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子的妈妈  发表于 2015-10-26 19:13:58| 2444 次查看 | 7 条回复
由于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购买学区房的方式人小孩读浦东名校明珠和福外,使得以小户型低总价老公房为主的明珠B区和福外本部人满为患,今年开始都已经扑出来了,差点入不了学。 虽然今年的都收了了(明珠B调剂到明珠A,福外本部扩招),但从明年开始,浦东估计会模仿徐汇闵行杨浦宝山等其他区,出台5年一娃,户口年限排队等政策。

根据明珠B和福外本部的情况,在加上18年的出生高峰期,现在买明珠B和福外本部的学区方法,如果户口不能满4年(截至到入学年份的4月30日),将会有很大的风险。

下面转两个帖子

我为什么选择明珠----献给和我一样纠结于学区房选择的爸爸妈妈们

一直都以为孩子还小,所以从来不关心小孩上学的事情。突然有一天逛论坛,发现小学和小学之间的差距居然会这么大。同时还发现,小学还分民办和公办,而热门公办小学的入学,居然还有户口年限要求,有的居然要3年以上。也就是说,在幼儿园之前,你就要确定学区房了。

突然之间,发现宝宝还没有上托班,就要考虑学区房的事情了。于是狂刷各大育儿论坛,终于弄清楚了上海小孩从小学到高中的整个升学过程的来龙去脉,在此与还处于朦胧阶段的爸爸妈妈们分享。

首先你要确定是要走体制内路线还是体制外路线。体制内,就是参加国内高考,体制外,就是出国读本科或者高中。

现在出国的的学生很多,特别是家庭条件好,又不想让孩子太辛苦读书的,花一百多万到国外镀一下金,绝大部分回到国内只能找3000-5000元工资的收入。如果去美国读本科,不能上前15名的学校,出来后就业还不如北大清华。如果不能进前30名的,出来后毕业还不如复旦交大。想进美国前15名的,难度比进北大清华还大,想进美国前30名的,难度也高于复旦交大。

如果确定是体制内的,那么就必须以高考最为一切行动的指挥棒。所以以下分析从高考倒推进行。

大家都知道上海的四大高中:上海中学,华师大二附中,复旦附中,交大附中。到底这四大在上海牛逼到什么程度?以北大清华在上海的招生为例,每年北大清华在上海的招生人数在200名左右,其中上海中学70多名,华二60名左右,复旦附中20名左右,交大附中10名左右。也就是说四大要占85%左右。(就成绩来说,七宝已经超过交大附中,但交大附中预录交大有优势)。去复旦附中和交大附中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奔复旦和交大去的,因为复旦预录复旦附中人数比较多,交大预录取交大附中人数比较多。

上海中学的生源来自哪里?
上海中学的生源主要来自其嫡系部队张宝华:小儿子张江集团中学,二儿子上宝中学,大儿子华育中学(上中系3大初中)。
上海中学10个班级,每个班级40人,每年招生400人左右。以今年为例,今年上中的预录取人数在235人左右(不包括裸考),其中华育121人,上宝33人,张江24人,三校合计178人,占235人总数的76%左右。也就是说,上中的生源四分之三左右来自其嫡系初中。

相比之下,华二的生源来源比较分散复杂,基本在全市范围内抢生源,主要原因是其嫡系的两个初中位置太偏,生源不是很理想。今年华二预录取的主要的生源有:复旦兰生27人,华二初级22人,张江集团19人,市北中学17人,进华15人,新华初13人。

其他高中就不仔细分析了,网上有数据的,大家自己去查。


说完高中说初中

上海市的顶级初中,基本是民办的天下。公办的的只有上外120和市北理科。上海的名校初中有:上外120,华育,复旦兰生,市北理科,接下来是上宝,张江,世外,进华,新华初等,再往后是文莱,市西初,新竹园,延安初,纯志,复旦二附中,华二初,建平实验,建平西,杨波,上中东等。

