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个规矩养成孩子睡眠好习惯
时间:2014-03-28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309次
孩子睡眠也需要规矩,因为中国普遍存在孩子与父母睡一张床,或者睡觉之前喜欢吃零食等等现象,这其实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毫无帮助,所以我们需要建立一些规矩帮助孩子养成睡眠好习惯。一起跟爱贝小编了解一下吧。
规矩一:固定的作息时间
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在同一时间上床和起床,即使周末和节假日也不例外,是养成孩子睡眠好习惯的基础。
一般地说,充足的睡眠需求可分成两个阶段,主要时段是晚上,次要时段在白天。0~1岁的孩子,需要的总睡眠时间为13.75~14小时;18个月的孩子,需要13.5小时;2岁的孩子需要13小时;3岁的孩子需要12小时;4岁需要11.5小时;5岁需要11小时;6岁需要10.75小时。午睡则作为夜间睡眠的补充,两岁约为2小时,到5岁减少到1.5小时,学龄期的孩子基本不需要白天睡眠了。

爱贝小编建议:
1、每天总的睡眠时间不要超过儿童的生理所需。
2、尽可能减少孩子在床上玩耍的时间,等孩子昏昏欲睡时再让他上床。
3、如果孩子夜间睡眠质量不佳,可以适当减少30分钟的睡眠时间。该方法既不会影响孩子白天的精神状态,又可促进孩子夜间的平稳睡眠。
规矩二:与孩子分床睡
理由:当孩子长到2~3岁,睡觉的场所从婴儿床换成了小床,或者仍睡在婴儿床上,但已经能爬出婴儿床,婴儿床的栏杆已经不能限制儿童的活动了。这类儿童往往会在每天晚上就寝时向父母提出许多要求,如要喝牛奶、要父母讲故事给他听、要看电视等。总之,为了引起父母的关注,他们会想尽办法拒绝留在床上,造成就寝困难。
爱贝小编建议:
1、尽量使孩子与父母分开睡,因为父母和孩子离得越近,就越难拒绝孩子的要求。
2、住宅条件好的,可以与孩子分室而居;住宅条件较差,无法提供给孩子单独一间房的,可以用一个低矮的“小门”(不能提供手脚易攀爬的尼龙网格或直栅栏门),使孩子与父母相对隔离。
刚开始时,孩子也许会哭闹,最初的两晚可能会在紧靠门的地方睡着。但数天之后,他们的紧张即会消失,自行上床入睡,而且晚间很少夜醒,有的儿童甚至会在就寝时提醒父母关门。
规矩三:改掉不良的入睡习惯
理由: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尽快入睡,会想些办法来帮助孩子入睡,如抱着哄哄孩子、睡觉前给孩子吃些东西或是让其含着奶嘴等。虽然这种助睡方法在短期内可以使孩子的入睡时间缩短,但却会让孩子对此产生依赖性,一旦这些条件不存在了,他们就很难入睡。
爱贝小编建议:
1、在婴幼儿没有完全睡着的时候将其抱到床上,让其独立入睡。如果家长在宝宝出生后即开始给他的睡觉做规矩,通常比较容易建立睡眠好习惯。
2、如果一旦不良的睡眠习惯已经养成,宝宝必须依赖这些助睡方法才能入睡的时候,父母就需要通过“渐进式干预”的方法对其睡觉做规矩。刚开始时,宝宝可能会因为一时无法习惯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自行入睡,而反复哭闹以引起父母的注意,希望得到父母的帮助。这时父母所要做的首先是确定宝宝没有任何身体不适,然后渐渐延长安慰他的时间间隔。
第一次可以在他醒后两分钟去看望他,在他的床边尽量用语言而不是身体接触去安抚他,时间不超过两分钟;然后间隔五分钟去看望孩子,用同样的方法安慰他,直至某一次去看望他时,他已经自己进入睡眠。第二天,看望孩子的时间间隔可以进一步延长。运用这种方法,一般一星期左右即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当然,如果孩子的不良睡眠习惯形成时间越长,治疗的时间也会相应长些。
3、对婴幼儿来说,父母的看望非常重要。因为如果父母在孩子醒后任其哭吵,会加重宝宝的心理压力和焦虑,甚至会认为父母不要他了,最终导致宝宝的睡眠更为不安。所以,父母应当有足够的耐心来帮助孩子培养睡眠好习惯,切忌用惩罚来对待婴幼儿的入睡困难。
最后爱贝小编分享一些助眠方法:
1、卧室内保持安静,光线不能太亮,尤其应避免清晨阳光过早照射到孩子的卧室。
2、环境温度要适宜。
3、睡前进食少量牛奶及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
爱贝小编总结:保证充足的睡眠对孩子身体生长发育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家长一定要养成孩子睡眠好习惯,让孩子在夜间得到充分的休息,并且以上睡眠习惯对孩子心理成长也非常重要。
相关阅读: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