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兰  发表于 2015-9-14 09:38:29| 2681 次查看 | 1 条回复
我为什么选择明珠----献给和我一样纠结于学区房选择的爸爸妈妈们
一直都以为孩子还小,所以从来不关心小孩上学的事情。突然有一天逛论坛,发现小学和小学之间的差距居然会这么大。同时还发现,小学还分民办和公办,而热门公办小学的入学,居然还有户口年限要求,有的居然要3年以上。也就是说,在幼儿园之前,你就要确定学区房了。


突然之间,发现宝宝还没有上托班,就要考虑学区房的事情了。于是狂刷各大育儿论坛,终于弄清楚了上海小孩从小学到高中的整个升学过程的来龙去脉,在此与还处于朦胧阶段的爸爸妈妈们分享。

首先你要确定是要走体制内路线还是体制外路线。体制内,就是参加国内高考,体制外,就是出国读本科或者高中。

现在出国的的学生很多,特别是家庭条件好,又不想让孩子太辛苦读书的,花一百多万到国外镀一下金,绝大部分回到国内只能找3000-5000元工资的收入。如果去美国读本科,不能上前15名的学校,出来后就业还不如北大清华。如果不能进前30名的,出来后毕业还不如复旦交大。想进美国前15名的,难度比进北大清华还大,想进美国前30名的,难度也高于复旦交大。

如果确定是体制内的,那么就必须以高考最为一切行动的指挥棒。所以以下分析从高考倒推进行。

大家都知道上海的四大高中:上海中学,华师大二附中,复旦附中,交大附中。到底这四大在上海牛逼到什么程度?以北大清华在上海的招生为例,每年北大清华在上海的招生人数在200名左右,其中上海中学70多名,华二60名左右,复旦附中20名左右,交大附中10名左右。也就是说四大要占85%左右。(就成绩来说,七宝已经超过交大附中,但交大附中预录交大有优势)。去复旦附中和交大附中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奔复旦和交大去的,因为复旦预录复旦附中人数比较多,交大预录取交大附中人数比较多。

上海中学的生源来自哪里?
上海中学的生源主要来自其嫡系部队张宝华:小儿子张江集团中学,二儿子上宝中学,大儿子华育中学(上中系3大初中)。
上海中学10个班级,每个班级40人,每年招生400人左右。以今年为例,今年上中的预录取人数在235人左右(不包括裸考),其中华育121人,上宝33人,张江24人,三校合计178人,占235人总数的76%左右。也就是说,上中的生源四分之三左右来自其嫡系初中。

相比之下,华二的生源来源比较分散复杂,基本在全市范围内抢生源,主要原因是其嫡系的两个初中位置太偏,生源不是很理想。今年华二预录取的主要的生源有:复旦兰生27人,华二初级22人,张江集团19人,市北中学17人,进华15人,新华初13人。

其他高中就不仔细分析了,网上有数据的,大家自己去查。


说完高中说初中

上海市的顶级初中,基本是民办的天下。公办的的只有上外120和市北理科。上海的名校初中有:上外120,华育,复旦兰生,市北理科,接下来是上宝,张江,世外,进华,新华初等,再往后是文莱,市西初,新竹园,延安初,纯志,复旦二附中,华二初,建平实验,建平西,杨波,上中东等。

120就不谈了,直升上外附中,基本以出国为主要目标,其它前5名学校今年预录取情况如下(不含裸考):

华育中学 8个班,320名左右毕业生,预录187人
上中121人、华二7人、复附4人、交附5人、七宝20人、南模21人、延安1人、曹二3人、复兴1人、华二闵行1人、交附嘉定2人、复附浦东1人

复旦兰生 6个班,210名左右毕业生,预录149人
华二27人、复附66人、交附17人、控江19人、七宝3人、建平1人、华二闵行2人、交附嘉定1人、复附浦东2人、进才2人、市实验1人,大同2人、南模2人、曹二1人、复兴3人

上宝中学 8个班  320名左右毕业生,预录104人,
上中33人、华二2人、复附5人、交附3人、七宝37人、南模13人、延安1人、曹二1人、华二闵行5人、复附浦东1人,大同1人、格致2人

