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想你  发表于 2013-6-20 16:04:54| 1497 次查看 | 2 条回复
   

   幼升小择校父母不要当“群众”,就是不要人云亦云,要认真考察、对比而不受别人意志的支配。选择孩子的学校也就是选择孩子的教育,绝对没有比做父母的更关注自己孩子的。应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做出判断和选择,不了解客观现实的情况下完全拒绝择校或一门心思只为择名校,我认为都是不妥当的。我觉得这里应该注意四个方面。

  第一,观念优先

  每个人生活背景、阅历、学历不同,对事物已经形成自己固有的观念。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有自己的观念,在择校前上往往受观念的支配,这也是我从前所说的“择心”问题。观念问题在择校上是第一位的。在充分了解教育、升学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依然坚持观念优先,这是一种理性,值得肯定;在子女教育问题上都不去或不愿意去充分了解、分析,这种观念优先就是一种固执,可能会极大影响孩子的发展。

第二,剥离假象

现实中充斥着大量的信息,有准确的也有捕风捉影的。后者不想多说。即便是准确的信息如果不进行分析,也会有假象,假象容易导致判断的失误。

第三,读懂规则。

做事都有一个游戏规则,我认为游戏规则和为做事付出的努力同等重要。透析游戏规则可以少走弯路,让努力加倍得到报偿。就幼升小、小升初而言里面有太多明的、暗的游戏规则,你不去发现也不会有人主动告诉你,说现在的升学如同打仗我想没有几个家长反对,既然是打仗就要“知己知彼”,如果南辕北辙一切努力可能就付诸东流。仅仅就幼升小来说,除了上面说到的各个方面,还要了解今后所选小学对应的中学学区、“大派位”中学整体情况、特长招收情况等,以便在更多的方面能多抓住些机会。这些以后变了也不要紧,变化针对的是全体也不是个人,如果没有改变现在不准备到时就束手无策了,这一条说的是“择机”。尽可能找到机会所在,有备无患。

  第四,降低成本。

  选择名校不一定适合,选择普校也不意味着不适合。北京市教委和各区县教委最近3、4年搞的小学规范化建设其实是很有成效的,这点必须肯定。名校和普校之间差距已经很小。根据目前的升学制度,小学学校教育在能否升入优质中学上并不起决定作用,现在的升学是多元化的,只要不恢复统考或主要看统测成绩,小孩要想升入优质中学必须做若干方面的准备。既然是准备就需要时间,所以不要让小孩在准备之路上把大把大把的时间都浪费上一条路上,我觉得这是最大的成本。

不可否认,名校在学习氛围、同伴努力程度、家长重视程度上确有优势,但必须做时间成本测算,不可兼得的话只能取其大,多争取时间,用更多的时间赢得同样的效果。其他的成本最重要的还有身体透支成本、金钱成本、心理焦虑成本(情绪成本:学生厌学、家长厌教)等,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是致命的。此外,根据目前的升学政策,在东城区、西城区普通小学,优秀的学生会在较小的压力中获得更多的机会、更容易脱颖而出;在海淀区、朝阳区选择知名度高、规模大的小学才有更大机会;在崇文区仅以选择光明、培新、板厂、一师、景泰为佳;在宣武区首当其冲的是北京小学,其后是育才、康乐里、宣师一附、北京第一实验。这一条说的是“择校”,择校是在“择心、择区、择机”后才可以最终确定。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坑△爹の孩、  评论于  2013-7-14 13:30:02
ludycheung  评论于  2013-7-14 13:30:02
随便看看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