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写作业的七个步骤和三个规矩
时间:2024-02-28
来源:互联网

作者:Fairy
点击:142次

第一步,先运动再学习。

 
我们设身处地为孩子想想:在学校坐一整天,连课间十分钟都被限制,不能跑跳。
 
好不容易盼到放学,心想终于能放松一会儿。
 
结果被要求回家坐在某个固定座位,去面对枯燥的知识,
 
大脑疲惫,运转缓慢;
 
体内精力上蹿下跳,却被压制,无处释放。
 
这根本不符合他们的天性,孩子对写作业和学习的反感简直达到顶峰。
 
先出去玩半小时,然后立马开始写作业,效果最佳。
 
《认知觉醒》中提到,运动能使大脑生长出新的神经元。
 
神经元需要经过发育,长出神经轴和树突,才能形成真正的神经细胞。
 
所以,运动后的1~2个小时内进行高强度、高难度的脑力活动,可以让新的神经元受到刺激,不断生长。
 
长期坚持运动+学习的模式,脑子会不知不觉变得越来越灵活。
 
《多动的孩子也能好好学》一书中提到:
 
运动可以促进大脑血液循环,刺激大脑神经细胞的生长,提高学习能力。
 
运动后能更有精神、更容易吸收知识、更有动力重新投入到学习中。
 
步行或骑自行车回家、在小区里玩一会儿、跳绳、上下楼梯几次都可以作为写作业前用来活跃大脑的运动。
 
第二步,写作业前5分钟处理好杂事。
 
有些孩子写作业不专注,是因为有很多事情会让他分心。
 
可能是周围环境嘈杂,孩子被电视声、说话声干扰;可能是身体需求没满足,一会儿喝水、吃零食,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又看到了桌上的玩具。  
 
在孩子写作业前,给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
 
和孩子约定好,把准备工作做好:桌面保持干净整洁,不留玩具,提前喝水、上厕所,肚子饿的话可以先垫垫肚子再写。
 
一旦开始写作业,不要离开座位。
 
第三步,给作业排序。
 
把每天的作业一项一项分类写下来,确定写作业的顺序。
 
写作业前,由孩子来确定先写哪一项,也就是判断一下难易。
 
写作业时,写完一项,打个对勾,再完成下一项。
 
这样的好处是,无形中会使孩子做事有计划性和条理性,以后学习难度加深、学习任务增加,很需要孩子具备制定学习计划的能力。
 
第四步,复习。
 
复习当天所学知识再写作业,看似浪费时间,实则提升了效率。
 
课堂时间有限,很多知识并没有完全消化,如果边写作业边翻书,其实就和抄写没区别了。
 
明确写作业的目的:看孩子是不是学会了上课学的内容,并把不懂的题目搞懂,而不是为了给老师一个交代。
 
引导孩子拿到作业,去想老师为什么留这样的作业。
 
因为上课学了“什么”,所以今天的作业是为了巩固、为了熟练、为了运用“什么”。
 
作业是有检验、反映课堂成果的作用的。
 
我写得快,说明我学得好。
 
我写得慢,是有不熟悉、没听懂的地方。
 
当然还有一种我写得错误百出,就是没学会。
 
写作业前先复习,不仅巩固了当天所学知识,还能提高写作业的效率,磨刀不误砍柴工。
 
第五步,进入“测试”模式。
 
清晰的反馈,是孩子进步的关键。
 
定好时间,不翻书、不看答案、不随时询问,像对待小测试一样对待每天的作业,一气呵成。
 
每天写作业暴露出来的问题就是清晰的反馈,把错误当作改进的方向。
 
在锻炼孩子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孩子进行自我测试、自我反馈。
 
比如背单词时,不是一遍一遍看着书读,而是看合上书,自己是否能够读出、写出。
 
有不会的问题可以留到最后一起问。
 
这也要求家长不要在旁边一直看着,一看到错误就立马纠正。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Andrew C. Butler和耶鲁大学Henry L. Roediger两位心理及脑科学教授的研究表明,稍微把对学生学习内容的反馈延迟一段时间,产生的长期学习效果会比立刻反馈更好。  
 
论学习效果,学习后不测验<测验后不反馈<测验后即时反馈<测验后延迟反馈。  
 
等孩子全部写完,再解释纠错,就相当于让孩子学了2次,印象会更深,效果更好。
 
第六步,检查和提问。
 
对于比较小的孩子,检查作业的时候可以划定一个范围:这四道题里有一个错误,引导孩子自查。
 
大孩子则可以划定一个大的范围让孩子自查,并引导孩子思考:
 
我哪里学会了,哪里比较薄弱?
 