市北初级 6个班,240名左右毕业生,预录101人
上中16人、华二17人、复附14人、交附3人、七宝8人、南模1人、延安1人、曹二2人、市北29人、华二闵行5人、复附浦东2人、市实验1人,大同1人、格致1人

张江集团 6个班(其中一个地段班),去掉地段班后有200人左右毕业生,预录93人
上中24人、华二19人、复附5人,交附4人、建平14人、南模2人、曹二3人、控江1人、华二闵行1人、七宝5人、交附嘉定1人、复附浦东2人、进才6人、市实验1人,大同5人


再来看看初中名校的生源

神仙学校上外120的,全市招120名,第一大生源是上外附小,20%左右,第二大是明珠小学15%左右,再往后是世外、福外、逸夫、盛大等(据说条子生占很大比例);

华育一共招320名,其中徐汇区140名,外区180名。第一大生源是明珠小学 50多个,占17%左右,跟在后面的是逸夫,盛大,世外,上外附小,福山外国语小学等。今年明珠A5个班华育的OFFER大约拿到了30多一点,最终去了26个,其它几个弃坑去了120或者其他地方,这个成绩媲美徐汇一流民办。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福山正达第一届毕业生拿到了15个华育的OFFER,成绩喜人。

就全上海来说,全市第一梯队的小学,应该是 世外,上外附小,逸夫,明珠,盛大,七外。第一梯队里面,只有明珠是公办的,其它5个都是民办的。(注:本排名主要根据各小学录取上海主要知名初中的人数/比例,以及4大杯赛的获奖成绩情况。排名方法很多,这个只是排名之一,不喜勿喷)。

就全上海来说,好的小学,基本都是民办的,除了浦东和静安。浦东和静安还是公办小学的天下。

浦东的小学排名:第一梯队明珠,福外,六师附小,福山正达(民办),第二梯队:二中心、海桐、竹园、浦师附小、浦南、进才实验(9年制)、实验东校(9年制)等;


由于距离关系,并且只是想买个小房子挂户口,所以明珠AB和福外总部是我们首先考虑的。

明珠分ABC3个校区,今年招生A区5-6个班,B区4个班,C区5-6个班。其中B区是小班制,据说一个班最多只能装下34人,今年15个班大约500多学生。数学是强项。
福外(公办)有3个校区,今年一共21-22个班,900左右学生。英语是强项。

我们家是女孩子,按照一般的思维,应该选择福外,但经过仔细比较以后,我们选择了明珠B。具体原因如下:

首先是房价

梅园的房价溢价里面包含了初中部分(建平西校)和幼儿园部分(冰厂田,部分小区对口),但对我来说,这个部分没有任何价值。幼儿园对我来说区别不是很大。至于初中,建平西也只能说是个中等档次的初中,并且规模很大,等再过几年,招生人数要超过1000了。进建平西,一定要进阶梯班,也就是要进前20%。前20%可以进重点高中。如果不能进前20%,那么在建平和其他普通初中也没太大区别。那么前20%的主要是哪些人呢?主要两部分,一部分是非地段生,也就是考进去的。另外一部分虽然是地段生,但本来成绩就比较好,如果要择校课也可以考出去的,只是家住在附近,不想折腾,或者因为建西是公办没有学费所以进了建平西的。那种条件不够择校出去的,只能对口统筹进建平西的,没多少可以进前20%的。

所以说,双学区房是个伪命题。爸爸妈妈们要记得,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切都要靠努力来取得。只要你的小孩成绩够好,不对口公办名校,照样可以考进去,不努力成绩不够好,对口进去也是止步中考。

所以,相对于明珠上海第一公办的地位,明珠的学区房价格是明显低估的。

在明珠的AB里面,A区没地方停车,以后开车接送极其不方便,所以最后选了明珠B(明珠B出来的小房子最多,这也为将来对口学生数量扑出来留下了祸根)。


其次是学习效率

知名小学的名校择校率为什么好?除了民办小学生源会好一些以外,主要就是两大法宝:校内超纲教学,校外鸡血培训。
校外鸡血培训,谁都可以,但校内超纲教学,不是那么简单的。在这方面,民办小学就占尽优势,因为考民办进去的,都是有着相近教育理念和目标的家庭。所以相同的校内时间,民办学校可以学得更深更难。

