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幼儿传染病预防小知识
时间:2019-11-13 17:35来源:互联网 作者:佩奇 点击:
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
冬季来临,气温降低天气变得干燥,空气污染比较严重,天气寒冷在室内环境中,门窗紧闭,室内空气不流通,更有利于病毒和细菌的传播,导致孩子生病的概率大大增加就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幼儿体质较弱,免疫力不强,更是传染病的高发人群。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些冬季幼儿传染病预防小知识吧。
 
疱疹性咽颊炎
 
症状:
 
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童及成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本病预后良好。
 
预防:
 
1)经常开窗通风;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
 
2)注意劳逸结合。防止受冷,如身体不适应卧床休息。
 
3)进行饮食调养。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摄入。
 
4)雾霾天气等,应戴口罩、面罩等,做好防护措施。
 
5)保持肠胃通畅。平时多饮淡盐开水,吃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肠胃通畅。
 
6)及时就医。一旦发现应尽快就医,千万不要“拖”。
 
流行性腮腺炎
 
症状: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
 
预防:
 
1)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为止。告诉孩子不要与患病者密切接触。
 
2)室内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家里可用0.2%过氧乙酸消毒。流行期间不要参加大型集体活动。
 
3)接种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锻炼,增强体质。但腮腺炎减毒活疫苗不能用于孕妇、先天或获得性免疫低下者以及对鸡蛋白过敏者。
 
秋季腹泻
 
症状:
 
秋冬季是小儿腹泻病高发季节,多数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因多发生在秋冬季,故通常称为“秋季腹泻”。本病呈散发或小流行,经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潜伏期l~3天。多发生在6~24个月婴幼儿,4岁以上者少见。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无明显中毒症状。病初可有呕吐,常先于腹泻发生。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带少量粘液,无腥臭味。本病为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约3—8天。
 
预防:
 
1)勿食生、冷的食物,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尤其要做到饭前便后洗净手;外出旅游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和安全。
 
 2)餐具用前清洗、消毒,用后要晾干;食物须更换一个干净的容器,再放置于冰箱内,而且必须再煮沸后食用。 
 
3)切莫因为天气转冷,怕受凉而紧闭门窗,要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流通,才能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4)注意保暖,应根据天气变化来适当增减衣服;应注意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有助于预防肠道传染病。
 
水痘
 
症状:
 
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出现斑疹、丘疹、水痘,可伴有发热、头痛、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水痘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染。如果幼儿园里有幼儿患有水痘,也要及时的让家长送往医院确诊,并在完全康复之后来幼儿园。
 
预防:
 
1)水痘的传染性很强,发现患病的孩子应立即隔离,直至疱疹全部结痂脱落。
 
2)水痘流行期间,未患过水痘的孩子应少去公共场所。接触患水痘的孩子后;应在家隔离观察3周。
 
3)患了水痘的孩子,在家里应该完全避免与带有化脓菌的人接触。经常剪指甲,把手洗净,每日换洗衬衣和衬裤。
 
手足口病
 
症状:
 
手足口病可通过直接接触、飞沫、空气或饮食传播,易感人群最常见的还是3岁左右的孩子,一般说从6个月以上一直到5岁是高发年龄段。潜伏期差不多是2—6天左右,患者的手脚上会出现水泡(多见于患者手指、手背和脚背的皮肤表面),但不痒不痛。进一步的表现就是:嘴巴里面出现了咽喉的疼痛或者口腔的干燥,接着就逐渐在口腔粘膜面出现1—3毫米大小的水泡,再过几个小时或者到24小时,这些水泡就会变成溃疡。如果孩子有发烧的表现,加上有咽喉疼痛,嘴巴里面有任何的疱疹或者是溃疡出现的时候,要尽早去看医生,不要等到手上出现了典型的水泡时再去看医生,那时候已经疾病已经到了中期的表现。
 
预防:
 
1)勤洗手、讲卫生。
 
2)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3)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家长请注意!
 
1.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
 
2.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去,如:农贸市场、个体饮食店、游艺活动室等;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区;
 
3.注意个人卫生,不随便吐痰,打喷嚏;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4.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在日光下晾晒衣被;
 
5.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6.不食、不加工不清洁的食物,拒绝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食,及吃带皮水果,不喝生水。
 
7.家长在家及时为幼儿做好自查工作,发现不适,请及时就医。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