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北京 > 成长话题 > 成长话题 >
“管教”艺术化能让孩子快乐成长
时间:2015-12-17 10:08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若家长仅将机械式指令输入而不注意孩子内心,那么该有的情感学习将受到影响。在家长这种权威式的管教中,孩子只是迫于权力的控制,表面上呈现“听话”的状态,但由于在潜意识中缺乏“自我成长”空间,他们对父母说教的内容仍难领会。

家长的管教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希望感受到爱,因为爱不是在孩子长大后就会自然懂得的,而是需要在家长给予示范教育时被孩子理解的。亲子间传递的爱,有助于孩子建立和理解个人价值。

 

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却因不适当的管教使孩子丧失了自我价值,失去自我价值的孩子往往因不能接纳自我而失去生活的热情。
 
管教是一门艺术。家长在孩子幼年时给予的管教,应以权力作为基础,但同时不能缺少能够帮助孩子体会到爱的情感成分。
 
若家长仅将机械式指令输入而不注意孩子内心,那么该有的情感学习将受到影响。在家长这种权威式的管教中,孩子只是迫于权力的控制,表面上呈现“听话”的状态,但由于在潜意识中缺乏“自我成长”空间,他们对父母说教的内容仍难领会。
 
“管教”艺术化能让孩子快乐成长
 
长此以往,孩子会逐渐丧失建立“自我价值”的能力,并最终因家长这种“权力运作”的管教而导致亲子关系的紧张,甚至破裂。
 
那么,家长应当如何对孩子进行管教呢?启涵心理认为,父母管教孩子可分成以下三个阶段,起初是以权威为基础的“纠错”阶段,其次是以情感关怀为主的“施爱”阶段,最后是帮助孩子形成自我价值感的“教育”阶段。
 
第一个阶段 父母必须在孩子犯错时果断地“指正”错误,不要因为孩子小就存在溺爱心理,因为孩子一旦形成错误认知,后期进行矫正已来不及。在这个阶段,家长应具体、明确、清楚、完整地指出偏差行为,可适当使用处罚。
 
例如可以取消作为“福利”的游戏时间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切忌使用“伤害”式处罚,因为打骂教育势必会影响孩子建立自我价值感,造成负面影响。
 
第二个阶段 家长需要为孩子营造安全、美好、可舒缓压力的避风港。当孩子遇到做不好的事情(失败)时,内心需要的是鼓励而非指责,帮助他更有力量前行。
 
第三个阶段是孩子建立自我价值感的阶段。孩子一旦建立了自我价值感,就等于建立了一个安全保护机制,在其遇到失败,诸如失恋、失学、离婚等重大事情时,也就有能力进行自我治疗、控制了。
 
亲子关系是所有人际关系中最难的关系,若要在“管教”的艺术中让孩子学习成长,感受到父母的爱,就在于如何发挥“爱的影响力”,而不是只为“权力”落实执行的管教。
 
相关阅读: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