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生活是孩子成长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阶段,在幼儿园里,他们要学会怎样与同伴、与老师相处,要学会如何回应他人,如何与他人互动、交流,以及如何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孩子入园后会有哪些生理和心理上的发展变化呢?
孩子入园也是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情,上幼儿园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考验,对家长更是一种考验。幼儿园不同于家庭,家长会担心孩子不能适应,但必须学着放手让孩子在玩与学习中成长!
一、孩子的心理特征(父母必读)
幼儿园期间,孩子心理会随着成长而变化,各个时期会呈现不同的心理特点,掌握孩子心理,会让师生间、亲子间沟通更顺畅,更有效。
身体动作发展特点:每年身高增长4~5公分,体重增加1.5~2.5公分,脑和神经系统发展达到接近成人水平,动作更加协调稳定,粗大动作上可形成正确的跑步姿势,准确移动脚步和躯干跨越障碍物。精细动作更加准确,可以解纽扣、解系鞋带。总之,生活自理能力增强,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增强。
二、语言发展特点:
词汇量增多,可达3000~4000个,以名词为主,对新鲜事物和新名词特别感兴趣,还可以从电视卡通片中学到不少抽象名词,如天堂、地狱、星星雨。理解并能应用方位词,知道复杂的方位关系,能较准确地理解时间概念,如一天、一小时、午后、深夜等。3~4岁的儿童可能会用错人称代词,6~7岁时即可正确运用人称代词。此期的儿童可用简单和复杂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如我要吃东西,因为我肚子饿了。在语言表达的同时还可伴有丰富的表情。

三、注意力发展:
以无意注意占优势,只有能引起儿童兴趣的才能引起儿童的注意,如电视播放的卡通片。学前儿童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较短:3~4岁10分钟,5~6岁15分钟,因此,在给学龄前儿童进行课程安排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客观规律。
四、记忆的发展:
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处于萌芽阶段,形象与机械记忆为主,抽象记忆相当不足,另一特点将不同来源的内容与现实混为一谈,有的家长认为在说谎,实际是一种正常现象。区分儿童是否说谎关键是要辨别出是幻想还是现实。
五、思维发展特点:
往往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模仿力强,象征性和创造性游戏5~6岁达高峰,在游戏过程中,儿童的思维活动和社会化角色会很快发展。
情绪的发展:行为明显受情绪支配,学龄前儿童情绪体验丰富,很容易表现在外显情绪上不容易控制。恐惧与焦虑是最不良的体验,在与家人分离或到一个新环境。受批评、受伤害后有明显的焦虑反应。高级情绪活动如同情心、孤独感、荣誉感、审美感、道德感、合作精神等也进一步发展。尤其是,正确处理孩子的哭闹情绪,是建立其良好性格的开始(特别重要)
爱贝小编推荐: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