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上海 > 成长话题 > 成长话题 >
三种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导致孩子行为懒散
时间:2013-12-04 17:07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惰性的形成呢?一般认为有三种错误的教育方式:一、家长自身的惰性行为对孩子的潜移默化;二、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导致包办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
现在天天有好多家长在爱贝群里抱怨自己家的孩子太过懒惰了,一点小事儿都不做,端盘子都嫌盘子重。其实小编想说,孩子变得如此懒散很有可能跟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关系。想要解决孩子的惰性,首先我们就要了解孩子惰性形成的原因,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惰性的形成呢?
 
一、家长自身的惰性行为对孩子的潜移默化
父母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而父母或其他家人的懒惰行为,也是形成孩子懒惰习性的又一原因。有的成人在家中动扔使唤别人代他做自己可以做的事;有的成人一从事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时就叫苦连天或半途而废,等等,孩子亲眼看见这些后就会加以模仿,这也就滋长了懒惰的心理和习性。
孩子的懒惰习惯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并且还会危害到孩子的心理健康。而通过以上的介绍,对于孩子惰性性格的形成,家长的行为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生活中,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
 
三种错误的家庭教育导致孩子行为懒散
 
二、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导致包办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
父母对孩子过分的关怀和万事都包办代替是形成孩子懒惰行为的主要原因。有些父母将孩子自己能做的事,不分大小难易,一律都不需要孩子动手,经常如此、当孩子能动手自己做的时候,也会故意撒娇,对自己做事失去信心而懒得去做。
有的孩子懒于做体力活,有的则懒于动脑筋思考,这也是受家长溺爱而形成的。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担心孩子做体力活累坏身体或本身轻视体力劳动,不让孩子有从事体力劳动的机会;而有的家长则替孩子想得太过局全。害怕孩子过分用脑影响成长,不让孩子有自己思考问题的机会。这样下去,孩子就会慢慢变很懒惰起来,什么事都不愿意动手做。
 
三、孩子独立做事时常受到责备
孩子总有自己想独立的时候,不论多么依赖的孩子都是如此。但是,当他在独立做事情时,如果因做得不能令父母满意,经常受到强制或责备,就会失去做事的兴趣,从而心灰意懒,这也是造成孩子懒惰的原因。
 
正是有了家长以上三条错误,最终导致了我们的孩子长大之后不愿意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过度懒散。其实这也是跟家庭教育有关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以各位还在宠溺孩子的爸爸妈妈们要注意了。
 
相关推荐: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