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防止孩子玻璃心?
2017-12-14 10:00:29
10爱币
快要有小孩了,从各方面的了解中,感觉其实很多孩子的教育问题,都起源于小孩太敏感脆弱玻璃心,自我调节能力底下,一点点挫折就造成极大的损伤。那该如何防止孩子玻璃心呢?

森颖昌  评论于  2017-12-14 10:37:47

一、“透过你的世界观的,我的眼”~意思是,你咋看待世界的,你孩子看到的就是啥。你真的不能不负责任到让孩子看到世界一片凄凉惨淡。比方说,俩小孩打架,A妈妈把孩子拉开,问A“你怎么能让他欺负你?”那难以避免的,A长大了会有“受害者心态”。“他欺负我,全世界欺负我”。老这样看问题,脆弱那是妥妥的。B妈妈把孩子拉开,对B说“你俩是好朋友,老在一起玩儿,又亲密,发生点儿小摩擦正常。不跟你好的、不跟你玩儿也不会也有争执啊!”这何止是更淡定的视角,还是小处着眼的情商教育啊!我们都喜欢成熟、乐观、从容、坚定、心思澄明的人。如果家长没有这样引导的功力,只能拼将来遇到好老师的概率了,特别聪明敏感的孩子这事儿也能想明白,不过是不是要走很多弯路、付上很多情绪代价?我最喜欢的一个解释,你听着耳熟,看起来一定惊艳:她儿子小时候第一次被老师批评,特别伤心。她就跟儿子解释“老师批评你是爱你,喜欢你!不爱你的人才不管你呢,会看着你犯错,是不是?你就像小树,老师批评,就是给你‘砍树杈’。你想啊,要是不砍,你就长不高,往横向发展,长些乱树杈,长大了只能当劈柴烧;给你砍好了,你就往高处长,长成参天大树,将来盖漂亮的房子、能远航的大船!”反正从我儿子很小开始,我都这么解释。他经常会说:“姥姥给我砍树杈,我有点儿疼,不过我很勇敢!”或略显郁闷地说“唉,今天老师又给我砍树杈了……还好,爷们儿能挺得住!”忽然想到一句歌词“把太细的神经割掉会不会比较睡得着……”我儿子神经超细,但是,在强大如我的老妈的洗脑下,脆弱与孩子何干?

      二、“给坏脾气一个容身之处”脆弱的孩子中有一拨,因为负面情绪累积的太多,太痛,所以才脆弱逃避。成人伤了心还不去谈恋爱了呢,何况小孩子?孩子脆弱有这样一个循环:事情有难度——面对的时候烦躁——被大人否认、压抑——负面情绪得不到处理——面对可能再次出现的情绪“痛点”,选择逃避。你有没有类似的体验?你很难过,跟某人倾诉,某人一副不以为然,你马上就生出“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强烈感慨,发誓“以后再跟这货说这问题我就是怂包”!可你除了某人,还有某某人,闺蜜朋友什么的一大把,不愁没地儿宣泄。而孩子,除了父母以外,就再少有其他的情绪支持者了。如果在父母这儿都被堵,基本上就没戏了。按照循环走下去,脆弱逃避是迟早的。怎么“给坏脾气一个容身处”?最简单的——你现在觉得很着急是吗?(以此类推,伤心、生气、失望……前提是,当父母的你得知道并且能觉察这些情绪有出现。)最体贴的——你能感觉到你现在很着急!可以抱一抱,你反而会发现他/她能很快安静下来。最积极正面的——我看到你已经坚持一段时间了,你很努力地想要完成!不过看起来有点儿不顺利,你还没搞定它,你现在很着急是吗?同理,摔倒了、打架了、被误解了、想要的没得到了……都可能有“坏脾气”,给它们类似的“容身之处”。“每一个坚强的人生赢家,都带着一个对人性弱点收纳合理的背囊”。。
       三、“爹妈云淡风轻,孩子处变不惊”见过不少火急火燎、凡事儿大惊小怪的家长,我妈是这样的人,我自己以前也是这样一个人。作为一个以前也有这毛病、现在“预后良好”的病友,我对这个问题,简直不仅仅能用“感同身受”来形容。我之所以以前脆弱,觉得一遇到事儿跟天塌了一样,本能地想要躲起来,是因为我妈是这样对事情反应的。从她惊慌的样子我觉着事儿很严重——大人都处理不了的事儿,小孩子就只能接受恐惧的折磨。其实后来才发现是小事儿,没啥大不了的。但心理阴影已经存在了,习惯性的心理反应已经形成了。再说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学习心理学、完成充分地自我觉察。我的其他实践经验也告诉我,孩子之所以脆弱、逃避困难,跟爹妈反应过度绝对有关系。所以,孩子急,孩子怕,孩子慌,咱得淡定。你从来见有战斗力的部队,中层将领着急忙慌地进入帐篷“报~~~~~”,其统帅啥时候跟着他一起着急过?不是胸有成竹地指挥若定吗?如果有着急,等着丢盔弃甲吧!整个部队会变得无比脆弱。可能有人要问:爹妈太淡定,孩子就不重视这事儿了,会不会?所以,以“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做形容最恰切不过了。方法还是要找的,但是在情绪回应和思想境界上一定不能输了气势。玻璃心绝对是可以预防的,先把这三条做到,也就八九不离十了!