120就不谈了,直升上外附中,基本以出国为主要目标,其它前5名学校今年预录取情况如下(不含裸考):

华育中学 8个班,320名左右毕业生,预录187人
上中121人、华二7人、复附4人、交附5人、七宝20人、南模21人、延安1人、曹二3人、复兴1人、华二闵行1人、交附嘉定2人、复附浦东1人

复旦兰生 6个班,240名左右毕业生,预录149人
华二27人、复附66人、交附17人、控江19人、七宝3人、建平1人、华二闵行2人、交附嘉定1人、复附浦东2人、进才2人、市实验1人,大同2人、南模2人、曹二1人、复兴3人

上宝中学 8个班  320名左右毕业生,预录104人,
上中33人、华二2人、复附5人、交附3人、七宝37人、南模13人、延安1人、曹二1人、华二闵行5人、复附浦东1人,大同1人、格致2人

市北初级 6个班,240名左右毕业生,预录101人
上中16人、华二17人、复附14人、交附3人、七宝8人、南模1人、延安1人、曹二2人、市北29人、华二闵行5人、复附浦东2人、市实验1人,大同1人、格致1人

张江集团 6个班(其中一个地段班),去掉地段班后有200人左右毕业生,预录93人
上中24人、华二19人、复附5人,交附4人、建平14人、南模2人、曹二3人、控江1人、华二闵行1人、七宝5人、交附嘉定1人、复附浦东2人、进才6人、市实验1人,大同5人


再来看看初中名校的生源

神仙学校上外120的,全市招120名,第一大生源是上外附小,20%左右,第二大是明珠小学15%左右,再往后是世外、福外、逸夫、盛大等(据说条子生占很大比例);

华育一共招320名,其中徐汇区140名,外区180名。第一大生源是明珠小学 50多个,占17%左右,跟在后面的是逸夫,盛大,世外,上外附小,福山外国语小学等。今年明珠A5个班华育的OFFER大约拿到了30多一点,最终去了26个,其它几个弃坑去了120或者其他地方,这个成绩媲美徐汇一流民办。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福山正达第一届毕业生拿到了15个华育的OFFER,成绩喜人。

就全上海来说,排前5名的小学,应该是 世外,上外附小,逸夫,盛大,明珠。前5名里面,只有明珠是公办的,其它4个都是民办的。所以说,明珠是上海的第一公办小学,并且远远领先第二。

就全上海来说,好的小学,基本都是民办的,除了浦东和静安。浦东和静安还是公办小学的天下。

浦东的小学排名:第一梯队明珠,福外,六师附小,福山正达(民办),第二梯队:二中心、海桐、竹园、浦师附小、浦南、进才实验(9年制)、实验东校(9年制)等;


由于距离关系,并且只是想买个小房子挂户口,所以明珠AB和福外总部是我们首先考虑的。

明珠分ABC3个校区,今年招生A区5-6个班,B区4个班,C区5-6个班。其中B区是小班制,据说一个班最多只能装下34人,今年15个班大约500多学生。数学是强项。
福外(公办)有3个校区,今年一共21-22个班,900左右学生。英语是强项。

我们家是女孩子,按照一般的思维,应该选择福外,但经过仔细比较以后,我们选择了明珠B。具体原因如下:

首先是房价

梅园的房价溢价里面包含了初中部分(建平西校)和幼儿园部分(冰厂田,部分小区对口),但对我来说,这个部分没有任何价值。幼儿园对我来说区别不是很大。至于初中,建平西也只能说是个中等档次的初中,并且规模很大,等再过几年,招生人数要超过1000了。进建平西,一定要进阶梯班,也就是要进前20%。前20%可以进重点高中。如果不能进前20%,那么在建平和其他普通初中也没太大区别。那么前20%的主要是哪些人呢?主要两部分,一部分是非地段生,也就是考进去的。另外一部分虽然是地段生,但本来成绩就比较好,如果要择校课也可以考出去的,只是家住在附近,不想折腾,或者因为建西是公办没有学费所以进了建平西的。那种条件不够择校出去的,只能对口统筹进建平西的,没多少可以进前20%的。

