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就像一张储蓄卡,存入好习惯,孩子成长路上便能享受它带来的利息;存入坏习惯,前方等待的将是填不完窟窿的负债。
董宇辉出身寒门,凭借读书改变命运的信念,从小县城考入西安外国语大学。
在新东方任教时,他是千万学子的灯塔,照亮学生,影响学生。
在东方甄选直播时,他的才华、真诚、感恩、谦逊和格局打动了千万粉丝,令人追随,受人信任。
我们无法复刻董宇辉的成才之路,但可以从董宇辉最新演讲中,窥见优秀家庭教育的模样。
读完董宇辉两万字的教育感想后,我才明白:最高级的家庭教育,是父母做到这5点。
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好习惯
董宇辉在演讲中提到:“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累千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
习惯就像一张储蓄卡,存入好习惯,孩子成长路上便能享受它带来的利息;存入坏习惯,前方等待的将是填不完窟窿的负债。
同事家的儿子小可今年考上了北大,带自家孩子找小可分享学习经验时,小可表示自己能考上北大,跟从小刻意培养的一些好习惯密不可分。
玩的时候他便痛快玩,学习时会很专注,制定好的学习计划,绝不找借口放弃。
好习惯是家庭教育的根本点;好习惯是孩子成才路上的助推器。
想要孩子成为良好习惯的受益人,早期就要在学习上做到课前认真预习、课堂上积极思考问题、课后独立完成作业并及时复习。
生活中懂得尊敬师长,力所能及范围内做一些家务,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凡事提前5分钟。
王尔德说:
“最初是我们造就习惯,后来是习惯决定我们的命运。”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优秀的孩子离不开好习惯的塑造。
爱阅读的孩子是潜在优生 让孩子在阅读中积累成长底气
董宇辉凭借“文化带货”方式火出圈,他的爆红并非昙花一现,而是细水长流。
他刚开始转型做主播时,直播效果不尽如意,令他陷入迷茫。
偶然间,他从已经读了6遍的《平凡的世界》中再次收获前行的力量,于是他咬着牙,耐着性子坚持做好每一场直播。
就这样,他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直播间里信手拈来的各种理论、诗词、名言、典故,正是他长期阅读后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证明。
董卿曾说过:
“你在阅读上花的时间,都会在未来某一个时刻得到回报。”
阅读是父母稳赚不赔的投资项目;阅读是孩子永不黯淡的精神底色。
长期浸润在书香中的孩子,他们能汲取书中营养为我所用,形成优秀的三观,也更善思辨,学习力和理解力优于同龄人,不易被眼前困难击退。
想要养出一个爱阅读的孩子,小学三年级前可以以孩子感兴趣的书籍作为启蒙阅读,四年级起家长就要进行陪伴式和互动式阅读,即阅读结束后,简单和孩子探讨书中故事情节,分享喜欢的人物和金句。
阅读能丰富孩子的精神内核,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韧性,带领他们翻过一座又一座大山。
大语文时代,阅读是学习的刚需,是孩子的软实力,是十年后拉开孩子差距的重要影响因素。
短期拼智力,中期拼毅力
长期拼身心健康
有人说:过度鸡娃的本质就是家长焦虑情绪下所诱发的一场被动攀比。
生活中,有一部分家长为了让孩子赶超同龄人,不惜砸重金,甚至压榨孩子时间,为他们报多个培训班,拼才艺、拼奖项,孩子就这样成为了父母炫耀的面子。
现实却很扎心,如此长大的孩子并没有如父母心愿活得洒脱、自信和幸福,反而批量生产出一批厌学、抑郁的问题孩子。
一个家庭最大的危机,莫过于父母的焦虑情绪由孩子买单。
曾看过一个令人心痛的新闻:13岁男孩一晚上连刷8套试卷,隔天精神失常送医后确诊自身免疫性脑炎。
原来,他的妈妈对他要求极其严格,每次考试必须进年级前十,中考前夕,孩子由于焦虑极端刷题,才导致悲剧发生。
比起成绩,孩子的身心健康在任何时候都是第一位的。
缺乏健康心理和持久体力的孩子,难以成为生活的强者,抵达理想的彼岸。
当你在教育孩子感到焦虑时,不妨将董宇辉说的这段话默念三遍:
“人生很多时候可能领先一个阶段,不要期待自己全程领先,把弦拉得太紧就断了。
教育孩子应该张弛有度,要给孩子从容的心态和生活的智慧。”
为人父母,请时刻牢记:孩子的成长,短期拼智力,中期拼毅力,长期拼身心健康。
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放手”
自然界有一个广为流传的“狐狸法则”:
小狐狸长大后,母狐狸为了培养它们的独立生存能力,会将小狐狸从领地赶走,狐狸的聪明特性便是在独立生存过程中进化而来。
动物尚且懂得在教育孩子上学会“放手”,只为它们能融入残酷的大自然,不被淘汰。
生活中却有很多家长“以爱为名”,事事包办,将孩子圈养在象牙塔中,扼制了孩子独立向外探索的能力。
“神童”魏永康的经历令人唏嘘:13岁上大学,17岁进中科院,20岁却因自理能力太差被中科院劝退。
智商超凡,但败于细节。他的妈妈一手包办他的饮食起居,从小帮洗头、喂饭,一步步养废了天才儿子。
这让我想到董宇辉在演讲中分享的一段经历:
他和妈妈说自己得独立,自己赚生活费,他妈妈回了一句太好了,从第二个月开始,真的没给他打过生活费。
大学期间,他靠当导游、兼职老师、翻译为自己赚取生活费,当时看起来很苦的日子,就像一块磨刀石,将他打磨得更出众。
正所谓:庭院里训不出千里马,温室里育不出千年松。
“魏永康”式的教育培育不出“董宇辉”般的孩子。
孩子终会走出家门,独自承受广阔世界的腥风血雨,在这之前,家长能做的就是要关爱不要溺爱,要放手不要放任。
孩子遇到问题时,家长要指方向、给建议,鼓励孩子自主决策;
面对日常琐事,家长要少干预、少说教,允许孩子大胆做自己。
优秀的孩子都是家长“陪”出来的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询问了1万多名出生在1958年英国男女的童年生活。
研究发现,童年获得父母较多时间陪伴的孩子,长大后智商明显高于童年缺乏陪伴的孩子。除此之外,他们还具有坚定的人生目标和清晰的就业方向。
家庭是孩子最初的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兼永不退休的班主任。
教育路上,高段位的父母擅长担任陪伴者角色,平等地和孩子对话,而非做一名纠错者或傲慢者。
正如饶雪漫所说:
“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教育不过是不同形式的陪伴。”
共同阅读和学习,陪出孩子好习惯;
合理规划和督促,陪出孩子好成绩;
有效沟通和交流,陪出孩子好情绪;
坚持运动和游戏,陪出孩子好身体;
教导自立和自律,陪出孩子好品格;
频繁互动和鼓励,陪出孩子好性格。
真正高质量的陪伴,不是以陪伴时长为准则,而是取决于父母是否真心、耐心和贴心。
董宇辉提醒家长:
最好的陪伴学习并不是如监工般督促孩子,而是当孩子学习时,你在旁边安静地看书,让孩子知道,你跟他做一样的事情,这才是陪伴感。
请相信,孩子能从父母真挚的陪伴中感受到爱与温暖,父母同样可以通过陪伴传承良好的家风和正确的价值观。
本文由爱贝亲子网原创,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