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点自卑,怎么让孩子自信起来
2017-12-21 9:57:01
10爱币

我儿子现在四岁九个月了,从出生到现在,各方面都是落后于正常水平的。比如,一岁四个月松开大人手学走路,两岁四个月开始吐字发音,以至于跑跳投这些体育项目或唱歌画画等等都更晚于别的孩子。 他在三岁四个月时入园上小班,现在已经上中班有一个学期了。入园后我发现他有了吃手指头的坏习惯,而且几次公开课下来我发现他很难跟上老师的教学内容,不论是画画手工还是唱歌跳舞做操,他要不就完成得很差,要不就不愿意积极参与,从面部表情上看也是胆小害羞的,不敢表现自己。 最近我更是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在例如看舞台剧或是听故事会等人多的场合,他是死活不肯脱去羽绒服,这种事情有过几次了,难道是缺少安全感吗?我想他是不是很自卑,因为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别人呢?我感到很苦恼,该怎么帮助他呢?


chongchongQ7  评论于  2017-12-21 10:20:47

尊重孩子就不能对孩子说些伤自尊的话,比如不能经常说“你真没出息!”“你懂什么”“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这样子,孩子就会觉得无获得大人的信任,从而无法获得自信。尊重孩子,尤其是不能随意辱骂、惩罚、殴打孩子,因为这些是最伤孩子的自尊心的。请爸爸妈妈千万记住,别为了自己的自尊,伤了孩子的自尊。

告诉孩子“你能行”

缺乏自信的孩子由于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已经在心里建立了消极的自我预言,即“我是没用的”,“我很没有信心”等,这种心理让孩子越来越不敢尝试新的事物,越来越没有信心。因此,爸爸妈妈在平时的生活中可以有意识的忽视孩子缺乏自信的表现,让孩子淡化“我无能”的心理,树立起“我也行”的心理。

一方面不如别人,在其他方面完全有可能超越别人。爸爸妈妈还可以教孩子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方法进行自我激励,如“我一定能行的”,“这方面我能做好,其他方面我也能做得很好”等,这些自我暗示可以让孩子从对某件事的的良好感觉中扩散出去,从而形成良好的自我感觉。

因此,爸爸妈妈要多鼓励孩子参加课外活动,让他们在学业之外,培养其他兴趣与爱好,让他们多接触那些需要别人关帮助的人群,这些都能增进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还需要与老师配合,让孩子在学校也得到成功的机会,得到鼓励而不是贬抑。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ruqel  评论于  2017-12-21 10:25:24

孩子自卑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最重要的是其成长的环境,如,父母关系不和谐,或是单亲家庭的孩子,这些都会影响孩子,以至于孩子上学后分心。感觉自己很多方面不如别人,所以要想让孩子重新建立自信,就要多鼓励孩子,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不论从哪方面,我们的孩子是最棒的,就算他做错了,也要从他的角度去考虑为什么,比如:先认可他,你做的不错,我如果是你也会这样做,但是,我们这样做会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不好后果,你想想换种方式是不是会更好,宝贝你说说看呢。这样一来我们家长首先尊重了孩子,也让孩子感觉到家长在意自己的感受。这样会对孩子有所帮助。但是家长要坚持,不能今天这样,明天做不到了。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liqiang828  评论于  2017-12-21 10:30:51

随时巩固孩子的自信



巩固孩子的信心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当爸爸妈妈看到孩子因不断成功而树立起来信心时,千万不要以为大功告成,更要不断的鼓励孩子,巩固其自信心,孩子只有在不断的鼓励中,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来树立自信。巩固孩子的自信需要时间和耐心的,在这个过程当中,爸爸妈妈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第一,不要讽刺孩子,以免孩子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第二,不要过分的赞扬孩子,以免孩子产生骄傲情绪。只有随时的,恰当的鼓励,才能不断的提高孩子的自信。


允许孩子犯错误


爸爸妈妈总是对孩子犯错误非常在意,事实上,犯错误对孩子来说不可避免的,一个孩子如果不犯错误,他就永远不可能成长。对于爸爸妈妈来说,怎样对待孩子的过失或者错误呢?几乎每一位教育专家都认为爸爸妈妈应该允许孩子犯错误。美国宾夕法尼亚心理学家莱顿说:“讲述你自己曾经犯的过失,承认过失,向孩子们解释为什么你会犯这个过失,告诉他们,你下次将会怎样用不同的方法去避免重犯。”美国家庭问题专家恩说:“告诉你的孩子们,大胆尝试或出现过失都不要紧,一个人第一次做某件事不期望做得完美无缺。实际上,在相当多的情况下这是不可能的。


心理学家塞奇斯对爸爸妈妈们说:“从犯过失的痛苦中走出来,不要老是盯着孩子的过失不放,应该去赞扬孩子们尝试活动的努力和勇气。”“把孩子最近的成果与孩子之前的成果相比较,而不是与别的孩子比较。如果孩子拥有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他们几乎可以从所有的过失中得到益处。”


因此,爸爸妈妈在日常生活中要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孩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有了这样的观念,就不会一叶障目,也不会因为孩子的一时表现欠佳而大发雷霆。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森颖昌  评论于  2017-12-21 10:35:05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在心理学上,自卑属于性格的一种缺陷,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当人的自尊需要得不到满足,又不能恰如其分、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时,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一个人形成自卑心理后,往往从怀疑自己的能力到不能表现自己的能力,从怯于与人交往到孤独地自我封闭。本来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也会认为“我不行”而放弃追求。


建立自信,克服自卑心理,首先要提高自我期望,善于发现自己的 长处,学会自我肯定。经常对着镜子练习微笑,锻炼自己内心的强大,每天都要对自己说:我是最棒的。建议经常参加各种聚会,试着主动与陌生人进行交谈,交谈时要大胆正视对方的眼睛,勇于表达自己,扩大自己的交际圈。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完全不需要自卑,相信自己,你就是最棒的,加油。



始终坚信“我能行”、“我也能够做好”。 成功了,自信心得到加强;失败了,我们也不应气馁,不妨告诉自己“胜败乃兵家常事,慢慢来我会想出办法的。”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