所以说,双学区房是个伪命题。爸爸妈妈们要记得,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切都要靠努力来取得。只要你的小孩成绩够好,不对口公办名校,照样可以考进去,不努力成绩不够好,对口进去也是止步中考。

所以,相对于明珠上海第一公办的地位,明珠的学区房价格是明显低估的。

在明珠的AB里面,A区没地方停车,以后开车接送极其不方便,所以最后选了明珠B(明珠B出来的小房子最多,这也为将来对口学生数量扑出来留下了祸根)。


其次是学习效率

知名小学的名校择校率为什么好?除了民办小学生源会好一些以外,主要就是两大法宝:校内超纲教学,校外鸡血培训。
校外鸡血培训,谁都可以,但校内超纲教学,不是那么简单的。在这方面,民办小学就占尽优势,因为考民办进去的,都是有着相近教育理念和目标的家庭。所以相同的校内时间,民办学校可以学得更深更难。

如果小孩资质差不多,课外鸡血培训差不多,那么校内的学习效率就成为主要差别了。

在这方面,明珠就比福外有优势。特别是在数学方面,明珠多一门课程:智慧数学,可以理解为低年级是思维课程,中高年级是奥数课程。

福外的英语对我来说有点鸡肋,因为福外是公办小学,所以英语不可能像世外一样拔高很多,如果你拔高太多,马上有人到教育局投诉你。虽然福外有沙龙班,但沙龙班是课后的,要占据课外时间。

所以说,公办学校是无法和民办抗衡的,必须照顾到只愿意快乐教学的家庭,这是公办学校的死穴(说句难听的,如果班上有个弱智,你的教学难度必须适应这个弱智的智商水平)。只有明珠相对是个异类,可能是明珠名声在外,虽然都是地段生,但大部分家长也接受了这个事实,学校里面也形成了这样的学习气氛。另外通过买学区房入明珠的家庭也越来越多,这些家庭都是愿意鸡血的家庭。

所以,明珠是对家庭配合要求较高的学校,类似于民办。如果明珠小孩的父母不能配合学校对小孩进行辅导的话,会跟不上大部队的,这样小孩就比较惨。后面作业难度上去以后,每天回家作业牛蛙只要半小时,普娃1小时,掉队的可能3小时也做不完(因为做得慢,或者不会做)。

有些人不选择明珠,是因为传说中明珠学习太苦,这在我看来是非常可笑的事情。

首先,苦不苦,不是学校决定的,是父母决定的,如果不想择校,那么到哪里都不会苦。如果想进好学校,不管哪个学校,校内学的都不够,都要外面补,所以都会苦。
假设考一个知名初中,需要8分的知识。 普通学校课内教了5分,需要外面补3分,明珠课内学了7分,需要外面补1分,你说哪个轻松哪个辛苦?只不过是明珠的学生虽然课内学了7分,但课外补的不是1分,而是3分或者5分,也就是总分要到10分甚至12分。这才是明珠学生苦的原因,也是明珠出成绩的原因。

又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可能吗?家长在这个问题上想不清楚的话,那么小孩在起跑线上就已经输了一步了。


第三是名校效应

两个条件差不多的小孩,一个在知名小学,中等生,一个在普通小学,第一名,那么哪个进知名初中的可能性更大?在大部分情况下是知名小学的那个中等生。
上海小升初的一个特点是没有统考,所以各名校挑人,都喜欢偷偷摸摸去好学校挑,一次可以挑好多,那些普通小学的,就只能裸投了。

