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说“不”的时候,肯定有他自己的理由,要让他把理由充分的说出来,别人才会乐意接受。当孩子不愿意的时候,可以让他直接向对方陈述拒绝的理由,自身不允许或其它事物限制等的条件因素。
我们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很多挫折和诱惑,这时孩子需要学会对别人说“不”,但是因为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完善或者比较害羞,不敢直接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只能做一些违背自己想法的事情,所以我们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定要让孩子学会对别人说“不”。那么怎么才能让孩子学会对别人说“不”呢?爱贝小编有妙招。
首先,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任何事情它都有一个可为和不可为的定义,父母要教会孩子独立去思考和判断,不要别人说这件事就是这样的,就应该这么去做,然后就让孩子跟着去做,先让孩子对这个事物通过大脑的思考进行分析,用假设性想法来判断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是否是大家想要的。
生活中可以经常鼓励孩子独立去做一些事情,比如,今天是否要穿外套,牙刷用了多久是否要更换,家里的纸巾不好用,是否要更换其它品牌的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和对事物判断。
然后,让孩子学会把拒绝的理由说出来。
1、当孩子说“不”的时候,肯定有他自己的理由,要让他把理由充分的说出来,别人才会乐意接受。当孩子不愿意的时候,可以让他直接向对方陈述拒绝的理由,自身不允许或其它事物限制等的条件因素。让对方理解并认同你的理由,自然就不会再要求你这样做了。
2、同时也要让孩子注意拒绝别人时的语气,不要过于强硬,这样会引发一场不必要的“战争”,如,当你还在画画,同桌想借用你的画笔,可以用商量的语气跟他说“我差不多就快画好了,等我画好了再借给你,好吗?”
3、有时拒绝的方式如果太过直接会伤到对方,让对方觉得面子全无,场面也会很尴尬。父母可以教孩子学会间接的方式,来进行拒绝,如“这样做会使...为了不造成这样的后果,所以我还是...”这样更容易让对方接受并认同你说“不”的理由。
同时,也要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孩子的天性是善良的,不愿意故意去伤害别人,父母要教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让他知道当自己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对同伴造成伤害时,心里会有什么样的滋味和感受,当他体会到对方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时,就会想办法用另一种方式让对方很乐意的接受自己的拒绝。
教孩子学会对别人说“不”,更要让他学会去接受别人的拒绝,这是父母对孩子在为人处事和独立自主方面的一个培养。
相关链接: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