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北京 > 妈妈百事通 > 入园通 >
如何化解春季幼儿园插班生及家长的焦虑(2)
时间:2014-02-10 12:11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园方做法:五天陪伴计划帮助减轻焦虑 【插班前】 针对插班生,我们幼儿园会在宝宝入园前给他做个家访,让孩子先熟悉老师。家访时老师对孩子喜欢什么、平时吃什么、大小便情况,有什么要好的朋友等生活上的情况进行

园方做法:五天陪伴计划帮助减轻焦虑>>>
 
【插班前】
 
针对插班生,我们幼儿园会在宝宝入园前给他做个家访,让孩子先熟悉老师。家访时老师对孩子喜欢什么、平时吃什么、大小便情况,有什么要好的朋友等生活上的情况进行详细调查。
 
老师在孩子入园前对班上的学生进行介绍,先让老生对新进入的孩子心理上有一个接受的铺垫。在宝宝入园后可以带上家长的照片和孩子喜欢的玩具,让孩子在刚进入幼儿园后能找到属于自己熟悉的世界中的东西,孩子就不太会有陌生感。
 
【插班后】
 
老师会给与插班生更多的关注和照顾,帮助他消除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此外,幼儿园还允许家长陪伴,一般可以陪伴五天。
 
我们对这五天的陪伴时间有设计,第一天请家长和孩子入园,10点左右让家长接走孩子,若孩子适应得比较好,可以待到中午;第二天家长继续陪伴孩子到吃午饭;第三天陪伴孩子在幼儿园睡觉;第四天家长把孩子送来后告诉他,我要出去一趟,然后在中午来看孩子一下,若孩子正常午睡,家长可以走,若不正常家长可以安抚一下;最后一天家长尝试下午再接走。
 
在新生入园一个月期间,我们会每天给家长发一份孩子日常生活及当天情绪的汇报,减轻家长的担心,以免家长把焦虑情绪传染给宝宝。其实很多宝宝有入园焦虑,是受到家长焦虑情绪的影响。
 
【家长配合】
 
决定插班前,家长要提前一定的时间经常带孩子到幼儿园来玩,展示幼儿园生活多有趣,让宝宝先在心理上不害怕。
 
在家里让孩子了解幼儿园的作息制度和生活流程,感受幼儿园生活的规律性。
 
插班建议


入园前“打开门”教育孩子
 
放学后,家长不要立刻把孩子接走,可以让孩子留在幼儿园与小朋友多待一会。家长还可以相互建立微信群,多在课下约在一起聚一聚,建立孩子的伙伴关系。插班后若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家长要与老师多沟通交流,要配合老师。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家长可以陪同一段时间,帮孩子快速找到玩伴。
 
三口之家的小型结构家庭,平时接触人少,孩子相对比较胆小,互动能力弱。家长应在入园前打开门教育孩子,让孩子与小区其他孩子互动,培养参与意识。另外,重视亲子互动,选择一些情感交流的书籍,让孩子了解到上幼儿园交朋友是现阶段必须要做的事情,是愉快的事情。
 
插班贴士

1、3岁入园是最佳年龄
 
有些家长插班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可以早些适应集体生活。但幼儿园认为,教委规定的入园时间(3岁)是很科学的,这时孩子生活上基本能够自理,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愿望。年龄太小的宝宝依赖性还很强,适应能力也较差,勉强送园对孩子身心健康发育不利。
 
2、不要成为班里最小的
 
从正常孩子身心发展的情况来看,三岁、四岁、五岁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在运动、思维、语言表达、社交能力等层面都会有明显的差距。马林林建议,插班要符合自己孩子的正常年龄段,让宝宝不要成为班里最小的,揠苗助长对其身心发展都不利。
 
3、关注幼儿园考核指标
 
部分幼儿园对插班生有一些硬性指标的考核,例如:
 
自理能力比较弱,进餐、如厕没有养成相对固定的习惯;自身大运动的不协调,容易摔跤、走路不稳,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弱;体质比同龄孩子差的宝宝,被认为不适合插班。
 
相关阅读: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