如果小孩资质差不多,课外鸡血培训差不多,那么校内的学习效率就成为主要差别了。

在这方面,明珠就比福外有优势。特别是在数学方面,明珠多一门课程:智慧数学,可以理解为低年级是思维课程,中高年级是奥数课程。

福外的英语对我来说有点鸡肋,因为福外是公办小学,所以英语不可能像世外一样拔高很多,如果你拔高太多,马上有人到教育局投诉你。虽然福外有沙龙班,但沙龙班是课后的,要占据课外时间。

所以说,公办学校是无法和民办抗衡的,必须照顾到只愿意快乐教学的家庭,这是公办学校的死穴(说句难听的,如果班上有个弱智,你的教学难度必须适应这个弱智的智商水平)。只有明珠相对是个异类,可能是明珠名声在外,虽然都是地段生,但大部分家长也接受了这个事实,学校里面也形成了这样的学习气氛。另外通过买学区房入明珠的家庭也越来越多,这些家庭都是愿意鸡血的家庭。

所以,明珠是对家庭配合要求较高的学校,类似于民办。如果明珠小孩的父母不能配合学校对小孩进行辅导的话,会跟不上大部队的,这样小孩就比较惨。后面作业难度上去以后,每天回家作业牛蛙只要半小时,普娃1小时,掉队的可能3小时也做不完(因为做得慢,或者不会做)。

有些人不选择明珠,是因为传说中明珠学习太苦,这在我看来是非常可笑的事情。

首先,苦不苦,不是学校决定的,是父母决定的,如果不想择校,那么到哪里都不会苦。如果想进好学校,不管哪个学校,校内学的都不够,都要外面补,所以都会苦。
假设考一个知名初中,需要8分的知识。 普通学校课内教了5分,需要外面补3分,明珠课内学了7分,需要外面补1分,你说哪个轻松哪个辛苦?只不过是明珠的学生虽然课内学了7分,但课外补的不是1分,而是3分或者5分,也就是总分要到10分甚至12分。这才是明珠学生苦的原因,也是明珠出成绩的原因。

又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可能吗?家长在这个问题上想不清楚的话,那么小孩在起跑线上就已经输了一步了。

第三是名校效应

两个条件差不多的小孩,一个在知名小学,中等生,一个在普通小学,第一名,那么哪个进知名初中的可能性更大?在大部分情况下是知名小学的那个中等生。
上海小升初的一个特点是没有统考,所以各名校挑人,都喜欢偷偷摸摸去好学校挑,一次可以挑好多,那些普通小学的,就只能裸投了。

上外120的分配出来的面单,浦东估计只有明珠和福外的沙龙班有,其他的只能裸投。

华育这样顶级初中的专场神秘考,浦东估计只有明珠有这样的特殊待遇。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学区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名校的学区房,使得有些学区的入学人数大大超过招生人数。浦东的重灾区是明珠B和福外本部。这两个地方都是小户型的老公房为主,总价低,大家都买来挂户口,从今年开始入学人数已经扑出来了,差点有人如不了学。所以,买这两个学校的学区房,如果不能满足父母产证和户主,5年一娃,户口满4年(起码3年),将会有很大的风险。明珠A和福外花园校区情况要好很多。虽然福外本部和明珠B今年都是收了(明珠B调剂到A区,福外本部扩招),但从明年开始,政策收紧是可以预期的。


最后给大家的建议是:

1、名校只是一群愿意为孩子投入更多资源的家长集聚地,除了可以给你带来名校效应的敲门砖外,其它的都要考成绩说话(成绩包括校内和校外),不要以为进了名校就可以放手了,相反,进了名校,你需要给孩子更多的辅导,否则就容易掉队。所谓小学靠家长,初中靠老师,高中考自己。

2、择校就是择同学,择相同理念的家长群,择一个学习氛围;

3、如果你初中志在名校,在浦东话,小学最好选择排名前10的;

4、不要只纠结学校排名,距离远近也非常重要,不要把时间都浪费在上下学路上;

5、如果无法选择好的小学,普通小学里面选择那些放学早、作业少的,通过课外时间鸡血来提升自己;最可怕是那些学校很烂,低水平的作业却很多的学校了。


如果让我选,我浦东最喜欢的学校是福山正达,因为正达校内兴趣班很多,有利于小孩的全面发展,但学费也很贵。另外,再过两年,福山正达肯定会非常热门,到时不到10%的录取率,谁也没法保证可以进去,毕竟对一个6岁小孩的判断会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赌不起!



