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北京 > 成长话题 > 成长话题 >
细聊北京2016年中考的变数
时间:2016-01-11 10:08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对中考而言,本次改革在考查“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这五科形式上没有实质性改变,但在内容设置上却有很大调整。语文2016年起总分值将可能由120分增加至150分,增加新题型是趋势,但考法如何?因为改革方案上明确要考查传统文化,且考查语文科与地理

哲人说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之中,对于本次中考改革亦如是,让我们略谈其中的变与不变。

 

内容变形式不变
 
对中考而言,本次改革在考查“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这五科形式上没有实质性改变,但在内容设置上却有很大调整。语文2016年起总分值将可能由120分增加至150分,增加新题型是趋势,但考法如何?因为改革方案上明确要考查传统文化,且考查语文科与地理、历史、政治的联系,故猜测出现类似“文科综合”题的可能性很大,具体怎样出还让我们拭目以待。
 
其他科目也可能有相应调整,英语卷总分值从120分减至100分,化学卷总分值由80分减至60分。易见语文无疑是分数变化幅度最大的一科。
 
细聊北京2016年中考的变数
 
味道变题型不变
 
以改革第一年的语文试卷而言。整体来看,无疑是北京市例年来形式最新颖、内容最生动、最具可读性的一份试卷。题型依然是选择、填空、阅读和写作。
 
但试卷做起来多了新味道。笔顺第一题,随后出现的字谜题,成语典故题,对联补充题都有很强的“语文味”,极具文化色彩。填空题古典小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六幅连环画,图文并茂。写作则增加了一篇情景作文,题为“献给母校”,以此表达感恩。
 
这份语文试卷显然在“文化感”和“应用感”上得到了加强,但作为仅次于写作的阅读版块变化却不明显。有理由推测,第一年改革初来乍到先在小题型上改动,等明后年便有可能涉及大题的变化了。
 
术变道不变
 
每年中考题型都可能发生变化,之前做题靠套路的参考性便大打折扣,这便是中考的“术变”。题型变了补习班老师教的模板不好使,咋办?
 
考试存在变数,难有一定之规,《金刚经》上说“无有定法”,但许多考生拿着模板号称“逢题必套,天下无敌”。从前的考试会有套题成功的可能性,但面对新改革谁也不好再夸大其词。市面上常有“三招练好毛笔字”,“一日学通十三经”等类似的速成绝招。经验上看到书面有写速成、巧练之类字眼的都不会买,因为静心一想真正做学问的老师无不是谦虚谨慎和扎实积累,又怎会教学生投机取巧呢?只关注模板和套路势必坑了自己。
 
忆起一则小故事和大家分享。莲池大师年轻时候,参访当代的一位高僧。看他这么虔诚,高僧便传授心法,对他说:“你不要被名利欺骗了。”这么一句老话,在场的其他人听了都笑,认为只不过是老生常谈,为何不教些玄奥的道理。莲池大师听这一句话,却如雷贯耳,他告诉别人,自己一生的成就,得力于这句话的教诲。
 
把语文学好其实也一样,真实道理很朴实,但许多人花大价钱买绝招,结果往往不尽人意。即浪费了时间,还被灌输了功利思想,真得不偿失,即便一时小胜又如何长久保持不败呢?因此把握考试中不变的道,注意平日德行修养并积累答题思路,在考场从容应变,定可稳操胜券。
 
相关阅读: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