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北京 > 成长话题 > 成长话题 >
孩子书不离手却不会写作文,是什么原因呢?
时间:2016-03-02 09:32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而另一种孩子却爱书如命,吃饭、睡觉、甚至上厕所,都是手不离书。奇怪的是,这些孩子看了大量的书,看起来进入了一种非常好的状态,我们可以用海量阅读来形容他们,可他们依然写不出作文。或者说,写不出具有自己独立思想的好作文,这个就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

生活里,我们常常见到两种孩子。一种几乎根本不看课外书,这种孩子几乎是写作文困难户,这种由于自身的被动原因导致的问题,不在我们今天的讨论的范围之内。

 

而另一种孩子却爱书如命,吃饭、睡觉、甚至上厕所,都是手不离书。奇怪的是,这些孩子看了大量的书,看起来进入了一种非常好的状态,我们可以用海量阅读来形容他们,可他们依然写不出作文。或者说,写不出具有自己独立思想的好作文,这个就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
 
在今天信息量巨大的网络时代,我们的大量时间都被碎片化,通过快速阅读,了解各种碎片化信息,从电视图像到文字信息,我们接收着大量短平快的内容,这些信息又通过作者的精心布局,让你看完了几乎不用在思考什么。
 
孩子书不离手却不会写作文,是什么原因呢?
 
但实际上,这种快速浏览的阅读方式,虽然能够快速的了解大量信息,但其实根本没有进入阅读的有效模式。浏览信息的层面,阅读的层次过于浅显,因此也无法留下有效的知识点,更不要说经过大脑消化,进行自我思考,从而转化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
 
最有效的阅读方式,莫过于阅读一些可以精读的好书,边看边想。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实际,印证书中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如果觉得作者此言差矣,或者并不理解作者的说法,再找相关的书籍或信息进行求证,通过自己的查询和作者产生共鸣或争议,就进入了阅读的更高级别。
 
快速阅读的海量阅读法,太多的信息等于没有信息进入头脑,没有消化和转化的过程,看太多书,正如吃饭吃多了、吃得过快并不利于消化,长期以来,不但没营养,还不利于身体健康。
 
长期停留在浅层阅读的人,看书就变成了一种看热闹。这种人,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哪怕别人的观点并不一定正确。但只要别人分析到位,他也容易成为从众的那个人,不会去怀疑,更不会去反思。
 
没了自我判断的标准,长期在翻书中,等于当了一个快速扫视书内容的机器,等于与作者打了照面后,马上擦肩而过。这种没有深度思想交流与情感共鸣的过程,阅读层次永远不会提高。
 
就算你面前的书都是大咖中的大咖所著,你与他匆匆打了招呼后就快速离别,那遇见也没用啊!因为你并没能把大咖的思想装进自己的脑子,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所以,我们需要引导孩子在阅读中慢下来。在值得花时间的书里,花点儿心思慢慢读、细细读,边想边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这就与作者有了沟通的通道,如果你能发现作者的观点和你的生活经验并不一致,这就是读书读出了新高度。
 
然后你尝试着把这种不一样,对自己提问,再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去分析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恭喜你,这本书你读到了最有价值的部分,这就是真正开始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爱读书和会读书,真的不一样。孩子的阅读时间有限,请让孩子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慢慢读、细细品,在自己喜欢的书籍里,增长自己发现新问题新观点的能力。
 
这样的孩子,作文想写不好都难。其实从阅读本身来说,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儿。如果我们并不把阅读与写好作文这种目的直接挂钩,而是让阅读真正成为孩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通道,这样的海量阅读才是人生的大享受,才是奠定孩子成长的重要基石。
 
相关阅读: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