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北京 > 成长话题 > 成长话题 >
家长须知:你对幼小衔接了解多少?
时间:2016-03-15 09:23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期间,他们的内心情感、学习兴趣、上学愿望和自理能力以及行为习惯,是需要家长着力帮助孩子进行调整的,而“幼小衔接”的重点便是这些内容。
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期间,他们的内心情感、学习兴趣、上学愿望和自理能力以及行为习惯,是需要家长着力帮助孩子进行调整的,而“幼小衔接”的重点便是这些内容。
 
什么是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是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是由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决定的,它主要包括外在学习环境的衔接和儿童内部心理成长的衔接。幼小衔接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对儿童进行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动手能力、课堂注意力等各种能力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求、信念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总的来说,可以分成四大模块:
 
家长须知:你对幼小衔接了解多少?
 
(1) 积极态度的培养:调动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幼儿面对小学的学习任务非常重要;积极的态度主要包括认真态度的培养,积极进取心态的培养,做事情能够善始善终,生活和学习中不怕困难。
 
(2) 生活习惯的培养:生活习惯是指儿童作为一个社会人要生存下来必须具备的行为能力,它包括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比如整理自己的小书包;人际交往能力,比如跟老师和同学交往,实现人际互动,迅速融入集体;语言表达能力,比如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愿、请求或者委屈等。
 
(3) 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习惯指儿童完成学习任务时所必须具备的行为能力,首先是区分游戏与学习,其次还包括注意力、课堂行为、作业行为、规则和任务意识、时间企划和管理能力。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劳永逸的事情,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把学习习惯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上。
 
(4) 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儿童接受外部世界,吸纳外部信息,适应环境的根本能力。学习能力是指以快捷、有效的方式获取准确知识、信息,并将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转化为自身经验的能力。其主要包括注意力、感知和运动能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其中,注意力是一切学习行为的前提,因此是学习能力的首要因素。感知及运动技能事关孩子作业过程中的手眼协调,因此也会直接制约孩子的学习行为。记忆力和思维力对学习效果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尤为重要。抓住上述四个主要模块的衔接才是成功的幼小衔接,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从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一年级的顺利过渡。
 
相关阅读: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