-----------------------------------------------------------------------------------------------------------------------------------------------------------

第一次更新

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关注本帖,谢谢大家,在此我只想重申两点:

第一,择校的事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统一标准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好,没必要争来争去的,因为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的。
第二,明珠虽好,但买学区房一定要谨慎,据我所知,接下来几年买明珠B对口的入学的人数将大大超过明珠B的招生能力,所以,如果做不到5年1娃,户口年限满3年或者4年的,买房前要做好被统筹的心里准备。

原文中有措辞不当的地方,请大家谅解,工作很忙,没有时间细细推敲,这个不是论文,只是给大家参考用的。


---------------------------------------------------------------------------------------------------------------------------------------------------------

第二次更新

想不到我的帖子居然变成了一个骂人贴。本来作为一个买了明珠学区房的家里,不太适合再多说什么,免得人家说我站在明珠家长的立场说话。但现在这个情况,我不得不再说几句。这个帖子本来就是一个经验分享帖,只是叙述我选明珠的原因,给大家一个参考。诚然我不喜欢有人

在帖子里骂人,但我更不喜欢帖子里面那些误导人的东西。骂人的话一般人都不大会去看,但一些根本不对的话,看起来好像还有点道理,这样就容误导人了。我希望我帖子里面的所有的观点,都是合乎逻辑的,都是有证据和数据来支撑的,至于结果是否正确,推理是否合理,读者自己会判断。

跟帖里面部分误导人的地方包括:
1、杨浦好初中多,浦东好初中少,所以浦东的学生要到处乱窜;
2、杨浦的小学比浦东的好,明珠如果放到杨浦,也就一般般了;

3、竞赛成绩不重要,杨浦进好初中不需要去竞赛拿奖;
4、去顶级初中人数多,不能表示小学好;
5、关于劝退
6、关于吹牛


现在让我来具体分析一下

1、杨浦好初中多,浦东好初中少,所以浦东的学生要到处乱窜;

首先,如果按顶级初中来说,浦东是只有一个,张江。 但如果是按 淘气小白 的标准来说,浦东的好初中多了去了。
按今年重点高中预录成绩前30名来说,排名如下(红色是杨浦区的,绿色是浦东区的):

第1名:民办华育中学:187人

第2名:民办兰生复旦中学:149人
第3名:民办上宝中学:104人

第4名:市北初级中学:101人
第5名:民办张江集团学校:93人

第6名:民办进华中学:70人

第7名:民办新华初级中学:63人

第8名:文来中学:58人

第9名:市西初级中学:57人

第10名:民办新竹园中学:56人
第11名:延安初级中学:55人

第12名:同济大学附属存志学校:54人
第13名: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52人

第15名:建平中学西校:51人

第15名:民办立达中学:51人

第17名:世界外国语中学:46人

第18名:民办扬波中学:44人
第19名:建平实验中学:42人

第20名:民办新复兴初级中学:41人

第21名:上海中学东校:37人
第22名:民办浦东交中初级中学:32人

第23名:民办桃李园实验学校:29人

第24名:西南模范中学:28人

第25名:进才中学北校:28人
第26名:民办迅行中学:27人
第27名: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26人

第27名:进才实验中学:26人

第29名:梅陇中学:25人

第30名:西南位育中学:24人

期中杨浦的一共有4个学校282人预录取,浦东的一共有8个学校365人,期中要注意的是,兰生是全市招生的,外区招生比例占60%,浦东张江外区招生只有
一个班,占20%。

上海市排名前4的中学:上外120,华育,兰生,市北理科,看成是全市的中学,而不是所在区的中学,更加合理一些。

而排在后面的上宝,张江,可以看成是闵行和浦东的学校,因为外区招生比例很低。

所以将兰生的预录取人数去掉60%,张江的预录取人数去掉20%,调整后的预录取人数情况是杨浦3个学校193人,浦东8个学校346人。所以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杨浦好学校多,浦东好学校少的情况;况且浦东还有一个上海实验学校没有算;

