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广立  发表于 2014-7-17 14:06:41| 1457 次查看 | 3 条回复
我们都知道阅读对于孩子语文学习的重要性。给孩子买课外书,看孩子读课外书,对于家长们来说,应该也是一件非常快乐而欣慰的事情,所谓“多多益善”。但是我们有时候会发现,孩子读了不少课外书,可能还是按系列一套一套读的,一本也不落,读的还都是普遍评价不错的课外书,孩子读的时候也挺津津有味的,但是读完以后,却好像没什么太大帮助,孩子也许“一问三不知”,有些家长也跟我表示“都看热闹了,看完也没落下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能要分两个角度看。

一方面,阅读对于孩子语文综合能力的影响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根据孩子知识储备和吸收水平的不同,真正见到成效需要的时间也是不同的,但是至少都不会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所以家长要有一定的耐心,不能指望什么立竿见影的效果。另一方面,我们的阅读分为泛读和精读两类,泛读的书,主要作用是了解一些浅层的知识,拓宽知识面,培养阅读兴趣,提高浏览和接受信息的能力。对于三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泛读的书说是“看热闹”,也没什么大错,不必要求他们看完非要说出个一二三来,孩子看了,读的时候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了,也就可以了。这一类书,我们可以说是“开卷有益”,也不必规定孩子到底要读什么,说句大俗话,至少这个时间是用来看书了,再怎么样还能认几个字呢,不必太苛求。

而另一方面,如果是精读的书,我们的要求就完全不一样了。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精读的书,家长一定要把好关。不同于泛读,这一类书是我们要求孩子要细读,读的时候要思考,甚至不止读一遍的。那么对于这些书的质量,我们的要求也相对会高过泛读的书籍。到底什么样的书可以作为精读的书呢?首先是书的内容。这里还是建议大家,尽量选择一些经典的儿童文学名著,或者是经过了时间考验的、有口皆碑的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当然,如果是非儿童文学的世界名著,注意要挑选适合孩子看的青少版本。那么其次要说的就是这个版本问题。有些家长可能不太注意这个,但是对于孩子的精读数目,这个版本是很重要的。国产的书,校对得细心不细心?字词和标点的错漏多不多?外国的书,翻译质量如何?文笔高下?名作改编的青少版本,改编的水平如何?这都是家长帮孩子挑选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如果判断不准,至少要选择比较好的出版社,这样才不至于让孩子在阅读中受到不必要的误导。

在孩子手中的书质量很高,我们也确定其中有很多值得孩子学习吸收的内容的情况下,作为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检验和巩固阅读效果呢?这里有几个适合家长日常使用的简单的方法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个,是督促孩子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可以写的内容很多,积累好词好句,对于文章某一处的思考或者疑问,章节整体的读后感等等都包括其中。但是很多孩子大概是不喜欢这种形式的,那么我们简化一下,在书上划出一些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地方,写一些旁批,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反馈的办法。孩子如果不喜欢写旁批,家长翻翻孩子读过的书,看看划过线的内容,问一问孩子为什么觉得这里写得好,这样的交流对于孩子的阅读也是非常有益的。

第二个,则是家长和孩子面对面的对于书籍内容的交流。实际上,如果家长有时间精力的话,稍微翻看一下孩子正在读的书,对于书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效果会更好。在这样的交流中,我们可以抓住情节和人物两个重点。问问孩子,这本书讲了什么故事?某个章节大体的内容是什么?如果家长熟悉书的内容,也可以对于情节的细节提问,让孩子来回忆。这些都有助于帮助孩子提高提取信息,以及概括内容的能力。或者我们还可以问问,故事里有哪些角色?孩子喜欢哪个?为什么?这里就可以帮助孩子,从故事中把握角色特点,分析人物性格等等。隔几天和孩子聊一聊他们读的书,不仅可以更了解孩子的阅读状态,也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这样的阅读思维习惯——读后问问自己,有怎样的所得。

第三个,是让孩子根据书籍内容,进行改写和扩写。比如:你觉得之后又发生了什么?或者,这里如果不这么发展的话,会怎么样?在这样的改写和扩写中,不仅可以发挥孩子的想象力,锻炼写作能力,也可以巩固孩子的阅读成果,因为在这样的改写或者续写中,对于原作情节细节的记忆和人物性格的揣摩了解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觉得孩子负担比较重,或者孩子不喜欢笔头写的形式,也可以让孩子口头叙述。放学路上讲一讲,饭桌上给全家人讲一讲,甚至可以鼓励孩子,把讲出来的故事录下来保存,方便以后的记录整理。这些都应该是我们有条件完成的,也可能更能够调动孩子的兴趣和积极性。而在这样的形式之下,实际上达到的是让孩子真正深入文本精读的目的。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rcasthsan  评论于  2014-7-17 14:09:29
为了爱币我奋斗不息
[url=http://www.jpwatchago.tk/ROMAGO 銉?優銈
普陀祥妈  评论于  2014-7-18 10:18:02
学习了,谢谢~~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ツ含の嫣づ  评论于  2014-8-26 15:11:16
谢谢分享,学习了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