上外120的分配出来的面单,浦东估计只有明珠和福外的沙龙班有,其他的只能裸投。

华育这样顶级初中的专场神秘考,浦东估计只有明珠有这样的特殊待遇。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学区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名校的学区房,使得有些学区的入学人数大大超过招生人数。浦东的重灾区是明珠B和福外本部。这两个地方都是小户型的老公房为主,总价低,大家都买来挂户口,从今年开始入学人数已经扑出来了,差点有人如不了学。所以,买这两个学校的学区房,如果不能满足父母产证和户主,5年一娃,户口满4年(起码3年),将会有很大的风险。明珠A和福外花园校区情况要好很多。虽然福外本部和明珠B今年都是收了(明珠B调剂到A区,福外本部扩招),但从明年开始,政策收紧是可以预期的。


最后给大家的建议是:

1、名校只是一群愿意为孩子投入更多资源的家长集聚地,除了可以给你带来名校效应的敲门砖外,其它的都要考成绩说话(成绩包括校内和校外),不要以为进了名校就可以放手了,相反,进了名校,你需要给孩子更多的辅导,否则就容易掉队。所谓小学靠家长,初中靠老师,高中考自己。

2、择校就是择同学,择相同理念的家长群,择一个学习氛围;

3、如果你初中志在名校,在浦东话,小学最好选择排名前10的;

4、不要只纠结学校排名,距离远近也非常重要,不要把时间都浪费在上下学路上;

5、如果无法选择好的小学,普通小学里面选择那些放学早、作业少的,通过课外时间鸡血来提升自己;最可怕是那些学校很烂,低水平的作业却很多的学校了。


如果让我选,我浦东最喜欢的学校是福山正达,因为正达校内兴趣班很多,有利于小孩的全面发展,但学费也很贵。另外,再过两年,福山正达肯定会非常热门,到时不到10%的录取率,谁也没法保证可以进去,毕竟对一个6岁小孩的判断会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赌不起!




也来谈谈明珠的学区房

这两天福外的事情好像搞得挺大的。

用一个网友的话来说,就是浦东教委的人要蠢到什么程度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市教委明确建议各区参照静安实施5年1娃政策,浦东区教委只要智商是正的,都会顺势而为,这样一方面表示了对上级领导指示的尊重,另一方面,以后即使有人来闹,也可以推脱说是市教委的政策,要闹去市教委闹去。 另外,话先说在前面,实际执行可以根据情况调整,给自己留余地。户口年限的事情也是一样的,可以先说在前面。

今年明珠A区没有招满,B区超额了,C不区清楚。A区历年有很多条子生(当然明珠的名声不好<网上黑明珠的太多了>,所谓的条子生大部分也都是鸡血父母家的孩子,更多的快乐教育的条子生都去了福外)。今年A区条子进不去了,所以A区招不满了。所以调剂B区和C区的孩子去A区。

A区和C区的班级数量和每班的人数都大于B区,唯一可以解释的,是B区教学楼教室数量少,每个教室的面积比较小。 B区每班36人满员,4个班。A区和C区都是40多个人,5-6个班。所以,6个班的时候A区和C区的人数比是B区的将近两倍,5个班的时候人数大约是B区的1.6倍左右,加上A区条子生多(这里可以理解为条子生的平均水平高于地段生),所以A区去名校的人数肯定比B区多不少,翻番也是正常的(所以不能因为这个说A区比B区好,也有人说去年B区平均成绩最好)。C区比B区多也是正常的。另外,据说A区的数学上的比B区上得更深一些。

但情况在变化。

C区基本都是以自主为主,大户型,所以房产换手率不高。 C区对口小区:金色里程966户,新里程1600户,和合苑1500户左右,东方滨港园460户,合计4530户左右。

A区出来的房子也不多,所以换手率也不是很高。另外A区的交通情况不好,不是很适合挂户口开车接送(附近租房子可以)。A区对口小区:朱家滩小区  350户,泉东小区 560户,开发浦东 800户,东欣高层 1000户(估计),繁荣昌盛 832户,东明广场 500户(估计),华飞公寓 520户,合计4560户左右。

