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是什么节?现在工作这么忙,生活压力那么大,春节都不一定能放几天假,还要给孩子过圣诞节?”身边的很多朋友都是这么说,但是,我却要说:一定要给孩子过圣诞节!
今天是圣诞节,大家谈论最多的就是圣诞节怎么过?送给孩子什么礼物?也有家长则认为,圣诞节是外国人的节,我们不该崇洋媚外,而且自己的过年春节都没有时间安排,哪里还有时间过圣诞节呢?那么圣诞节到底该不该给孩子过呢?
“圣诞节是什么节?现在工作这么忙,生活压力那么大,春节都不一定能放几天假,还要给孩子过圣诞节?”身边的很多朋友都是这么说,但是,我却要说:一定要给孩子过圣诞节!
记得小时候,最欢喜的就是过大年了,“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腊月二十五,磨豆腐;腊月二十六,杀猪割肉;二十七洗疚疾;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大年三十贴春联守大岁……”
这些代代相传的习俗,年年都在重复,但确是小时候最欢快的记忆,因为这些郑重的仪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仪式感,就算是多年之后,每当仪式重启,幸福的感觉也会随之重生。
心理学家说,仪式感关乎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幸福的敏感和体察,对于孩子更是。“仪式”让孩子生活得有规律、顺畅,所以更安心。生活中的仪式能够帮助孩子抵抗恐惧,拥有更多的爱和安全感。良好的习惯能使孩子心灵安稳、处事泰然,能更好地面对生活提出的要求。
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过大年的习俗也在慢慢简化,我们的孩子已经很难感受到我们曾经的这种幸福的仪式感,而圣诞节的风靡,却可以弥补下这个缺憾。在美国,孩子们最欢乐的时候,就是圣诞节的早晨醒来,从圣诞树下,或者圣诞袜中,寻找来自圣诞老人的礼物。
想想看,在孩子们纯真烂漫的心中,在圣诞节的前夜,他们甜甜的睡梦中,一定会有一位身穿一身红色棉衣,头戴红色圣诞帽,脚穿红靴的白胡子老爷爷,驾乘由9只驯鹿拉的雪橇,在天空中游走,穿过明亮的月牙,唱着欢快的圣诞歌,挨家挨户地从烟囱进入屋里,然后偷偷把礼物放在他们床头的袜子里。
清晨醒来,揉开眼睛,怀着满满的期待去摸摸圣诞袜,果然有礼物,这将是怎样的狂喜!想象下那个充满惊喜的眼神,那种只有他们这个年纪才会有的发狂的快乐!这种快乐,就算有一天他们终将长大,每每圣诞节到来,幸福的仪式感就会重启,多美好!
可是,我不知道怎么给孩子过圣诞节呀!没关系,就像我们和小孩说的,不懂可以学嘛!
孩子的梦是五彩斑斓的,所以我们要尽情的让孩子去感受美好。五颜六色的姜饼屋,就像孩子童年一样美好,所以,在圣诞节这一天,陪孩子一起动手做一次姜饼屋吧。父母与孩子一起制作姜饼屋,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孩子与父母的感情。
圣诞礼物自然必不可少,仔细的想一想,最近一段时间孩子嘴巴里常常念叨什么,只要是不违法原则的礼物,就在圣诞当天送出吧。当然,除了圣诞节礼物之外,平安夜的苹果也要提前为孩子准备好。
床前的长筒袜,那么富有神秘色彩的东西,怎么能忘记。不要说圣诞老人是骗人的,在孩子心里面,圣诞老人每年的12月24日都会光临。
如果有时间,再动手做一下圣诞贺卡吧,虽然现在的孩子对赠送贺卡没什么概念,但是边做贺卡,边讲你们那个年代的故事,也可以让孩子对父辈人多一些了解,发挥全家人的想象力,一起动手做起来,然后写上满满的心意,每年做一次,多年后再看一看,肯定满满的都是回忆和感动。
作为父亲的你,还在等什么,化好妆,穿好圣诞老人的衣服,为了孩子有一个完美的圣诞节,扮演一次圣诞老人吧,让父亲的形象在孩子的心目中高大起来,这样的节目,不仅可以圆孩子一个童话梦,还可以增进父亲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何乐而不为呢。
带孩子去一趟游乐园,那是童年梦想和童话实现的地方,有了姜饼屋、贺卡、圣诞老人、礼物、长筒袜,怎么能少了绚丽多彩的灯光。没有游乐园,这个圣诞不会完整,还在等什么!
文章摘自网络
相关推荐: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