李伟听说。
“所以,我们需要将全民健身更适应大众化,让它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成为一种全民理念,一种全新的工作方法。而且,要拿出一些完全受老百姓欢迎的产品,将体育真正融入他们的生活方式之中。 ”
市民运动会开篇之作:拼图、穿越8个城市坐标
今日的上海早晨,你会看到,从静安到普陀,从黄浦到徐汇,乃至长宁、浦东,有这样一道橙色洪流在这座城市间欢乐地流动着。
这道靓丽的风景,正是2012上海坐标·城市定向挑战赛的参赛者们。作为上海市第一届市民运动会的开篇之作,此次城市定向挑战赛令参赛者们在穿越城市历史中,感受着运动的快乐,更是在竞赛的同时,将首届市民运动会的“民乐”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
比赛不影响城市正常运转
比赛开始前两天,上海市登山协会副秘书长、此次比赛的裁判长徐超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不少人都是来说,能不能想办法为他们再增加一个名额。”可即便是熟悉的朋友恳求,他也没法开这个“后门”了,“报名人数在5月30日报名截止前就已经爆掉了。”
去年此项比赛首次举办时,最终参赛队伍为80队。今年作为市民运动会其中的一项竞赛,主办方已经把参赛名额扩大了三倍,即240队。可令主办方想不到的是,市民的参赛热情高涨,使得报名人数一超再超,达到了330队之多。
参赛门槛低,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是市民踊跃参加的原因之一。在330支参赛队伍中,共有五个组别。既有市民组、家庭组,还有企业组、楼宇组、外国友人组。
而且,尽管是在城市里举行的一项长距离比赛,但它不像一般的马拉松比赛那样需要在相关路线上采取一定的交通封闭,同时允许参赛者借助市内公共交通工具(仅限地铁、公交),“不影响城市的正常生活”,徐超说。
穿越8个城市坐标
为何此次会如此的受市民欢迎,引发如此之大的参赛热情呢?
创新,是其中的关键。作为一项户外全民健身型的比赛,城市定向挑战赛因以用时的长短决定比赛的胜负,考验参赛者的体力、速度,同时也考验着参赛者的团队合作力。根据赛事规定,每队需由四名队员(至少一名异性)参加,合作穿越8个城市坐标,同时完成相应的“坐标点”任务。——因此,也充满趣味性,比如说在某个坐标点,参赛者需通过拼图的智力考验,才能得知下一个坐标点究竟是哪里。
对这项赛事自身来说,今年因作为市民运动会的一项竞赛,城市定向挑战赛在比赛内容上也在创新。一方面,考虑到此次比赛中更大的全民参与性,为确保安全、顺利,组织者取消了如去年比赛中在坐标点要完成速降等任务,降低了比赛难度。与此同时,突出“上海坐标”,将不少市民们平日里少有机会进入或是关注的场所纳入其中。比如说,“这次的路线之一就让线路考评者很惊叹,现在还有多少上海人记得这样一条线路啊,好像是上个时代的了。”徐超笑着说道,此次的比赛线路,将是一条“让老上海人重新发现上海,让新上海人更了解上海,让外国友人认识上海文化”的人文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