B区基本都是小户型,大部分是30多平米的一室户,总价低,加上房价低估(相对于明珠学区这个名字来说,潍坊的房价真都是低估太多了),所以最近几年房子换手率比较高,而近几年买进去的,基本都是为了小孩读书才买的(大部分都是每天接送,或者附近再租房子)。B区对口小区:9村2264户, 10村(一小区)1178户,10村(二小区)800户左右(估的),六村960户,七村760户,合计约6000户。

由此可见,明珠A区和C区,对口户数少,小户型少,换手率低,招生人数多,而B区对口户数最多,小房型多,换手率高,但招生人数之只有A区和C区的60-70%。原因是,潍坊小学关闭后,原属于潍坊小学的学区,六村七村并入了明珠B区,5村等并入了浦师附小。

以B区为例,假如这6000户里面,有一半的户数,即3000户,房子是不卖的。剩下的3000户,按平均持有期10年来算,每年成交300套,而这300套,至少有90%是为了小孩上学才买的,这样以后对应的每年上学的学生数量在270名左右,这270名仅仅是新买学区房的学生数量,还不包括另外3000户里面的小孩,以及二胎的数量,所以实际人数肯定会超过300名。

据说去年B区140多个名额没有招满,还有少数条子生进来,但今年已经超额30多个(也有说法是超过40多个),这个现象肯定会一年比一年严重,一方面,户籍出生人数逐渐增加,更主要的原因是,买学区房的比例越来越高。

所以,明珠B的对口入学人数,很快会达到和超过300,超过现在接收能力的2倍。到时候的解决方法有四个:

方法一,增加5年1娃,户口年限排队,父母亲产证名字等条款;
方法二,B区扩招,增加班级数量,重新启用潍坊小学的教室,作为B的分部,比如4-5年级的搬到潍坊小学的教室;
方法三,重新启用潍坊小学,将六村、七村甚至10寸的二小区,都划归潍坊小学的学区,明珠B仅对口9村和10村一小区(9村和10村一小区都在崂山路东面,户数超过3400户,并且学区房比例高);
方法四,摇号。

个人觉得,前两种方案的可能性比较大一些。但是,如果马路对面的浦明师范的入学人数也铺出来了怎么办?如果这样的话,我觉得重启潍坊小学的可能性变大了,可能的学区划分是六村七村加现在浦明的一部分居委会,比如三村或者五村。毕竟2018年的入学人数,相对于2013要翻番,到时候所有小学都满了,统筹到哪里去呢?

虽然说,还有很多B区的小孩,产证或者户主是爷爷奶奶的,但是具体多少无法考证。所以,如果要保险的话,

买明珠B区的,要保证父母产证和户主,五年一娃,小孩户口满4年,只买9村和10村;买A区和C区的,父母产证和户主,五年一娃,小孩户口满3年。

不是说不满足上面条件就肯定不能上,但会有比较大的风险。虽然明珠学区房价格被严重低估,但要是买了上不了,损失就大了。

来自家长帮http://jzb.com/bbs/thread-3477821-3-1.html


今天老师又找我谈心了!
大鲨鱼喜洋洋  评论于  2015-10-26 19:19:34
支持分享精神。
乐_乐拉麻麻  评论于  2015-10-27 08:58:16
学习了,谢谢
为了孩子我爬我爬,咦~怎么总是没尽头呢!
senjies  评论于  2015-10-27 09:24:23
大概看了看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amyyunyun  评论于  2015-10-28 12:37:06
明珠没有好的对口初中,相当于破釜沉舟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carry_1014  评论于  2015-10-28 13:34:01
我们是普通不能在普通的学校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A1155665  评论于  2015-11-13 11:10:04
为了我的大红书!
强烈要求改发钻石,这点爱币不够塞牙缝!
lowe0506  评论于  2015-11-23 10:09:10
大红书是什么?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