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为什么会有强迫症?怎么解决?
时间:2012-06-19 16:46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有些宝宝的行为很“特别”:走路时一定要触碰路边的每一根电线杆;或者用脚踢马路上的小石子,一直将它踢到家门口,才算完成任务。还有的喜欢反复计算别人家的窗栏杆或阳台数,如果有哪次数目数不对,就要倔强地从头开始数。

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有些宝宝的行为很“特别”:走路时一定要触碰路边的每一根电线杆;或者用脚踢马路上的小石子,一直将它踢到家门口,才算完成任务。还有的喜欢反复计算别人家的窗栏杆或阳台数,如果有哪次数目数不对,就要倔强地从头开始数。

这些动作和行为都属于宝宝的强迫行为,多数爸妈通常不会太在意,把它们归结为是宝宝调皮、好动的天性。但其实宝宝的这种行为多与不良的家庭氛围和错误的教育方式息息相关。

 虽然说宝宝的可塑性很强,这些行为会随着宝宝长大而自行消失。但是我仍要提醒爸妈,面对宝宝的强迫行为,如果放任或引导不当,就可能会发展到伴有其他危险的强迫症状,如强迫意向、强迫观念、强迫情绪等,极不利于宝宝身心健康发展。

 强迫行为并不是天生,但是如果成人有强迫行为的话,宝宝也容易被“传染”。统计调查表明,在有强迫行为的宝宝中,爸妈具有强迫性格特征者较多。例如:有些爸妈自身个性中缺乏自信、胆小怕事,做什么事都过分谨慎小心,这样在家庭中也就营造了一种“小心翼翼”的气氛。在这种家庭氛围长大的宝宝,因为受爸妈的影响,也易形成与双亲一样谨慎小心、呆板怯懦的个性,负面个性是造成强迫行为的“危险因子”。

现在让我们一起找找飞城强迫行为的源头:

 不知道飞城是否已经进入幼儿园,一些刚入园的小宝宝,老师会向爸妈反应宝宝有“尿频”现象。其实,这不并非是宝宝有生理上的疾病,有时往往是精神紧张所造成强迫行为的一种。因为3岁左右的宝宝心智尚未发育成熟,刚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还没有融入新的集体生活,适应性环境的压力容易让宝宝产生紧张。长期紧张,心理压力大,也会出现某种强迫行为。

 不知道您家庭对宝宝的要求是怎样的。很多望子成龙的爸妈总是希望宝宝好了还要再好,提出的的要求一个更比一个高,于是惩罚和斥责成了宝宝的家常便饭;还有的家庭家规严格,宝宝犯一点小错误都会招致大人的责罚。这都是导致宝宝有强迫行为的重要诱因。

 既然飞城已经有了强迫行为,那么我们该如何引导他呢?飞城妈妈你不妨这样做:

 1、如果要宝宝不做某件事,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忘却他想要做的事。鼓励宝宝多参加集体活动,丰富宝宝的生活,充实的活动,会让他在忙碌中感到快乐,无暇想起那些刻板的动作。

 2、在家庭教育中,不妨多多运用“淡化处理”这一家教法宝。当发现宝宝有某些强迫行为的时,你可以装出若无其事的表情,和他做另外的事情,转移他的注意力。如果你要否定宝宝某一错误行为,不如正面引导宝宝建立正确的行为。教育宝宝的语言最好少用“不要”、 “不能”等词,取而代之的是多用建议性的语句,如“如果你做这件事会不会更好些呢?”当一种好行为建立后,坏行为就会自行消失。

 3、请多花时间陪伴他,试着给他讲一些轻松的小故事,或一起听舒缓的乐曲,再陪他去最喜欢的游乐园。切莫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强制改正,这只会让年幼的他变得更加神经质。

 4、对宝宝的教育要宽严有度,宽容心是每个爸妈的必备。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宝宝难免犯错,有时甚至一犯再犯,这并不能证明他在有意与你作对。任何良好习惯的养成都需要时间,你需要做的就是提醒。不要强迫宝宝接受超越他年龄和认识的训练,因为当他不能很好的完成,就会给他带来精神压力。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