yuanyuan213  评论于  2017-12-14 10:39:43

玻璃心其实就是某类复杂的情绪,情绪是可以被接纳的,但引起这些情绪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一般来说,情绪背后往往有个触发的事件、一个触发的原因(信念、Belief)。让孩子不要那么玻璃心,实际上是在面对外界触发事件的时候,能够接得住、并且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所以这个问题其实是在说情绪管理,爸妈和孩子一起的情绪管理。在这里先写一个小方法。告诉自己,我不是完美的妈妈;告诉孩子,我不是完美的小孩。真实的对待不完美的自己,从内在对自己的宽容,可能能避免很多悲剧。另外讲我女儿的一件小事。她5岁半,刚开始学琴。练琴的时候,对于半生不熟的曲子,常常会弹出情绪来,卡在曲子中间什么地方,然后一遍遍从头再弹。所以她所有的曲子都是前两小节特别熟。后来几次我觉得她怕出错,可能跟我之前提过“连续三遍不出错就可以过”有关。然后我跟她仔细聊了聊“出错”。我告诉她出错是好的,她又弹了一会儿再问我为什么错是好的。当她能够没有情绪地练习时,练习效果上是最好的、孩子的身心也是舒展的。

陈泉尧  评论于  2017-12-14 10:50:31

外表好强、但骨子里不自信的孩子,要找到她骨子里不自信的源头,通过成功克服不自信的源头帮助孩子再次建立自信,简单的说就是在哪里跌倒,在哪里爬起来。家长切忌因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或其他方面失望,而使用过重的语言来批评孩子,更不能拿自己的孩子与他人的孩子做比较,这个容易让孩子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反抗情况、甚至离家出走。家长一定要做以身作则、少说多做,孩子并没有我们想像得那么的不懂事、不明白事理。作为家长,我们首先要做好自己,才能教育好孩子。

tiantianBQ  评论于  2017-12-14 10:59:43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为人父母的我们也会更多地关注孩子们深层的需求了。有时候我也会设想以后面对孩子的一些问题时我该怎么做。不要觉得这样很傻,因为早点模拟一下,当类似的事情发生时,我才可以迅速冷静下来,尽可能不要因为关心则乱。小孩子玻璃心,我觉得还是因为他们自身敏感并且家人过分的呵护和迁就。挫折并不可怕,相反有时候不顺心会更加激励起孩子的斗志。但是作为父母的我们,因为爱的天性,有时候就会过分地干预孩子,过多的去帮他们规避风险和挫折。所以,在孩子面对问题时,也许在孩子口中天大的事在我们眼中就是一个小问题,我们可以轻松搞定。这种时候,不要真的马上帮他搞定。让他自己去尝试、去探索。也许他会失败会气馁,但是我们更应该去鼓励去陪伴。总有一天他们会长大,会有我们也没法轻松搞定的问题。所以,让他学会面对问题风险才是真的在保护他。