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绿茶  发表于 2013-8-20 15:15:59| 1536 次查看 | 2 条回复

最近几天北京市各种风吹草动又开始了,起因就是因为北大附中的对于123小的点招,相信这个名词对于小升初的各位家长肯定不会陌生。但是对于正在准备小升初,或者有打算需要小升初的家长来说,这可能是一个新鲜的名词。那么,今天,首先我就来说说点招。

点招,跟推优一样,都是我们草根走向优秀学校的一块很好的敲门砖。其实比推优更加民主的就是这个“点招”。可能在其他地区,这个词已经变成了“暗箱操作”的代名词。但是在北京的小升初当中,这却是比较平民的一条小升初择校之路。

这是一种不公开、不透明却很有效的小升初招生方式。在很多区县,特别是在教育强区的东城、西城、海淀区存在得尤为明显。简单说,就是许多重点中学通过自己办培训班或与某个机构联合办培训班或授权某个机构办培训班或虽不办培训班但定期考试等的形式选拔学生的一种独立而"违规"的制度。说它独立,是因为它不受任何别的招生方式的影响独立运作且卓有成效;说它违规,很明显这与目前的教育系列的法律、法规有明显的抵触。小升初所谓的乱象、家长的、学生的苦不堪言主要来自这里,但因为它升学的有效性、相应中学的优质性使这种升学方式变得让许多家长又恨又爱,骂在嘴上,动在学上!由于目前小学取消了升学考试,教育又不均衡,重点中学怕招不到好学生,学生又怕上不了好中学,"点招"就自然合理的诞生了。

我测算了2009年教育三强区东城、西城、海淀它们各自的"点招"名额,占各区升学学生总数的比例惊人的相似:22%到24%左右。关于这一点我将在"下篇":最疑难问题解答中予以详细分析,来发现、寻找这三个区的最佳机会。

在点招中,数学是最重要的、其次是英语,授课、考试的难度很大或相当大,是真正的选拔性的,完全超越了基础教育教学大纲的要求,既然是选拔性的,即意味着多数人的淘汰,越知名的中学淘汰率越高。"点招"不仅需要家长、学生体力、时间的付出,更需要家庭金钱的付出,如果从小学一年就开始"点招"的学习,我计算了一下,上所谓顶尖的综合培训,花费超过10万人民币是很平常的。为了避免淘汰当分母,在"点招"中就产生了"占坑"。


除了点招,在来说说同样入学人数比较多的一种择校入学方案——大派位。

在之前的知识普及帖子里,我讲到了小派位,今天我再说说大派位。也就是划片入学完全由电脑抽签完成,从形式上看是一种最公平合理的升学方式。但由于教育质量区域性的巨大差异、学校教育的不均衡性、师资的差异性、高考制度的强力选拔性等因素影响,大派位只有两三年被较严格执行,后来被不下10种的入学方式所打压,目前在东城、西城、海淀等教育强区以大派位方式入学的学生比例大约分别44%、33%、40%。

如今,大派位比例的高低,已被很多人作为衡量一所小学教育质量高低、生源质量好坏、家长对教育重视与否、中学愿意录取与否的标准。一所小学最终参加大派位学生的比例越低越受家长重视,因此也左右着家长的选择。以大派位方式升学的学生,即便被本片重点中学录取绝大部分是不能与通过推优、共建、"点招"、特长、子弟等方式录取的学生混合编班就读的,部分学校甚至在师资上也给予不同的待遇。

大派位,正有逐渐演变成弱势家庭、弱势群体、"问题"学生、信息孤岛者升学方式的趋势。


其实总的来说,小升初的路子也是多种多样的。各位家长需要在自己的择校道路上选择一条或者多条适合自己的方案。量力而行,家长孩子齐努力,最终才能获得很好的收效。所以,在了解基本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提高孩子的学科知识,另外还要加强家长的信息敏感度。比如哪些坑班是需要占领的,哪些考试是必须要去的。


推荐阅读:

2014小升初知识普及一:密选


2014年小升初知识普及二:自选


2014年小升初知识普及三:推优&共建




为了孩子我爬我爬,咦~怎么总是没尽头呢!
krvss  评论于  2013-8-20 19:07:23
mark~~~
qdrea  评论于  2013-8-20 19:54:46
已阅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