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到底有多重要?早教的本质和重点是什么?
时间:2020-10-30
来源:互联网
作者:Henna
点击:179次
孩子早教一直都是我们家长关心的问题。我发现,身边不少的爸爸妈妈每天除了忙工作,剩下的事就是担心孩子的教育。给孩子安排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各种各样的书和练习题,不会去考虑孩子的感受,只要看到孩子的结果是否让他们满意。更有甚者,还在怀孕的时候就开始着手准备了。
不可否认早教的重要性,但是很多人把早教的意义局限化了,其实真正的早教不仅仅是局限在课本的学习上,让人成人,成材反而在其次。
古人有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如果留意看身边孩子的成长,3岁-7岁这个阶段确实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这个阶段的孩子,健康地玩当然是最主要的,但是在玩的同时,对于学习兴趣和意识的培养,对他今后一生的兴趣和习惯都会有重要的影响。
尤其在中国,除非你今后选择的是国际学校,否则基本上在所有的公立和民办学校,孩子们都要面临逐级上升的学业负担和升学压力,而3-7岁这个阶段如果能够在玩的同时兼顾学,则对孩子们今后适应中国的教育环境很有益处。

早教是早期教育的简称,是指孩子在0-6岁这个阶段,根据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敏感期的发展特点,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为孩子多元智能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早教不是单纯的找老师给孩子上课额外强加给孩子训练,家长要做到“以情为先”、“以养为主、教养结合”,每天至少花一小时与孩子语言交流,与他们在生活和游戏中良好互动等。数学、英语、语文的早教,本质上并不是教这些学科知识。这些知识只是渠道,而不是目的。确实,这些知识等到大了一些再学,在强压之下花较短的时间就能赶上,这也是很多人觉得没有必要早教的原因。
但如果你真正采取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孩子探索这些学科的时候,你会感受到孩子身上的一些“变化”,这种“变化”本质上是孩子表现出来的对自我能力提升的“兴趣”和“感觉”:
因为他会发现,原来学习可以和玩一样,带给他“快乐”和“成就感”,这是“早教”应当确立的目标。所以早教,本质上带给孩子的,应该是面对学习时候的“活力”和“自信”。

3岁-7岁的孩子,专注力有限,一板一眼的学科教学方式显然不适合。而应根据孩子的特点,设计一些简单的游戏启蒙,在生活陪伴中寻找一切契机渗透,利用碎片零散的时间引导互动,并且耐心鼓励他的每一点进步。显然这些不是教育机构能够带给孩子的,而只有愿意付出时间陪伴的家长能够给予。
越小的时候,家长如果愿意尽可能花一些时间和心思陪伴,等到他大了之后再回过头来看,无论是从学习动力、兴趣等习惯方面,还是从自信、活力等性格方面,这些付出的回报,都是十分值得的。
最重要的是,“早教”不应赶进度,尤其不应和其他孩子之间攀比。因为这个阶段快点慢点其实根本不重要,但关键是适合你自己孩子的特点,适合你家庭能够给予的时间安排,而且最重要的是去关注孩子在学习面前那种“活力”和“自信”的积累,这才是“早教”应当竭力追求的。
总的来说,早期教育的核心不在于具体技能和知识的掌握,而在于儿童心智是否健康成长,在于家长的教育理念、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是否有利于孩子逐步形成独立、积极、稳定、健康的人格、情感和思想。
许多家长们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更有一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并不出色也不会有“大出息”。但是他们往往忽略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闪光点,每个人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人生的起跑线不止一条,人生随时都有不同的起跑点。
相关文章阅读推荐:
相关团购书籍推荐: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