这道题在考查什么?
 
这个知识点的难度如何?
 
和过去学的有什么联系?
 
用什么方法能学会这个难点?
 
对于易错点该用什么方法不犯错?
 
这道题做错了,我的思路是怎么样的?
 
调整一下思路、方法看是不是能做对?
 
……
 
在平时生活中,也要多注重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多让孩子思考“为什么”,而不是事事让家长包办。
 
用提问、检查的办法去“逼迫”孩子多思考、多动脑。
 
要知道,一个孩子独立思考能力和倾听能力的合力才是真正的学习力。
 
第七步,平时分类整理好错题。
 
做错的题,是最能精准反映出知识盲点的。
 
错题本身就是自己的薄弱环节,一听老师讲解或查看答案后就直接改正了,那你只是瞬间记忆,根本没有分析和总结这类题目后续应该如何应对或需要注意的问题,下次做还是一样的错。只有通过总结才能举一反三。
 
检查出来的错题,收集在错题本上,方便以后定期订正复习,错题本是学霸的必备之物。
 
对待错题,需要有几个思考过程:
 
看看错的题,大致是哪种类型?
 
这些错误是如何发生的?在今后的学习/做题中,哪个环节做出改变,能有效减少/避免这类错误?
 
平时及时整理好错题,隔几天翻看并独立做一遍,考前拿出来复习,可谓事半功倍。
 
三个规矩
 
1. 不拖拉。
 
写作业时不说话、不东瞅西看、不边写边玩,而是专注高效完成。
 
我们都知道专注的重要性。
 
就像《认知觉醒》里说的那样:专注是学习中披荆斩棘的利剑。
 
而专注的真正动力,并不是毅力和耐心,而是不断发现技巧上的微妙差异和持续存在的关注点,精力越集中则感知越细微。
 
2. 不喊妈。
 
不会写的字,可以查字典,不要喊妈;
 
写完先自己检查,作文自己读通顺,再喊妈!
 
不会的题可以先思考,实在不会的可以留到最后翻翻书解决,最终确定不会再喊妈!
 
3. 不敷衍。
 
这体现在一些朗读和背诵作业上。
 
(1)重视朗读。
 
不就是读吗?会念就是会读。
 
考试的时候又不考朗读?
 
练习朗读能多考几分吗?
 
但是朗读的好处不要太多!
 
朗读,讲究眼到、口到、心到、耳到,该停顿时停顿、该重读重读。要想做到正确流利,字的读音、标点、句型都是该重点关注的内容。
 
正确的朗读过程,是可以读出逗号和顿号的区别,省略号和破折号的区别,理解区分祈使句和反问句的语气等,以及遇到长句子该如何断句的问题。
 
平时可以让孩子朗读一段文字或一篇课文。
 
不管是哪个学科中的文段或题目,读的时候都要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字句,合适的断句和停顿,有想法和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简单在书上做个批注。
 
朗读对提升专注力也有一定作用。
 
朗读的进阶就是默读。练习好朗读,然后把这个过程调成静音,考试中做题默读时才能准确有效。
 
(2)背诵要落实到笔上。
 
背诵古诗、古文、英语单词很熟练,一到听写、考试还是拿不到满分,错误基本就集中在写上。
 
一边背一边写,一方面能写出来才算背过,另一方面可以形成肌肉记忆,考试时才不易出错。
 
作业这个东西,孩子们一旦开始接触,就要与之有持续十二年的交手时长,可谓是“任重道远”。
 
我们家长能做的,就是慢慢调整孩子的作战计划,不断精进,以一种独立和游刃有余的姿态,获得这场持久战的胜利。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评论:
  • blacklee81:道理是这个道理,就是要能坚持才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