兰生6个班只是有40%是招杨浦区的,而60%的外区里面,有将近20%是浦东考生,而杨浦考张江的,非常少。

全市范围来看,顶级中学里面杨浦学生考张宝华的很少。市北理科全市招生就只有一个班,所有给杨浦的机会也不多。上外120里面,浦东要考取40多个(光明珠+福外就要30多了),肯定比杨浦的多得多了。

所以,从区整体看,考顶级初中的,杨浦并不比浦东有明显优势。


2、杨浦的小学比浦东的好,明珠如果放到杨浦,就不能排第一了;

从小学来看,杨浦更加没法和浦东比。不要说明珠,在杨浦,可以超过浦东的福外和六师附小的小学都没有。
每年录取上外120、华育、兰生、市北理科、上宝、张江六大名校的人数加起来,明珠有100多个。杨浦找不出有一个小学能够达到明珠一半的。明珠每年还有几十个去上海实验学校的还没算。

3、竞赛成绩不重要,杨浦进好初中不需要去竞赛拿奖;


说竞赛。上海的一个特点是小升初没有统考。所以名校如何选择生源呢?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奥数竞赛和英语证书。上海的绝大部分民办初中都看竞赛成绩的,特别是好一点的学校。公办里面,120和市北理科都是看奥数奖项和英语证书的。兰生虽然以小五班成绩为主,但兰生小五班数学考试的难度和4大杯竞赛的难度是相当的,相当于还是奥数竞赛。所以,即使你在杨浦,如果想进名校,竞赛还是很重要,非常重要。

4、去顶级初中人数多,不能表示小学好;

的确,我们现在无法拿到去北青复交的这些人,是从哪些小学毕业的。另外即使有,也只能表明很多年前的情况了,现在行情每年都在变。10年前华育在徐汇还只能排第三。但我们可以相信,上中、华二、复附、交附不是笨蛋,他们知道去哪些初中找合适正确的人,同样,120、华育、兰生、市北理、上宝、张江,他们也不是笨蛋,他们也知道去哪里找正确的人。如果明珠的人以后都没有好成绩,那么120和华育为什么要来明珠招这么多人呢?他们真傻吗?

5、关于劝退

所谓劝退,实际就是建议转学。这样的情况,在所有好学校里面都有可能发生,但都是极个别的。出现这种情况,如果不是孩子真的有问题,肯定是家长有问题。如果小孩真的已经被大部队甩下很远,已经一个人掉队,追不上大部队了,再硬让小孩在名校里面呆着,就是对小孩的摧残,是对小孩最大的不负责任。正常的父母,根本不需要学校来暗示,自己就应该主动去转学了。转去普通小学,正常情况还可以混个中等生,对建立小孩的自信心有着极大的帮助。据说有明珠落后生转到普通学校后考第一名的。
如果因为这个原因不选择名校,我想应该也是正确的选择,因为父母的智商也就这个水平了。


6、关于吹牛


说句实在话,名校真的不需要吹牛,只需要把数据列出来就够了。
但任何学校都有差生,特别是公办学校。所以所谓的“新竹园说只要明珠出来的我们都要”也许只是某一人随口这么一说(这个人是不是明珠的还不一定),真有人相信的话,我也是替这个人的智商捉急啊。居然还一直有人拿这个来说事,真是人心叵测啊!类似的还有一位福外人说的“班上成绩最后一名的 都

去了新竹园”。你们对新竹园到底什么仇什么恨,要这样黑它?

所以,在看贴的时候,相信大家都会有自己分析判断。

论坛欢迎不同的论点,但请用数据和证据来说话,否则到最后就变成毫无意义的争论。


写完了想想,觉得自己好傻。别人也就是随便张口说说,我自己却要花几个小时查数据来论证。本来只是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自己有没什么好处可以拿的。只是既然发了这个帖子,就要负责。但以后再也不会这么做了。就算是后面有人在这个帖子里面拉屎,我也不管了。

原文来自篱笆http://www.libaclub.com/t_113_8905948_1.htm

今天老师又找我谈心了!
xzsynmcmtj  评论于  2015-9-14 09:39:55
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